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令多少數學愛好者癡迷一生。梁平縣一位中學教師正是這樣的人—
4月27日,重慶市梁平縣福祿中學的佘赤求老師講20余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得到的”1+1式數下限表計公式“抖落了出來,一臉的倦容、睿智深邃的目光昭示出他問鼎世界難題的道路是多么艱辛、崎嶇、漫長與悲苦…
從他那些燙金的一張張“榮譽證書”和“優秀論文證書”上面,記者看到了他求證人生的不平凡路。空虛和偶然,使他解除了哥德巴赫猜想。今年55歲的佘赤求出生于梁平縣云龍鎮東平村。1966年高中畢業后,便遇上了史無前例的“文革”浩劫年輕氣盛的他被時代的潮流卷入了“文攻武衛”之中。1976年,“四人幫”倒臺后,以“現行反革命”、“四人幫幫派骨干”等罪名他被抓進了看守所。不用說,恢復高考后仍在坐牢的佘赤求喪失了上大學的機會。
1978年2月的一天“防風”是,佘赤求見到了一張《人民日報》,報上徐馳那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他看了好幾個鐘頭。
像一道閃電,照亮了黑暗的夜空。“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無疑可以為國爭光,長民族志氣。當夜,他輾轉難眠。在牢里虛度光陰不如探索這道難題。進去的欲望使他拋去心靈的痛苦,展開思想之翼。
陰冷的獄中生活被心中的漣漪擋開了,他希冀的天空中升起了北斗,出現了光明。
21年的求證,一路荊棘一路歌。炎夏的獄中四壁空空,潮濕、悶熱。但佘赤求渾然不覺,右手執筆左手講草紙鋪在膝蓋上,開始了他“摘珠”(意指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沖刺。
盲人騎瞎馬,既既無資料,又無人指導,一個高中生要在未知領域馳騁,去攻克世界難題,說說倒可以,認真要做起來,談何容易。在概念、數字、演算、推理、抄寫中,佘赤求度過了近三年牢獄生活,僅僅找到了“表質數的特殊公式”。
1980年,佘赤求平反出獄,且幸運地參加了“民轉公”考試,在600多名教師參考中,他以優異成績躋身公辦教師的行列。隨后,他來到福祿鎮初級中學成為一名數學教師。這時,“向科學進軍”的號令在全國驚雷般響起,佘赤求更加癡迷地“摘珠”。除了正常的教學和家務外,他講自己的業余時間全部用在了思考、鹽酸上。妻子劉明鳳在鎮獸醫站上班。她不懂數論,但賢惠的她知道丈夫在干大事業。只要有空,她就把丈夫推進書房,自己干家務。
說來也怪,佘赤求自感成竹在胸,只要拿起筆,滿腦子便被定律、公式、數據充塞。有時夜深人靜,他還在冥思苦想,在某個推理似乎明白而又表達不清時,他急火攻心,狂怒無比,仿佛五臟六腑都要爆炸,捶胸頓足,狀如瘋癲···妻子驚醒過來,嗔怪說:“不當吃不當穿的幾個數字、符號,值得你糟踐自己的身體嗎”?但他似未聽見,仍然沉迷于問題思索。
在以后的幾年,走火入魔般的思維求證使佘赤求的身體衰弱了,疾病乘虛而入,他患上了萎縮性胃炎、胸膜炎和肺結核。不僅如此,屋漏偏遇連夜雨,1988年8月,他被人誣告殺人,被收審了3個月。在關押期間,佘赤求仍潛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嘔心瀝血20年,1988年的《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等4篇論文在《副領事轉學報》、《中國當代數學家與數學英才大辭典》上發表。1999年《素數個數的上下確界及其近似值》被評為二等優秀論文,重慶市科協與2000年三月17日頒發了證書。
文章發表,雖經歷了曲折,耗費了幾年時間,最終了卻了佘赤求的心愿。然而,佘赤求的研究成果要最終獲得中科院數學所的鑒定,還將是個漫長的等待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