在這里·更懂福建
姓名:丁若泓
2015年福建文科原始分狀元
籍貫:連江
畢業學校:連江一中
高考總分:663分
學科強項:數學、英語
書香家庭 古文功底強
對于女兒成為全省高考文科狀元,丁若泓的父母并不意外:“這主要得益于從小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
丁若泓出身于書香家庭,母親是位老師。父母從小就培養她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興趣,讓她在茶余飯后聽唐詩宋詞等國學的朗誦,還讓她練書法、學拉二胡。由于父母從小的熏陶,她對傳統文化有極大興趣,平時喜歡看一些古籍,所以古文功底強,語文考試中的文言文題目總是難不倒她。
丁若泓說,父母跟她就像朋友一樣,“他們不會給我壓力,留給我較大的自主空間。”閑暇時,丁若泓喜歡游泳,也喜歡讀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和張曉風的散文,有時也會自己創作。2013年,福州市舉辦征文大賽,丁若泓的作品《掬幸福在手》獲得眾多評委的青睞。
聽課高效率是“獨門秘籍”
在學習方法上,丁若泓與姜麟錕相同,都認為聽課效率很重要。
她并沒有什么“獨門秘籍”,主要是在“課堂上高效率地聽講,做的習題并不比別人多,關鍵在于理解”。
與姜麟錕不同的是,這位新鮮出爐的全省文科狀元,并不是臨考“超常發揮”,平時就已經顯現出“狀元”的潛力。得知丁若泓這次的高考成績后,她的同學們都表示毫不吃驚:“她在班上就是學習委員,每次考試幾乎都是年級第一,就是個學霸呀。”
她的學習成績比較穩定,基本上都是年級第一、第二,尤其是英語和數學兩科比較突出,高二時還曾獲得全國英語能力競賽福建賽區二等獎。
關于英語學習的技巧,丁若泓倒是有自己的建議。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她認為,養成良好的復習錯題的習慣,對英語甚至是各個科目的學習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她把平常容易做錯的題目都抄在錯題本上,不斷復習,并在考前翻閱錯題本,提醒自己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
班主任邱紅英認為,丁若泓能夠在高考中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和好心態分不開。“不論遇到什么阻礙,若泓總是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就算偶爾失落的時候,她也并不沮喪,而是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邱紅英說,“在備戰高考時,她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壓力,十分穩定地發揮了個人的水平。”
丁若泓性格隨和、開朗,平時在班上人緣很好。在同學們看來,丁若泓最可愛之處在于她樂于助人,是一個“渾身充滿正能量的人”。遇到好的復習資料,她都會毫無私心地跟同學分享。同學小林在班上成績中等,基礎不扎實,丁若泓便建議她多做一些小題練習,還陪她到書店,幫她挑選適合的習題。
福建高考狀元養成攻略——理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