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展現中國反腐風暴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通過扣人心弦的劇情,淋漓盡致地鞭撻了暗流涌動的官場潛規則,入木三分地揭露其對黨紀國法觸目驚心的嚴重破壞。
“團團伙伙”,滋生腐敗的催化劑。在漢東有兩個“圈子”:以趙立春為首的“秘書幫”,以高育良為首的“漢大幫”。大凡拉幫結派者,其動機絕對不單純。趙立春有句“名言”:組織靠不住,自己的親人才靠得住。他縱容兒子趙瑞龍通過美人計把高育良拉下水,使污染嚴重的美食城獲批;他對“大秘”劉新建委以油汽集團董事長重任,使趙家成為盜竊國有資產的“賊窩”。“漢大幫”關鍵人物、漢東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通過利益誘惑使京州市中院副院長陳清泉成為幫兇:“祁廳,法律解釋權在我這兒,你說怎么審,我就怎么審。”一幫達官顯貴喝著酒、唱著歌,讓祁同偉的情婦高小琴只用6000萬元,便把價值10億元的光明峰地塊占了去,不僅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還引發縱火案、綁架案等一系列尖銳社會矛盾。當政府著手解決這個爛攤子時,趙瑞龍氣焰囂張:老百姓一鬧,就無原則退讓,就不要法治了?反貪局局長侯亮平查處貪官劉新建,趙瑞龍竟煽風點火:得趕緊踢走侯亮平,漢東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人存在!“圈子”中人就是這樣沆瀣一氣,無法無天!
“政治資源”,破壞良好政治生態的腐蝕劑。易學習清正廉潔、政績突出,卻在處級干部“天花板”上“卡殼”25年;祁同偉道德敗壞、作惡多端,居然能步步高升。究其原因,前者沒有政治資源,而后者“朝內有人”,祁同偉是高育良在“漢大”時最賞識的學生之一,祁同偉的岳父、前任政法委書記又是高育良平步青云的伯樂。上司兩肋插刀,下屬也投桃報李,早年祁同偉曾挖空心思讓老高抱得美人歸,博得老高的歡心,以致祁同偉的罪行暴露無遺,高育良仍多次力排眾議,舉薦其為副省長人選。現實中,一些領導干部選人用人,不看德才政績,只在關系網中“近親繁殖”,被提拔者則把組織培養看成某個人的恩情,成為無原則地服從、盡忠的“家臣”。一些德才兼備卻不善于攫取政治資源者,則因“情商太低”被長期冷落。劉新建就曾謾罵趙立春當年的秘書李達康“知恩不報”,是“喂不熟”的小人!這種肆無忌憚踐踏黨內生活準則的風氣,造成一些人整天溜須拍馬,曲意逢迎,削尖腦袋建立“人脈關系”,如不加以遏制,不僅會導致官員整體素質下降,還可能逼迫一些官員選擇另類“上進之道”,進一步惡化官場政治生態。
“政治平衡”,影響正確行使權力的麻醉劑。有畏罪潛逃嫌疑的歐陽菁被反貪局局長侯亮平拘捕;陳清泉嫖娼被警方掃黃抓獲。兩案毫無關系,均屬正常執法,可是趙立春卻慌了手腳,急派趙瑞龍到漢東傳達“圣旨”:不要內斗,要保持政治平衡。高育良也認為,侯亮平抓了李達康的夫人歐陽菁,成為圈子間“撕破臉的節奏”,是達康書記“起了作用”,埋怨侯亮平“添亂”。侯亮平辦了劉新建,高育良又嚴辭要求侯亮平到此為止,不要牽涉祁同偉和趙瑞龍。見侯亮平不能“為我所用”,一貫道貌岸然的高育良竟然“痛下殺手”。這類現象對黨內政治生態構成嚴重破壞,導致某些官員是非混淆,人妖顛倒,北京“空降”來的侯亮平被認為帶著漢大幫的“胎記”;沙瑞金重視改革闖將李達康,提議破格提拔易學習,被認為是在搞“沙家幫”……說白了,保持“政治平衡”,就是劃定“勢力范圍”,凡事都要掂量“姓蔣還是姓汪”,導致領導干部磨滅斗爭鋒芒,保持一團和氣,成為一壇死水,必然投鼠忌器,相互掣肘,難以正確行使職權,官官相護,養癰遺患。
官場潛規則畢竟見不得陽光,陳巖石、沙瑞金、李達康、易學習、侯亮平等有抱負、有作為、公道正派的老中青領導干部,對這種腐朽庸俗作風表示不屑與憎惡,并以自己的方式堅決抵制。侯亮平有腐必反,有逃必抓,神擋殺神,鬼擋斬鬼。沙瑞金充分認識到漢東腐敗問題的嚴重性,認為“再不管管國家就毀了”。他高舉黨規黨法這個反腐利器,一面大張旗鼓地清理存量腐敗,一面從嚴治黨,遠小人,舉賢能,打破高育良搞權力私相授受的如意算盤,給能干事的同志施展才能的平臺;賞識李達康,但一發現問題就及時“扯袖子”“敲敲鐘”;著手建立同級監督機制,遏制一把手“走向犯錯誤的快車道”……使黨心民心為之一振。這,不正是黨和國家的希望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