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除了刊物編輯外,通俗文學作家還以報人的身份來辦報紙副刊,如周瘦鵑、嚴獨鶴、張恨水等都是當時有名的報人。與辦刊物娛悅市民心性不同,他們以報紙副刊為陣地,寫作大量的報人雜感,抨擊時政沉疴,引導市民反帝愛國,提倡現代文明生活范式,體現了市民喉舌、社會良知的一面。本文試圖通過論述其在“抗戰”時期聲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提振市民大眾愛國熱情,展示其作為抗日愛國文學的重要一脈,以期重新厘定通俗文學價值和重新定位通俗文學作家身份。
關鍵詞:報人雜感 抗日愛國 思想意涵 文學價值
2017年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八十周年。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中華民族結成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藝界作為抗戰的重要力量,也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工作者抗敵協會,結成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除漢奸以外,全國的文藝工作者捐棄黨派政見的不同,以筆為武器,譴責日寇侵略罪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老舍、郭沫若、郁達夫、姚雪垠、丘東平等新文學作家,用自己的文字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愛國的歷史篇章,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的歷史對他們的愛國行為和文學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和敬意。其實,除了老舍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高揚愛國主義外,通俗文學作家在面對民族危亡時,絲毫不甘人后。特別是那些報人主筆如周瘦鵑、嚴獨鶴、張恨水等。他們以《申報》《新聞報》《新民晚報》等民營報紙的副刊為陣地,發表報人雜感,每日一篇,以連珠炮的方式抨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提振市民大眾的愛國熱情,引導市民投入到反帝愛國的正義行動中,是文壇上不可忽視的愛國力量。他們的時評雜感,從某種程度上,既是一部通俗文學作家的抗日愛國文學史,又是一部市民大眾的抗日愛國文學史。但是,由于歷史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通俗文學作為“逆流”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他們作為反帝愛國的重要文學力量的身份也一直被遮蔽,今天我們通過梳理抗日中通俗文學作家的時評雜感,呈現他們在民族危亡時的愛國義舉,對重新認識抗戰愛國史,對重新定位通俗文學的多重價值,都有重要的意義。
在對待抗日戰爭的態度上,通俗文學作家是同仇敵愾的。他們堅持民族氣節,決不投敵。周瘦鵑、嚴獨鶴在敵偽控制了《申報》和《新聞報》之后就憤而與報館脫離了關系,周瘦鵑還上了日本憲兵隊的黑名單,嚴獨鶴則因他發表大量抗日言論,而收到過夾有子彈的恐嚇信,還有人送了他四盆鮮花,說花下的肥料是人的斷指。他離報社后自辦學校任校長,但敵偽要學校登記注冊,他斷然解散學校,回家過清苦的生活。張恨水撤到大后方,投入到抗戰的洪流中去。作為作家和報人,只要言論環境允許,他們就拿起筆,與日寇作戰。這里以周瘦鵑、張恨水的作品為例,管窺通俗作家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愛國情懷。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從1931年9月24日至10月20日,周瘦鵑在《申報·春秋》上一口氣寫了二十六篇《痛心的話》,呼吁全國人民“用鐵肩擔起救國責任……以鐵血為代價,恢復那寸寸尺尺的被暴日奪去的我國領土”(1931年10月19日)。隨著時局的發展,他還創作了《盧溝橋之歌》《平津哀歌》等一系列的“抗日之聲”。