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全球文創設計大賽終評結束
上千歲的文物也能“萌萌噠” 萬元大獎塵埃落定
今日,經來自云南省文創領域的專家評審團兩輪投票評選,最終從106件入圍作品中選出一等獎《?;⒑拖恪贰⒍泉劇哆骱艉翎u系列》、《羊角鈕編鐘計時器和相片夾》,三等獎《<獵U>U盤》、《“獵首”開瓶器》、《立牛銅葫蘆笙氛圍燈》,設計者分別將獲得3萬元、2萬元和1萬元的不菲獎金。
能夠走進尋常百姓家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無疑是傳播文化、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使者。如今,隨著首屆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全球文創設計大賽終評結束,一款款制作精良、雅俗共賞的文創產品將卸去沉睡的千年文物上時間的塵埃和神秘的面紗,在公眾的生活、審美和需求中搭建起一座文化的橋梁。
據了解,這次大賽的指導單位是云南省文產辦和云南省文化廳,主辦單位是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和云南省博物館,由云南報業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大觀周刊》承辦。舉辦此次大賽是為了把云南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和文產、文創結合,推動文化資源與現代生產生活的融合,傳播文化,發展產業,增加效益,實現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有機統一,打造受歡迎的“云南禮物”。
1/4作品具有市場潛力
記者了解到,大賽自征稿以來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474份稿件,經過評委們認真初評,最終106份作品入圍決賽。8月1日,大賽組委會一共收到95件參與決賽的打樣制品。雞形陶壺橡皮糖、立牛銅葫蘆笙氛圍燈、連年吉祥臺燈……讓人不得不感慨參賽者腦洞之大。作為本次大賽成果之一,獲獎作品及入圍作品的樣品和部分優秀設計樣稿將于8月11—15日在云南文博會首設的博物文創館進行專館展示。
在評委之一北京茶馬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蘇建益看來,作為首屆館藏文物設計大賽,這批作品有不少都有市場價值,部分產品更是已具備成熟的市場條件?!斑@95件創意產品中,約有1/4的作品有市場潛力?!?/p>
《意見》下發后國內首個響應省份
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興盛的文化文物文創產品開發的熱潮中,中國各家博物館以華夏文明為元素開發的系列產品備受市場追捧,今年國家出臺的《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成為更加利好這一行業的助推器。而云南則是此次《意見》下發后,國內首個推動文創產品開發活動的省份。“這次設計大賽2015年11月就開始策劃,今年4月正式啟動。由于是第一次嘗試舉辦文創大賽,我們在比賽方案的設計上就做了20多次策劃修改?!痹颇蠄髽I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大觀周刊》主編段毅告訴記者,在此期間,《大觀周刊》團隊同省文產辦、省文化廳和省博物館進行了多次對接,得到了各指導單位和主辦伙伴的給力支持。省文產辦、省文化廳專門組織召開會議協調相關事宜。
在段毅看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魅力在于讓老祖先的文化之美與我們當代人的生活對接,讓普通人可以真實感受中華文化的瑰麗。“ 以往博物館會出售一些文物仿制品,因為其并非生活必需品,大部分人不容易有購買沖動,而博物館文創產品解決了文物接地氣的問題,從大賽評委的打分傾向看,大家都很重視設計作品的創意和實用,能從作品中感受到生活美學。”
云南本地文創土壤和氛圍與臺灣、北京等文創產業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暗珡拇舜位顒釉颇?1所高校的12個設計院系一同與我們協辦,大賽作品超一半來自高校學生的設計可以看出,各高校近年來對文創產業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在不斷發力。希望云南本土的設計人才通過不斷舉辦類似賽事活動得到成長,也希望高校能成為未來我們省文創產業發展的人才源動力?!倍我阏f。
郭亞鑫 《牛虎和香》
?;~案
