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討論綜合護理干預在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進行研究討論,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都為4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入院護理,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護理后患者出現腸粘性腸梗阻的情況以及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比對照組的要高,發生率明顯的比對照組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時間比對照組的要短,兩組比較,P<0.05。結論:對于腹部手術后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還可以減少腸梗阻的發生,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效果顯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腹部手術;粘連性腸梗阻;護理;應用效果
粘連性腸梗阻是現在臨床上腹部手術后患者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并發癥,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不良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該病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腹部手術會導致患者的腸管漿膜層以及腹腔單層的細胞受到損傷且損傷的嚴重程度一般是和患者的粘連城正比的[1-2]。為了幫助腹部手術患者減少腸粘連的情況出現,本次實驗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進行研究討論,對其進行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進行研究討論,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都為40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50.3±13.9)歲;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50.1±12.8)歲。所選擇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比較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診斷標準 本次選擇的患者都符合粘連性腸梗阻的診斷。
1.3納入標準(1)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參與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1)排除不能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的患者;(2)排除有其它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
1.4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入院護理,即幫助患者胃腸減壓。以及飲食指導、心理疏導等;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具體如下。
1.4.1術前護理干預 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可以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患者的心里想法,并且向患者講解和手術相關的注意事項,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以及術后步驟等,告知患者一些常用的自我預防措施或者是護理手段,提高患者的認知;其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護理,心理護理是指在其它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導,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以后,心理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可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減少其心理負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救治,提高手術治療的依從性和療效。此外,如果患者有幽門梗阻的癥狀,可以對患者進行洗胃,早上和晚上都進行一次灌腸,以便于幫助患者減輕腹脹;在手術前三天要多進食一些流質或者是半流質的食物,手術前十個小時不能進食,確保手術可以順利進行。
1.4.2術后護理干預 在患者手術完成后,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按摩,一天兩次,一次按摩二十分鐘左右為宜,連續按摩一個星期;對患者進行胃腸減壓,減輕腸道壓力,促進胃腸蠕動,確保引流通暢,以及引流液的狀態。
1.4.3飲食護理 對患者進行飲食上指導,日常護理過程中告知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高、熱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盡量減少刺激性食品的攝入,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飲食宜每天少食多餐、定時定量、根據患者的病情,生活習慣和配合藥物治療等情況進行合理安排,注意搭配均勻,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在患者出院的時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多進行活動鍛煉,如果發現異常癥狀的時候,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1.5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護理后患者出現腸粘性腸梗阻的情況以及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時間。
1.6判斷標準 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對患者發放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評估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調查表的滿意度分為四個等級,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
1.7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以及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的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后發現,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為2.5%,而對照組的發生率為12.5%,患者的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明顯的比對照的要少,觀察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為(7.59±1.58),對照組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為(12.19±2.31),觀察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也比對照組的要少,兩組進行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經過護理人員專業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97.5%,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87.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兩組進行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3討論
腹部手術在臨床上應用相對比較廣泛,導致出現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也隨之而越來越多,該病主要的表現有腹部疼痛劇烈、惡心、嘔吐等,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3]。有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腹部手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例如給予患者胃腸減壓、腹部按摩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并且對于提高護理質量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4]。有學者認為,粘連性腸梗阻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一旦發病后,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如果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休克以及腸壞死等癥狀,因此,在患者發病后,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以便于促進患者的預后以及胃腸功能的恢復[5-6]。
本次實驗的結果顯示,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為2.5%,而對照組的發生率為12.5%,患者的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明顯的比對照的要少,觀察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為(7.59±1.58),對照組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為(12.19±2.31),觀察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也比對照組的要少,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97.5%,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87.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兩組進行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相關的文獻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腹部手術后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還可以減少腸梗阻的發生,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效果顯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小英.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441,4444.
[2] 張麗杰.綜合護理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5):4846.
[3] 王芳芳.對接受腹部手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169-170.
[4] 葛雪梅.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6):193-194.
[5] 張璠.綜合護理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0):3848-3849.
[6] 孫麗華.綜合護理在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z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