他在文章里怒斥日本兵“侵占了我們的土地,掠奪了我們的財產,殘殺了我們的同胞”{1},揭露日本人在東北犯下的累累罪行。他抨擊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質問“那大中華民國數十萬執干戈而衛社稷的大軍又哪里去了”{2}。他借印度人的口,來揭穿國民黨當局將不抵抗政策與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相提并論的謬論,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抵抗,“不過不用武力罷了”,而“如今貴國的不抵抗主義,卻實實在在是束手受侮,決不抵抗”,“若是照這樣不抵抗下去,而沒有其他有力量的御敵方法,那么貴國要做印度第二恐怕還夠不上咧”{3}。這段話既點名了中國不抵抗政策實為放棄抵抗的實質,也指出此種政策必將導致亡國的后果。周瘦鵑還告誡國人放棄對國聯調停的幻想,國民一致奮斗才是生路,“不可過于信賴菩薩,要知道菩薩也會怕惡鬼作怪,而不能保佑我們的,所以我在希望之中,還須盡力做一切的準備”。“最后的奮斗,也絕不是貼貼標語開開會議就算完事,非得集中全國的實力,向死路中求生路不可!”{4}一方面,他主張抵制日貨,從經濟上抵抗日本侵略。除了在上海這種大城市演講開會,派檢查,貼標語,宣傳抵制日貨外,還必須“到內地去,到鄉間去,努力宣傳,因為內地與鄉間,交通較不便,民智閉塞,恐怕連暴日侵占東三省的事情,還不甚了了,而仍然買賣日貨,所以非快快的前去宣傳不可,同志們,到內地去,到鄉間去”{5}。只有全民抵制日貨,才有效果。另一方面,他主張全民團結,武力抗戰。他號召大家,“以鐵血為代價,恢復那寸寸尺尺的被暴日奪去的我國領土”{6}。
當周瘦鵑們在南方寫文章號召抗日時,張恨水則在北方寫作《彎弓集》,在《春秋》上發表《東北四連長》等抗日小說,宣傳東北人民的抗日事跡,將“一滴熱血貢獻給愛國的讀者”{7},激勵國人的愛國熱情。1938年1月15日至1945年12月3日,他先后主持重慶《新民報》副刊《最后關頭》《上下古今談》,幾乎將這種抗日熱情貫穿于整個“抗戰八年”。不似先后處于“孤島”和淪陷區的上海,重慶是戰時陪都,地處“抗戰”后方,抗日輿論環境比當時的上海較為寬松,為張恨水撰寫和發表“抗戰”愛國的時評雜感提供了便利。張恨水在副刊上譴責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漢奸的賣國丑行,歌頌愛國志士的抗日義舉,分析戰局進展情況,提振人民必勝的信心,批評當局在“抗戰”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體現出通俗文學作家在國難當頭時所表現出的愛國熱忱和社會擔當。
日本侵略中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罪行滔天。除了譴責日寇輪奸七十余歲的老婦之類的獸行外,張恨水更多地透過回憶中的今昔之感和淪陷區的來信來控訴日寇的侵略罪行。日軍占領南京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幾十萬無辜同胞的慘死,是每個中國人內心無法抹去的創痛!他不寫南京大屠殺,而是寫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永倉巷)佳木蔥蘢,綠蔭覆地。時當亭午,陽光一線,穿綠峽而拂地。行人二三,悄然走樹下,毫無車馬之喧。久之,一賣花婦,挽籃慢喚而來。樹下一朱漆門,呀然辟。有垂發女郎,衣長衣,白質而紫章,招賣花婦而與之語,此情此景,予直覺此身已在詩句中,亦在畫中。
美景美人,宛如畫面,讓人心醉。但是作者筆鋒一轉:“聞首都陷后,此地屬難民區,倭寇屠平民兩萬于附近。今日是何景象,不難凝想,真古人所謂一度思量一愴神也。”{8}如畫的美景佳人,與大屠殺后的荒涼凄慘,如蒙太奇一般拼貼組合,美被毀滅的悲劇背后是民族的劫難,美被毀的罪魁自然指向日寇的侵略。這種文字比口號式的揭露有著更為穿透人心、引人深思的力量。此外,1938年1月19日開始,他連寫了八篇“憶南京”系列文章,通過追憶明孝陵、雞鳴寺、清涼山、永倉巷等名勝的昔日的美極其難忘的經歷,來反襯“大好河山,忍令淪于夷狄”{9}的現實慘境。張恨水斥責日本人在淪陷區肆意搜刮中國人財物,“還不許說是搶走,要作為中國人的招待”,連“寇兵擄去的婦女”,也要叫“招待品”,企圖以此美名來掩蓋侵華的罪行。{10}為了擊垮中國人的抗戰信心,日寇對重慶、廣州等地進行了狂轟亂炸,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死亡。