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科技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室內設計的審美不僅停留在硬質裝修的階段,越來越多地重視于家居配飾品之中。大理白族扎染作為一門傳統的民族民間工藝,在其表現形式上具有獨特的不可復制性和裝飾性。此外,由于人們對生活的品質也在不斷提高,傳統扎染工藝獨具特色的裝飾性和藝術性深受人們的喜愛。白族扎染豐富多彩的圖案紋飾造型,也正在廣泛地應用于家居配飾品中。
關鍵詞:白族扎染 紋飾 圖形 家居配飾品
一、大理白族扎染藝術概況
1.大理白族扎染的歷史溯源 大理白族扎染已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傳統的手工印染技術之一,起源于黃河流域。據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絞纈,又稱扎染,這種染色工藝早在秦漢時代已在中原大地出現,隋唐時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扎花工藝、染色技術、染料的制作、流傳的地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元代的史學家胡三省曾在《資治通鑒音注》中對扎染工藝作了如下簡述:“纈,撮采以線結之,而后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余則入染矣。其色斑斕謂之纈。”史書載,東漢時期云南大理地區就已經有染織術;從唐代《南詔中興國史畫卷》和宋代《大理國畫卷》中描繪的人物服飾來看,那個時候的大理白族先民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印染技術。從上述史書記載得知,從漢代時期開始,扎染就已經在云南大理地區得到創造并發展至今。
2.大理白族扎染的發展現狀 大理白族的扎染藝術中彌漫著濃郁的民族民間藝術風格,一千多種紋樣是千百年來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風俗與審美情趣,與各種工藝手段一起構成富有魅力的民族織染文化。隨著現代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向往慢節奏的生活方式,開始親近大自然,開始追求自然特色的民俗風格。扎染這種古老的方式和紋樣,作為一種自然的時尚美,又一次開始翻新流行了。
據《手工扎染技術》文獻中所述,過去扎染制作過程中使用的燃料以及開始到結束的處理過程都是純自然手工制作,但今天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給人民的生活水平帶來效益的同時,我們的很多手工藝制作也受到了空前的擠壓。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白族周城的傳統扎染又獲得了蓬勃發展的生機,個體經營與集體經營并行,隨著扎染生產的發展和壯大,已成為周城經濟的龍頭企業,周城成為白族扎染生產的重要基地和大本營,成為享譽遠近的“民族扎染之鄉”。白族扎染經過世代的相傳,不斷地改進和發展,扎染的手工藝品成為白族人民珍貴的文化遺產。現如今的扎染,不僅代表著一種傳統文化,而且成了一種引領時尚的民族民間手工藝的潮流。
二、室內家居配飾品概述
1.室內家居配飾品的概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室內設計的審美不僅僅停留于硬質的設計階段,軟裝陳設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軟裝即軟裝修、軟裝飾,即在室內完成裝修之后進行的二次裝飾。其中包括:燈飾、窗簾布藝等家居配飾品。家居配飾品是指裝修完畢后,利用那些易更換、易變動位置的飾物與家具,如窗簾、沙發巾、靠墊及裝飾工藝品等,換句話說就是對室內的二度陳設與布置,還有布藝、掛畫、綠植等。通過家居配飾品的搭配與裝飾,繼而起到了烘托和加強環境氣氛的作用。扎染作為一門傳統的民族民間工藝,在其表現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裝飾性和不可復制行。它既可以作為純藝術品,比如掛畫、屏風、壁掛,也可以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實用工藝品,最常見的就屬桌布和床上用品。
