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外科術后患者蘇醒期躁動的護理。方法: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心血管外科患者,將76例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2組,38例/組。其中,一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對照組),另一組加強護理干預(觀察組)。對比兩組心血管外科患者蘇醒期的心率、血壓以及躁動情況。結果:觀察組心血管外科患者蘇醒期的心率(80.16±6.08次/分)、舒張壓(84.35±10.61mmHg)、收縮壓(133.71±12.92mmHg)、躁動發生率(15.79%)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加強對心血管外科患者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術后蘇醒期躁動發生率,臨床推廣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蘇醒期躁動;心血管外科;護理
心血管外科手術需進行全身麻醉,會導致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1],進而導致患者在術后出現血壓升高、心動加速等情況[2],推動了躁動的發生。蘇醒期躁動會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手術療效,因此實施積極的干預措施十分必要。從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外科患者中抽取76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見下文: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76例心血管外科患者(屬于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間)作為研究對象,計算機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有38例患者。
對照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14,年齡范圍44~74(60.89±5.74)歲。
觀察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3:15,年齡范圍45~76(60.93±5.81)歲。
兩組心血管外科患者之間對比基線資料方面差別不大(P>0.05)。
1.2方法
為心血管外科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照組):術前進行訪視,在麻醉后進行導尿處理,術后在麻醉恢復室等待患者蘇醒。
在上述護理措施的基礎上改進護理模式,對心血管外科患者加強護理干預(觀察組),具體操作如下:加強心血管外科手術組人員術后躁動相關方面的培訓,之后通過術前訪視對患者的心理狀況、耐受能力進行評估,依據心理特征的個體差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心理疏導,將手術室內的圖片給患者觀看,并將手術流程、可能出現的不良刺激情況以及需要配合的情況詳細告知患者,消除患者對手術的顧慮。術前使用鎮靜藥,并在15分鐘、麻醉誘導前5分鐘實施導尿處理;蘇醒期由巡回護士守護在床邊,滿足患者對安全感的要求,同時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心血管外科患者蘇醒期的心率、舒張壓和收縮壓。對兩組心血管外科患者的蘇醒期躁動程度進行評估。
1.3.2判定標準
躁動程度評估標準:①安靜且無躁動情況出現--0分;②在進行刺激操作時,肢體偶有躁動情況出現,經安撫后消失--1分;③未受到刺激時仍有躁動出現,且有自行拔除氣管插管的情況,需加強制動--2分;④出現劇烈掙扎情況,多人聯合才能進行制動--3分。
1.4統計學處理
將本文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躁動情況和計量資料--心率和血壓分別用%表示(卡方檢驗)、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以P值小于0.05為標準表示兩組心血管外科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進行比較差別較大。
2實驗結果
在經過護理后,觀察組心血管外科患者蘇醒期的心率、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統計學具有意義。
見表1所示:
如表2數據所示,觀察組心血管外科患者的躁動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且躁動程度輕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臨床總結分析認為,心血管外科患者術后蘇醒期躁動發生同患者的年齡、體外循環轉機時間、術后鎮靜鎮痛時間、拔管時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另外手術存在一定的應激性,術后的不適感會導致心血管外科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躁動[3],為降低術后患者導管脫出、出血、墜床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本次研究在以往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改進了護理措施。
本次研究中,通過術前訪視能夠使心血管外科患者在術前了解到手術室環境,減少陌生感和不安感,另外還能將心血管外科手術可能產生的刺激、配合處理方法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緩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在麻醉前再次將可能出現的不適感進行強調,在使用鎮靜藥15min和麻醉誘導前5min實施的導尿處理能夠使鎮靜作用得到充分發揮[4],還能促進患者疼痛刺激耐受性的提高。在蘇醒期由護士在床邊照護,能夠及時做好保暖措施和疼痛護理,及時發現患者的躁動情況并通知醫生繼續相應的處理,進而降低術后躁動發生率。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心血管外科患者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以及躁動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更具優勢(P<0.05),說明改進后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減少術后躁動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心血管外科患者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能夠較好的降低術后躁動發生率,促進術后不良事件的減少,有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高少青.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5,28(5):116-117.
[2] 馬曉輝.前綜合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患者蘇醒質量改善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9):179.
[3]張偉.全麻手術病人蘇醒期的躁動因素分析和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30):111-113.
[4]楊喜.護理干預對全麻手術35例蘇醒期躁動行為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5,24(3):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