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俊昆1996年開始參與賽車運動,是中國一線車手中唯一沒有經過正式培訓卻獲得拉力賽冠軍的車手,在實現了自己奪得全國冠軍的夢想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車壇神話。
自學成才的云南車王
都說麻俊昆愛車,愛到什么程度?從麻俊昆大量收的車模中國就能看出一二:奔馳公司生產的第一批三輪車,1905年出產的世界上第一輛勞斯萊斯,1910年的凱迪拉克,1958年的紅旗豪華轎車……光是整柜子的車模就百余輛,總價超過兩百萬。
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6歲的麻俊昆盯著公交司機的方向盤發呆,差點錯過站;10歲偷偷開車,把院墻險些撞倒;13歲在昆明復烤廠上班,做裝卸工,“有車開,再苦再累都無所謂”……聊起和車的故事,麻俊昆似乎可以和我們說三天三夜。成為“司機”的路上,她捅下千奇百怪的婁子,“跳腳米線”(云南民間俗語:被父母教訓)也是常事。
1997年北京挑戰賽,74名國內頂尖車手同場競技,而跑第11名的車手麻俊昆竟是唯一一個沒有賽車執照卻參賽的選手,在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這匹黑馬施予的壓力。果然,次年麻俊昆帶“雄風拉力車隊”來襲,殺進全國前三。
早在成為黑馬之前,麻俊昆就對拉力賽癡癡入迷,醉心拉力賽車的他無人指導,僅靠著錄像帶和賽車材料,自己練、自己學。那時的勤奮勁與一位正要“高考沖刺”的學霸如出一轍。
在一戰成名后,麻俊昆在拉力賽場上如魚得水。
征戰十載,大大小小獎項,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武漢站N4組亞軍、北京站N4組冠軍、全年N組車手冠軍,數次問鼎全國總冠軍、24次榮獲分站賽冠軍讓國內國外無數車手都認識了一位“彪悍”的云南車王。
續寫江湖傳說
2003年麻俊昆退出車壇,親自擔任紅河拉力車隊總經理,在上海站和北京站連續創造包攬冠亞軍成績,奪得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年度總冠軍。
隨后韓寒也慕名而來,加入到了麻俊昆的云南紅河車隊,成為麻俊昆培養的“四號車手”。
從2000年至今,麻俊昆先后培養了600多名車手和領航員,包括中國內地“車王”盧寧軍,香港“飛車王”陳自華,中國車手徐浪,瑞典車手奧斯卡等;還有臺灣影星林志穎。為此,業內親切地稱他為“云南賽車教父”。
2011年5月3日,寶刀不老的麻俊昆和搭檔付昕明以2小時49分59秒的成績獲得2011“昆發展杯”東川泥石流越野賽暨全國汽車越野系列賽東川站賽段冠軍。“我就是為了跑出云南成績,讓更多的人看看云南賽車的魅力。”
車的魅力不止于看見
在麻俊昆眼里,“雄風”不止是品牌,更是他“讓更多的人看看云南賽車的魅力”的心血。在云南,但凡開車、玩車的人,“雄風”二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隨著國外對極限運動和汽車越野概念潮流的進入,麻俊昆在退役后的一段時間里都在捉摸如何讓更多的人感受車的魅力。
如今,麻俊昆將汽車文化與旅游相融合,親手打造了雄風賽車主題公園,這位“教父”再一次把我們從“看賽車”,拉到了“玩賽車”。
“這里不僅是卡丁車和拉力越野的場地,更會是將來賽車手們的搖籃。”麻俊昆說,打造“體驗賽車”不止是為了玩樂,在玩樂中真正體會其中的魅力,才是他致力于賽車事業的初衷。
在汽車越來越普及的今天,賽車似乎也并非遙不可及。“看我表演,你不如自己玩一把。”麻俊昆笑著說,“我們這里的場地都是最標準的賽車場地,除了作賽車公園之外,還可以當作我們的訓練場地。”在真實場地上馳騁,才能有百分百的賽車體驗。
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也加入到了麻俊昆的“車隊”,在麻俊昆的指導下進行賽車訓練。
油門一踩,卡丁車一涌而出,因為車型構造和賽道很接近“F1方程式”賽車,所以在這“小方程式”賽車里我們也能有幸感受“速度”的魅力,在不低于80邁的速度里競速。
而坐上越野拉力賽車,在崎嶇砂石山地里攀爬,更直觀地感受到了來自賽車引擎的狂野,一路上呼嘯不止,收油、過彎、提速、越障一氣呵成,擺脫家用車的束縛。
體驗過后,賽車的賽車的“引擎余震”然后久久不能褪去,總感覺雙臂上的速度之神已然覺醒。
“獨樂了不如眾樂樂”。賽場縱橫二十多載,麻俊昆不僅逐步實現了自己的“賽車樂趣”,也力圖與更多人分享賽車的魅力。
福利
從今天起至3月20日,在評論區留言,點贊數前十的讀者,每人將會獲得由雄風賽車主題公園提供的賽車體驗券一張(可到雄風賽車主題公園專業賽場體驗卡丁車和越野車駕駛比賽)
地址:大板橋鎮大板橋鎮葛藤溝烏西社區(承龍水廠旁)雄風文化生態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