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檢驗科肩負著為醫生提供正確身體數據的重擔,那么加強醫院檢驗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重點分析了現階段醫院檢驗質量易出現的問題,并進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措施,為疾病的有效診斷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重要環節
醫學檢驗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檢驗的水平與質量直接影響著醫院的診療水平。因此,檢驗科管理人員應特別重視質量控制,為臨床提供真實、可信的檢驗報告。
一、臨床檢驗工作中的一些常見問題
1.標本引起的問題
標本采集不合要求是造成檢驗結果誤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標本的采集必須以保證質量為前提,應避免干擾因素,注意采樣的最佳時間。如注意采血時體位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不得超過1min;掌握真空采血的正確方法和順序以免標本溶血;采集樣本后要嚴格做好查對制度;尿液標本留取時,容器應清潔干凈,標本應新鮮,不能混入分泌物、精液等。
1.1患者因素
主要分為固定因素和可變因素。固定因素主要是患者的年齡、性別、民族和地域等。可變因素包括飲食、運動、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采集標本操作不當,如直接從輸液手臂抽血,可造成血標本被稀釋;采完靜脈血后不拔掉針頭即將血液注入試管,可造成血液標本溶血。
1.2標本的傳送、驗收及處理儲存
標本離體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要保證有專人運送,運送過程要安全,防止震蕩,防止標本被污染,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送到檢測實驗室。特別是懷疑有高危險性的標本,應按相關條例要求運送,嚴格包裝,防止傳染他人。檢驗科收到標本后應立即由專人核對。對不合格標本,應及時和醫生取得聯系,說明原因,并做記錄。
1.3標本采集不合要求造成檢驗結果誤差的解決方法
對不合格標本,如有凝塊的要重新取血,如血液與抗凝劑比例不對也應重新取血;嚴重溶血、乳糜血則應在報告結果時加以注明;尿標本不新鮮或加了防腐劑的標本做尿液分析,可導致結果出現不應有的異常,應向患者詢問是否服用維生素C等影響檢驗結果的藥品。
2.設備和試劑引起的問題
設備和試劑引起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檢驗人員對所使用的儀器各功能不是十分了解,且在更換試劑時沒有依照說明書改變不同的參數,致使實驗結果出現系統性誤差。第二、由于儀器保養不善引起實驗結果差錯。第三、所用試劑與設備的要求不符影響實驗結果。
3.人為因素造成的問題
醫學檢驗工作終究還是人的工作,即使有再先進的儀器設備也仍然摻雜著人為因素。對檢驗人員來說,缺乏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或者是心理因素差造成差錯,造成檢驗過程出現差錯,或者是檢驗報告處理不細心,導致結果出現錯誤。
二、解決措施:
1.嚴格實驗前標本的管控
受檢標本附帶的基本信息要準確無誤,所有受檢標本在送達檢驗科室前既已附加了患者的基本資料和該標本的檢測項目、采集方式、采集時間、所用抗凝劑或防腐劑及電子醫囑等基本信息。檢驗科室在接收該標本的同時已接受其所有信息,此時應對所有受檢標本的基本信息進行逐一核對與確認,使每個受檢標本均有完整的基本信息鏈。
(1)要求空腹抽血檢測的項目必須堅持空腹抽血,否則會嚴重影響檢測結果。在做血糖、血脂、肌酐清除率測定時對患者飲食應有所限制,標本采集前醫生必須對患者提出嚴格醫囑。
(2)標本采集時患者體位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檢測結果。應采用所規定的體位進行標本采集。
(3)輸液前后采集標本會影響檢測結果,造成分析前標本的變異。
(4)運動前后所采標本之間有所差異,應在患者處于靜止狀態下采集標本。
(5)轉送標本不及時會影響檢測結果。受檢標本具有嚴格的時效性;若不及時送檢會使標本變性或發生腐敗,嚴重影響檢測結果。
2 嚴格實驗設備和實驗試劑的質量控制
2.1 對實驗設備的質量控制
目前,檢驗科室所使用的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因此如何管理好實驗設備、提高檢驗質量以及使之有效地為臨床服務是檢驗工作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1)檢驗科室的實驗設備應逐步實現計算機全面管理,對于儀器設備的基本信息應進入計算機系統進行數字化管理。
(2)保持儀器設備良好的工作狀態,定期對儀器進行保養維護及功能測試,掌握儀器每日工作狀態,所有進行過的維護及檢測結果均應記錄在案。
2.2 對檢測試劑的質量控制
(1)檢驗科室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檢測試劑,使用計算機管理檢測試劑,保證其質量,并節流增效,及時將有效期內的試劑投入使用。
(2)按照儀器的性能選用儀器配套的試劑,如進口儀器則必須選用進口配套試劑,否則結果不準確,復溶的試劑則應現用現配,否則復溶后放置時間長,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暫時不用的復溶試劑應及時放進冰箱內冷藏。
3 檢驗過程中的制度管理
(1)加強制度管理是對檢驗過程實施質量控制的最基本條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實驗室相應的工作制度,并在工作中經常督查,確保落實,賞罰分明,以調動科室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職工的工作責任心。
(2)對檢驗室技術人員不斷加強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的培訓;圍繞新知識、新測定辦法、新儀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驟組織學習與技術培訓;有計劃地派送人員外出參觀、進修和學習,介紹國內、外醫學檢驗發展動態,開闊視野,拓展思路,使檢驗室技術人員有更高的目標,推動檢驗工作躍上新臺階。
4 檢驗報告的管理
臨床檢驗報告多且復雜,檢測時間不一,應加強管理。應完善醫院計算機平臺,檢驗結果可自動進入服務器,具備相應訪問權限的臨床各科室醫師,均可快捷地查詢與分析數據。利用計算機查詢系統可進行檢驗結果的動態分析,觀察患者在某時間段內相同項目多次檢測的結果,有利于臨床醫師分析檢驗結果與病情的關系,有利于檢驗技術人員進行檢驗結果分析后的質量控制。
檢驗質量事關檢驗科室和醫院的醫療質量安全,通過不斷加強臨床醫學檢驗全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控制月管理,為醫院臨床診治提供精確的檢驗數據,有效地提高臨床檢驗和醫院的診療水平。
參考文獻:
[1]沙薇,沙莉,安晶紅,等.論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若干問題[J].中外醫療,2011,30(10):185.
[2]鐘杰,張國坤,陳增會.加強臨床檢驗質量控制提高檢驗質量[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6):757-758.
作者簡介:周文生(1987.02-),男,漢族,本科學歷,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檢驗科,初級檢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