1938年5、6月間的廣州大轟炸,半個月造成平民傷亡三千多人,令人發指,張恨水喊出了中國人的“我控訴”:“對于這種獸性的人類,有什么理可講,有什么人道可談?我們只有團結起來予打擊者打擊!”{11}城市被轟炸能引起美國國務卿赫爾和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譴責,但是廣大農民正被日寇蹂躪,掙扎在死亡線上,默默無言。張恨水把目光投向了這沉默的一群,為他們發出了呼號:“黃云遍地的麥田,也為敵人的車輛馬車,踏了個精光。大家只看到敵機轟炸廣州市慘無人道。敵人把淮河流域,洗劫千里,有誰知道?……淮河流域這幾十個縣的農民,在死亡線上掙扎之后,又要踏上饑餓去,誰替他們叫屈呢?”{12}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是戰爭的罪魁,“土肥原賢二便是最著名的一個”。張恨水歷數了土肥原賢二從北洋軍閥時期到當時在中國犯下的一系列戰爭罪行,如煽動軍閥戰爭,策劃皇姑屯事件,制造“九一八”慘劇,炮制偽滿洲國,甚至直接率兵威逼開封,既揭露了土肥原賢二戰爭狂人的真面目,又以此梳理自北洋至今日本的侵華史,告誡國人,毋忘侵略歷史,嚴懲敵酋。{13}為了推行“以華治華”的侵略政策,日本人到處扶植漢奸。如溥儀在東北,王克敏、湯爾和在華北。張恨水嘲弄日寇扶植漢奸政策的愚蠢,即使是有聲譽的人做了漢奸,如“白紙落在墨缸里,清白全無,又何能號召呢?”{14}他怒斥了王克敏、湯爾和、周佛海、汪精衛等漢奸的惡行,疾呼必須對漢奸嚴懲,還歷史以正義。張恨水在1943年勝利在望時就大聲疾呼:漢奸為了策劃退路,“加緊地搜刮買命錢以戕傷祖國”,需要“留心南京群奸逃跑”,以便“將來捉到了他們,由公民大會來處決,而警戒人類叛逆”{15}。
為了譴責日寇和漢奸罪行,張恨水還贊揚了戴安瀾、鹿鐘麟、薛岳、沈鴻烈、梅蘭芳等知名人士和軍民大眾的愛國主義熱忱。他高度評價鹿鐘麟帶千余兵士渡過黃河,深入敵后,領帶抗戰,使得河北等地的抗日氣氛“加倍活躍起來”{16}。沈鴻烈先是死守青島,不棄守土之責,在危難之際受命山東省主席,在四面迎敵中主持省務,組織民眾抗戰。面對其艱難處境,張恨水給予敬意并送上祝福!{17}戴安瀾在緬甸之戰中打出了中國軍人精神,馬革裹尸,是“我們的光榮”{18}。陳散原堅守民族大義,怒拒日寇的勸降,絕食殉國。{19}梅蘭芳留須明志,堅守清苦,“靠著當賣過日子”“不趨奉敵人”,展示了“淪陷區無限的貞堅之士”的民族氣節。張恨水贊揚他們的“正氣與公道”永留人間。{20}軍政大員和社會名流做了榜樣,軍民大眾更是用自己的血肉筑城愛國的長城。衡陽保衛戰,中國士兵在武器裝備極其落后的情況下,堅守一個多月,“足以證明中國軍人能戰,能苦戰”。張恨水認為,如果中國軍隊有蘇聯紅軍那樣先進的裝備,“衡陽城郊根本不用打這樣久,就把敵人打退了”“相信衡陽守軍的精神足與斯大林格勒蘇軍一比”,號召“全國軍人都應該向衡陽城內外忠勇的將士學習”{21}。他高度贊揚了臨沂大戰臺兒莊之戰中中國軍人以弱勝強的壯舉。{22}他稱贊中國空軍在1938年5月19日向日本長崎投放傳單,不傷害非戰斗人員,進行宣傳的英雄事跡。{23}張恨水還肯定了敵后抗日的歷史功績。他高度評價敵后抗日力量積極尋找日寇弱點,靈活機動,隨地攻擊,收復豫北、河北、魯北大片失地。{24}民眾在抗日中也表現不凡。黃浦江無名英雄,在渡過浦東的船上,抱著一個日本憲兵,同歸于盡。“這種舍生殺敵的偉大精神,真值得我們欽佩!”{25}這些時評雜感跟他的《虎賁萬歲》《巷戰之夜》等形成互文,共同向人民展示抗日軍民的愛國壯舉。
此外,張恨水還分析戰爭形勢,幫助民眾消除悲觀情緒,樹立持久戰和抗戰必勝的信念。他通過日本人的自殺剖腹巧解國民性,即日本人缺乏忍耐性,只擅長一鼓作氣地胡干,沒有再接再厲的奮斗精神,因此“長期抗戰是必要的”{26}。他通過分析日本的武器和將領的運用情況,日本人飛機、坦克車、大炮、毒氣都用過了,全民動員,五位大將擔任閣員,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戰爭上,但仍不能打敗中國,所以,“仗越打越久,日本軍閥的能耐,也就越顯得不過如此!我們自然不可藐視敵人。但我們老保持著這樣打下去的精神,日本也就沒有什么可怕”{27}!在“盧溝橋事變”一周年的時候,他驕傲地向國人宣稱:“在這一年里,我們受盡了有史以來所未有的恥辱與痛苦,但也創造了有史以來所未有的英勇與團結。正是國人的英勇團結,粉碎了敵人五個星期,五個月可亡中國的狂妄計劃!”{28}面對武漢失守,廣州失陷的戰局,他鼓舞國民“不要悲觀”,要正視“我們更達艱苦之境”,更要相信我們“保存著我們抗戰的主力”,一定能戰勝敵人。
