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老年人絕對數呈增高趨勢,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亦呈增高趨勢。本文從中西醫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方案進行綜述,系統總結了近幾年本病的研究進展,對本病的最佳治療方案選擇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膝骨性關節炎;中西醫;綜述
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亦稱膝退行性關節炎,膝增生性關節炎和骨質增生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以中老年人居多。西醫認為是由于各種原因所致關節軟骨出現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行性改變,從而使關節面逐漸被破壞及產生畸形,影響膝關節功能的一種退行性疾病。中醫學對膝骨性關節炎早有相關研究,可歸為“骨痹”的范疇。對膝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有許多方法,中西醫對本病的認識和治療都各有特色,現總結如下。
1 中醫藥治療
1.1 中藥內服:臨床上多采用調補肝腎之法,馬澤仁等研究[1]表明,中醫補腎法能夠提高膝關節透明質酸的水平,同時降解血清中透明質酸的濃度,從而達到保護關節軟骨延緩軟骨退變的作用。
1.2中藥外敷:林松青等[2]研究發現,中藥外敷能活血通絡,行氣止痛,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止痛抗炎,消除水腫,加速組織代謝和炎癥吸收,促進組織修復,從而有效的降低患膝疼痛程度、減少關節積液、改善關節活動功能。
1.3 針灸治療:臨床上針灸治療主要有單純針刺、單純灸法、穴位注射、小針刀,其治療效果都有得到證實。[3]
1.4 推拿療法 目前推拿療法是一個基于中醫傳統理論與現代解剖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其理論指導為:中醫筋經理論、肌肉-肌筋膜鏈理論、軟組織外科學理論、激痛點理論,雖然其理論指導多樣,但其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注重整體觀念[4]。
2 西藥治療:
2.1 西藥內服:目前西藥治療主要藥物為非甾體抗炎藥(美洛昔康、雙氯芬酸鈉等)。其作用是暫時延緩或消除疼痛,且其易導致不良反應。鹽酸氨基葡萄糖,有抗炎止痛和延緩或修復軟骨病變的作用,臨床上使用有效。
2.2 關節內注射:常用的注射藥物是透明質酸鈉(HA),研究[6]發現它可刺激自身滑膜,改善潤滑功能,部分HA以某種形式進入軟骨基質,與糖蛋白結合,有利于軟骨損傷后的修復,從而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臨床上常常將以上治療方法聯合使用,療效更顯著。[5]
3 手術療法
3.1 腓骨截骨術 根據膝關節兩側不均勻沉降理論設計了腓骨近端段切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該手術操作簡單,被認為是延緩膝關節置換甚至是代替膝關節置換的有效治療方案。[7]
3.2 膝關節鏡手術 可以改善關節的運動軌跡,解決關節的卡壓、交鎖,減少炎癥介質的分泌,促進關節軟骨的再生,減輕軟骨內壓,從而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8]
3.3 全膝關節置換術 其優點是用關節假體置換的關節成形術來替代病痛關節,可以緩解或消除關節疼痛,矯正關節畸形,重獲關節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缺點是創傷大,出血量多。[9]
4 其他療法:物理療法:有中頻和低頻電療,研究表明[10],其在緩解膝關節炎疼痛中具有持續顯著的療效。醫用臭氧療法 [11]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能有效解除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臨床療效滿意,并且操作簡便、成本低、見效快、無明顯副作用。運動療法:能有效阻斷疼痛、肌力下降和關節失穩之間形成的惡性循環,從而減緩病情的發展。
小結
《素問·脈要精微論》 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王慶甫等[12]以MRI及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為依據,認為早期膝骨性關節炎表現為筋肉萎軟,尤其是股內側肌萎縮,即表現為“筋病”;失治或誤治可導致骨病,即筋骨同病。提出 “筋傷”是導致膝關節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痹癥”是導致 KOA 患者膝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筋骨并重是目前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理論基礎。西醫學治療先引導患者進行休息加功能鍛煉,無效時再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最后再考慮患者個人身體素質和年齡等一些因素后施以人工性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臨床上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多種多樣,無論是中藥、西藥內服外用、推拿,還是關節腔注射等都有一定的療效。近年各家觀點僅證明膝骨性關節炎的綜合療法的療效優于單一療法。而各種療法在綜合運用中如何配合運用能達到最佳療效,需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 馬澤仁,周明,黃志榮,等. 中藥補腎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12,18(32):140-142.
[2] 林松青,羅勇杰,彭力平,等. 中藥辨證外敷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6,6(20):19-21.
[3] 劉源,王偉,李沛. 針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概況[J]. 中醫學報,2011,2(26):236-238.
[4] 李春雨,曹銳,董寶強,等. 膝骨性關節炎現代推拿療法共性診療思路探析[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6(18):123-125.
[5] 艾金偉. 中醫辯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網狀Meta分析[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6,16(5):532-542.
[6] 羅娟,胡永善. 鹽酸氨基葡萄糖改善膝骨性關節炎癥狀的效果評估[J]. 中國臨床康復,2005,38(9):70-72.
[7] 馬同敏,張持晨,楊輝,等. 腓骨近端段切術治療嚴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的隊列研究[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5,6(30):595-597.
[8] 陳為堅,靳安民,陳奕雄,等. 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3):195-198.
[9] 張軍,郭克斌,熊元波,等. 全膝關節置換術在中老年膝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12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3):8193-8195.
[10] 劉強,楊銘,吳澄,等. 調制中頻電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5):423-425.
[11] 任芹,趙序利,萬燕杰,等. 醫用臭氧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 實用疼痛學雜志,2006,2(2):67-69.
[12] 王慶甫,馬玉峰,殷岳杉,等. 重新認識膝骨性關節炎的診斷和防治[J]. 中國骨傷,2016,29(9):779-780.
作者簡介:
黃明明,男,1992.10 四川德陽 成都體育學院 研究生在讀 中醫骨傷 610000 本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