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深入探討在心胸外科的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心胸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性分組的方式將6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綜合護理效果。結果經過系統的護理及資料整合,兩組患者在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服務滿意率三項指標上比較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服務作用于心胸外科護理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方法值得借鑒。
關鍵詞:心胸外科;優質護理;應用價值
近些年,我國醫療事業的持續發展與改革,傳統心胸外科護理服務已經漸漸地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并出現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心胸外科護理工作的發展。為了強化基礎護理質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研究,并對我院的心胸外科患者采用了優質護理服務,效果顯著。本文主要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胸外科護理工作中的護理效果,為我國心胸外科護理相關工作者提供更為安全化的護理方案,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胸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齡44一71歲,平均年齡(432士4.1)歲;采用隨機性分組的方式將6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1. 2. 1心理護理
患者常因病情較重,發病突然,甚至危及生命,常常會有恐懼、焦慮、情緒低落等心理狀態,因反復心前區疼痛、胸悶等癥狀會加重患者的恐懼心理,不良的心理情緒會導致病情的惡化,不利于疾病治療。因此,工作人員要細心的觀察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以保持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療。
1. 2. 2細化基礎護理
指導患者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量多餐,規律進食,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
1. 2. 3訓練指導
由于開胸手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術后容易出現一系列的呼吸并發癥,因此患者在入院后需要進行呼吸功能的訓練,訓練內容如下:①縮唇呼吸法:患者經鼻進行吸氣,之后閉口,實施縮唇呼氣,與吹口哨相似,訓練時間一般為 3 次 /d,15 min/ 次。②腹式呼吸法:患者雙手置于上腹部,并將全身肌肉放松,通過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的方式進行呼吸,吸氣過程保持上腹部鼓起,呼氣過程保持上腹部內斂,并保證呼吸的均勻,呼氣時間一般為吸氣時間的 1~2 倍,每天練習 2~3 次,每次控制為 20~30 min。③呼吸保健操:指導患者做相關運動,包括擴胸運動、四肢運動、腹部按摩、下蹲以及深呼吸等,練習 2 次 /d,每次練習時間控制為 20~30 min。④咳嗽排痰練習:指導患者實施深吸氣練習,將聲門緊閉,并將膈肌抬高,以提高負壓,之后將肋肩肌收斂,之后進行咳嗽,將聲門打開將痰液或者氣體排出。
1. 2. 4恢復期的護理
調整適合患者的體位,監測并記錄生命體癥;密切觀察引流液性質、量等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為防止并發癥發生,要加強對口腔、尿道的護理;指導患者早期進行深呼吸、翻身等活動。
1. 2. 5出院護理
在患者出院的時候,給患者詳細講解出院后需要用到的藥物、用藥時間以及劑量,用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叮囑患者在平時生活中要繼續進行康復性訓練,按照呼吸方法每天進行練習。在平時的飲食中要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多吃高蛋白和高纖維食物,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現了不良癥狀需要立即來醫院進行檢查,減少病情復發。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服務問卷調查表由患者進行填寫,具體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級別。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19.0軟件對整體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計量資料以行士習表示,采取,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來檢驗,采取Q檢驗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p<0.05表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的差別意義。
2.結果
經資料整合,觀察組(n=30)疾病治愈患者26例(86.67%),對照組(n=30)疾病治愈患者共計21例(70.00%),治愈率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X2=8.1870,p=0.0042)。觀察組(=n30)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各類并發癥的患者共計4例(13.33%),對照組(n=30)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各類并發癥的患者共計11例(36.67%),并發癥發生率組間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X2=14.5286,P=0.0001)。
觀察組(n=30)對于護理服務評定為滿意的患者共計25例(83.33%),較滿意4例(13.33%),不滿意1例(3.33%),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6.67%;對照組(n=30)對護理服務評定為滿意的患者共計18例(60.00%),較滿意7例(23.33%),不滿意5例(1667%),護理服務滿意率為83.33%;患者滿意率組間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X2=9.8864,P=0.0016)。
3.討論
優質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所有護理工作圍繞患者的服務展開,在多個方面都優先考慮患者的需求,改善以往的護理模式和方法,滿足患者的多方面護理要求。優質護理是我國臨床醫療服務的創新與優化,在實踐應用過程中能夠切實有效地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降低護理對象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極大程度的滿足了患者的要求,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結合本次研究來看,兩組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的情況下,在疾病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服務滿意率三項指標上比較,觀察組患者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也從側面提示了將優質護理服務作用于心胸外科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經過臨床試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值得在臨床實踐中予以借鑒。結合本次研究來看,兩組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的情況下,在疾病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服務滿意率三項指標上比較,觀察組患者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也從側面提示了將優質護理服務作用于心胸外科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經過臨床試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娜. 優質護理在心胸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6):259.
[2]張志紅,張翾. 優質護理在心胸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