通俗文學作家,在“抗戰”中,既堅持了民族氣節,又充分運用副刊的陣地,用筆譴責日寇和漢奸的罪行,宣傳愛國主義精神,鼓舞抗日士氣,盡到了國民和知識分子應盡的職責。
{1} 周瘦鵑:《痛心的話》,《自由談》,《申報》1931年9月24日。
② 周瘦鵑:《痛心的話》,《自由談》,《申報》1931年9月26日。
{3} 周瘦鵑:《痛心的話》,《自由談》,《申報》1931年10月1日。
{4} 周瘦鵑:《痛心的話》,《自由談》,《申報》1931年10月15日。
{5} 周瘦鵑:《痛心的話》,《自由談》,《申報》1931年10月12日。
{6} 周瘦鵑:《痛心的話》,《自由談》,《申報》1931年10月19日。
{7} 張恨水:《彎弓集》,遠恒書社1932年3月版,扉頁。
{8} 張恨水:《永倉巷·憶南京之八》,《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2月15日。
{9} 張恨水:《見梅花·憶南京之一》,《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1月19日。
{10} 張恨水:《招待品》,《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2月15日。
{11} 張恨水:《怎樣制裁寇機?》,《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6月7日。
{12} 張恨水:《可憐淮上農人》,《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6月8日。
{13} 張恨水:《仇人土肥原》,《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5月27日。
{14}{15} 張恨水:《傀儡戲不能上演》,《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3月15日。
{16} 張恨水:《恢復察省政權》,《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9月30日。
{17} 張恨水:《憶沈鴻烈》,《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9月10日。
{18} 張恨水:《戴安瀾師長之死》,《最后關頭》,《上下古今談》1942年7月25日。
{19} 張恨水:《陳散原殉難》,《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1月18日。
{20} 張恨水:《梅蘭芳與周作人》,《最后關頭》,《上下古今談》1943年11月16日。
{21} 張恨水:《衡陽與斯大林格勒》,《上下古今談》,《新民報》1944年7月30日。
{22} 張恨水:《北方軍人》,《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3月31日。
{23} 張恨水:《攻心》,《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5月27日。
{24} 張恨水:《鉆進敵人后方》,《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5月5日。
{25} 張恨水:《說黃浦烈士》,《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10月22日。
{26} 張恨水:《寇無忍耐性》,《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5月7日。
{27} 張恨水:《還拿得出來什么》,《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6月4日。
{28} 張恨水:《努力延長時間》,《最后關頭》,《新民報》1938年7月7日。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民國報人雜感研究”(2016SJB750008)之階段性成果
作 者:黃 誠,文學博士,揚州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代通俗文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