雅與實
?;~案于1972年在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發掘出來的戰國時期青銅器。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種放置肉祭品的禮器。?;妇褪怯脕矸奴I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獻祭。作者將其儀式感用于設計,彰顯典雅同時,創意十足、實用性強。
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生命力
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李異文肯定了此次文創產品大賽對地方文化與經濟的貢獻,他指出,文創是經濟增長催化劑,文創產品必須基于地域特征,量身定制,這樣才能使產品有差異性。對文創產品應保持樂觀的態度與客觀的理解,從包容到關注,是推進文創產業一步步向前的鋪路石。另一方面,文創產品設計者應深入思考藝術設計的初衷,文創產品不僅要弘揚地方傳統文化,更要解決社會審美問題?!叭糁皇呛唵蔚刂踩胛奈飯D案,而不注重產品識別度是否足夠,設計自然缺乏創新,同時也違背了文創的內核。”
云南財經大學民族文化產業研究所副所長趙曉紅同樣對大賽給予了高度評價。“以前文物只是一種審美價值,盡管傳統文化和歷史本身能涵養當代社會,但鮮少有人關注。通過此次比賽,文物向人們灌輸了集文化元素綜合應用、工藝獨特和實用性為一體的理念,實現雙向溝通。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喚起人們了解文物文化含義及背后故事的意識,設計者們在理解文物故事的基礎上找出與公共需求適應的結合點,深入考慮大眾消費需求,從而使文創產品與市場對接,又能體現出云南文化底蘊?!?/p>
王婷婷 《喵呼呼醬系列》
虎形漆木杯
形意
虎作為不僅是云南彝族的崇拜對象,更早則是古滇人的禮器???,而云南也是迄今最多的虎形文物出土地。現藏于云南省博物館的兩只虎形漆木杯,形態可愛,融入作品云南特色十足。
保鑫 《羊角鈕編鐘系列》
羊角編鐘
淵遠
羊角編鐘是一種古代樂器,春秋至西漢流行于云南、廣西等地。從云南出土的羊角編鐘計21件,其中最古老者為楚雄出土。其族屬可能為濮人,也可能為越人。作者用其編制形態融于計時器與相片夾,觀賞與時間寓意結合。
和旅游產業結合潛力巨大
“這批作品中我最關注的就是由云南青銅器衍生出的文創作品,因為古滇國青銅器是云南省博物館最有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藏品?!倍鴱拇舜卧u選出的作品來看,在對云南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闡發并進行創造性轉化方面,這批文創產品無疑是一個鮮活的案例和具體的注腳。在云南省博物館的館長戴宗品看來,文創產品是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能夠將文化遺存與當代人的生活、審美、需求對接起來,可以讓觀眾們“把博物館帶回家”,而且在使用中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
“文創作品不是簡單的商品,它要對人的價值審美取向有引導作用,并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背艘酝?,以戴宗品為首的評委們也很看重市場價值,“這個創意要能代表云南,使其能作為禮品方式傳播,所以在之后文博會的展覽中我們還將收集多方意見,使這些作品更加更加成熟?!?/p>
博物館藏品是無疑是每一個博物館的核心有形資源,但這種有形資源背后是可開發與拓展的無形資產。在這次評選中,評委們都看到了旅游產業和文創產業的更多交集。“單單是博物館的銷售平臺是很有限的,所以旅游產業作為產業鏈末端,一定要和文創產業貫通、聯合,力求在更多平臺潛移默化地傳播館藏文明。”
春城晚報記者 歐陽小抒 實習生 段思竹 攝影 翟劍
趙志永 《“獵首”開瓶器》
獵首銅紋劍
寓意
同樣取材獵首銅紋劍,開瓶同時寓意“獵首”,頗具奇思妙想,在傳遞文物記錄和勇武的寓意時,也傳遞古滇人祈求豐收長樂之意。
張進軍 《立牛銅葫蘆笙氛圍燈》
立牛銅葫蘆笙
精巧
出土于江川。器物仿葫蘆形狀正面開5個孔,背面開1個孔曲管上開一小孔并立一小牛,牛角長而內翹,長尾拖于地顯得嬌小、恬靜、可愛,器管自然彎曲,造型奇特,構思精妙。作品在原型基礎上加以創意,讓技術與文物結合,令人拍案叫絕。
陳奕鵬 《“獵U”U盤》
獵首銅紋劍
新意
出土于江川,為古滇戰國時期獵首習俗用器,記錄與勇武的象征。作者在舊俗中,取記錄之意用于U盤同時,且劍身奇妙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