2.室內家居配飾品的作用 家居配飾設計運用色彩、質感和風格的整體把握,以及對藝術、時尚的綜合審美能力,將其進行統一規劃和協調,為美化家居環境做出整體的設計和細節上的規劃。配飾品對于改善和優化家居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其一,家居配飾品可以改善空間形態。人們生活的居住空間,都是現代的家居和鋼結構混凝土等材料,整體上都很單調,給人冷漠的感覺,這樣長期下去,居住者會產生枯燥之感。我們可以利用一些配飾品,通過它的顏色和形態來更好地改善其家居空間的形態。其二,家居配飾品可以柔化家居感覺。在有些家居中,鋼架、光亮的金屬板材充斥了家居空間,所表現出的就是生硬的質感。而家居配飾品可以柔化其生硬,帶來一種有活力的生機感。其三,家居配飾品可以烘托整個家居環境氛圍。在家居這個環境之中,它具有較明顯的視覺感知度,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三、大理白族扎染紋飾在現代家居配飾品中的應用
大理白族扎染目前運用于桌布、沙發巾、圍巾、服裝中,種類繁多。現代人們對生活的品質不斷提高,傳統扎染工藝獨具特色的裝飾性和藝術性也深受人們的喜愛。扎染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紡織藝術,正在廣泛應用于家居配飾品中。
在扎染圖形紋飾的設計上,可以在織物上繪制具象的圖形。在大理白族扎染紋飾中,植物類的題材最為常見,主要是對植物的基本特征進行保留,然后運用扎染技藝對其進行夸張變形和抽象概括。其特征主要表現于:第一,自然界真實存在的花草樹木是其植物題材的重要來源。其中扎染圖案中包括桂花、蘭花、荷花以及桃花等多種類的花卉品種。第二,植物題材具有非常豐富的寓意。例如,牡丹是常見的一種扎染圖案,從中可以透視白族的歷史文化。第三,還有造型各異(如圖1),各種通過變形組合而成的葉子花,把葉子的形狀變形成花瓣的形狀,再把各種變形的葉片組合成花型,也象征著白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其次,動物類的題材也比較常見,因為動物本身具有普遍性的吉祥寓意,也可能是受民族圖騰文化的影響。例如蝴蝶圖案是白族扎染常用的重要紋樣,因為蝴蝶圖案象征著他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與追求,同時也是一種高雅文化的象征。在很多桌布上得以展現(如圖2所示)。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據設計所需,繪制一些具有現代感、視覺沖擊力較強的幾何類圖案。通過圖形的不同組合,使得幾何圖案呈現一定的規律性,讓人的視覺效果具有絢麗感。
除了在織物上繪制具象的圖形之外,還可以扎染出一些隨意性較大的抽象圖形,借助扎染工藝的精湛性以及高度概括的手法,透露出無具象圖案的隨機性,使其產生一些筆墨暈染的視覺效果(如圖3所示)。此外,還可以借助一些模具,如PVC管道,或者各類谷物,將織物纏繞或包裹,再用棉線進行捆綁緊扎,這樣捆扎出來的圖案更具有豐富的層次變化以及不同效果的大小偶然性。
四、結語
大理白族扎染紋飾圖案在創作題材選擇、設計靈感來源和作品文化意蘊的傳達方面都顯示出了豐富性和多樣性,有具象的圖案,有彰顯自由、隨意、抽象的圖案。總之,要想將大理白族扎染紋飾大量地應用于家居配飾品中,還需要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空間設計風格和理念,選擇帶有中國傳統特色圖案的裝飾品。扎染藝術想要更快更好地傳承發展,應當拓寬其表現形式和特殊的語言符號,將現代的時尚流行元素與其民族民間工藝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周麗娟.扎染發展歷史狀況概述[J].科教文匯,2008(6).
[2] 金少萍.從傳統到現在——大理周城白族扎染[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楊帆.織物軟裝飾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
[4] 尤鈺夏.扎染藝術在室內裝飾中的藝術形態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3.
[5] 祝敏佳.白族扎染圖案的美學價值與藝術特征[J].藝術科技,2016,29(6).
[6] 張興蓮.云南白族扎染圖案的藝術特征[J],大舞臺,2014(3).
[7] 于長興.淺談手工扎染藝術的文化特征[J].吉林藝術學院現代傳媒學院,2007(5).
[8] 李福成.圖案基礎[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1.
[9] 趙金.白族扎染在室內陳設中的作用[J]美術界,2011(11).
作 者:汪 鑫,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侯小鋒,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