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源人對待這道菜的態度就像對待生活一樣仔細:只用本地豬、幾十種富源酸菜中只用紅蘿卜水酸菜。
只有到了富源,才能吃到最本鄉本土、令人嘖嘖贊嘆的傳統好味道。17點,蔣月恒的店迎來了下午第一位客人老劉,他穿過幾大籃油黃亮眼的小豬腳,在店里密密麻麻近20張四方桌里選了一張靠里面的坐下。
老劉是店里的老顧客,他認為大河烏豬腿部膝關節以下是最好吃的部分,特意點了3兩。
廚師炒香底料,加入高湯,前腿肉被切成厚片隨鍋底上桌,老劉脫了外套,抱著二郎腿,連喝數碗酸湯,吃得滿臉泛光。
在富源,人們一年四季都在吃這個菜,每條街最少有一家酸菜豬腳的店鋪,但凡打出“富源酸菜豬腳”招牌而且屹立多年不倒的,都有一個經得起檢驗的美味廚房。
蔣月恒的酸菜豬腳在整個富源都有名,每天,她的食鋪可以賣出去七八十只豬腳,為此蔣月恒的一幫羽毛球友給了她“小豬腳”的江湖名號。
到今天,蔣月恒扎根她的酸菜豬腳事業已經18年了,她說未來還是一樣,只做酸菜豬腳。
酸菜豬腳說起來只是一鍋菜,但做起來不簡單,春夏秋冬,時令不同,做法不同。
把最美貌的豬腳揪出來
清晨6點,最新鮮的豬肉被人們從鄉下運到縣城。
農貿市場是這座城市最早蘇醒的地方,小販們從農用車上拖下各色食材,你一言我一語布置著自己的攤位。每天,蔣月恒總要挑最早的時間趕到市場,在一整條豬肉鋪子里選豬腳。
肉鋪老板都是熟人,知道蔣月恒的習慣,只在旁邊看著她選,并不推銷。蔣月恒把豬肉翻個面,按了按,“豬肉是紅色,看起來亮亮的這種肉質才好,說明豬養的時間最少有一年。”
做酸菜豬腳的肉來自豬四肢的膝蓋關節以下,在多道加工之后,豬小腿肉更經得起煮,經得起嚼,肥瘦比例更好,彈性更佳,更香。
哪怕是前后腿、左右腿上的肉都有區別,“后腿沒有前腳肉多,更瘦。”
給豬腳祛汗味
天色亮堂起來,店里的幾個小伙子已經把直徑50多公分的大爐子火生得旺旺的了。大火把小伙子們的臉照得紅彤彤的,距離爐子還有1米,我們就已經感受到強烈的熱氣。
師傅用鉤子勾住豬腳,貼近火苗,豬腳的表面開始發生變化,先是豬毛被一一燎干凈,接著緊致的豬皮開始滲油,屋里發出焦香,整只豬腿需要反復烤,連關節處的褶皺都不能放過。
雖說噴燈的出現給“燒豬腳”這項工作帶來巨大方便,但真正好吃的豬腳還得用大火燒,燒得表面焦糊、內里鮮嫩,蔣月恒說,這是要把豬腳皮膚表面的汗液燒干凈,“這一步很關鍵,燒得好的豬腳是沒有一丁點汗味的。”
等師傅把豬腳洗干凈,屋里早就肉香四溢,蔣月恒洗洗手,用刀割下表面的一坨肉,抓了點鹽巴拌拌,笑著遞到我手上,送進嘴里,表面焦香,里面多汁,越嚼越香。
一系列準備工作后,時間接近上午十點。火變小了,大爐子上支起一口大鍋,開始燉豬腳。“往鍋里加進冷水以后,馬上就可以放豬腳,等冷水煨漲,把火調小,慢慢燉。我們一鍋里煮的豬腳多,彼此之間的味道湊出來,更香。”
兩個小時后,根據肉色和肉的松緊程度,蔣月恒篤定地判斷,豬腳熟了。撈出鍋,只見豬腳肉上下熟得均勻,顏色黃亮。手起刀落,肉被片下,骨頭卻完好無損。
這時的豬腳肉已經熟了,只欠一個湯底。在大灶上炒香干辣椒、酸菜、鹽等佐料,加入高湯、一整碗酸蘿卜即可上桌。湯是筒子骨和豬腳熬的老湯。
每一片豬腳肉都有肥有瘦帶皮,咬一口,和自家煮的口感黏軟的豬皮不同,這里的豬皮又脆又香。豬肉絲毫不膩,酸得十分開胃。店里還送了我們一盤豆腐圓子,吸飽了酸湯汁水的圓子鮮、燙、酸、香,可口極了。
“養”蘿卜
富源人可以做幾十種酸菜。富源酸菜幾乎可以和一切食物搭配。但酸菜豬腳的酸菜極有講究,在蔣月恒的后廚,我們見到了兩大桶酸菜,酸菜水呈淡粉色。
酸蘿卜被泡了一天,軟塌塌的,里面還夾雜著幾根蔫了的蘿卜葉子。昨天夜晚,這些蘿卜剛經歷了一場蛻變。
從農民手里買回本地紅蘿卜以后,剔掉黃葉子,削掉皮,一刀一刀把蘿卜切成絲。“人工切的雖然不均勻,但是硬度合適。每一根蘿卜,打片多厚,切絲多粗,都有講究。”
把這些蘿卜并少量蘿卜葉放入大桶,加入清水,安置在后廚,靜靜等待一夜,蘿卜就酸了。
夜里兩三點,紅蘿卜開始“呼呼呼”地吐泡泡,硬度開始變化,清水也隨之改變著顏色和粘稠度。
蔣月恒說,酸蘿卜要“養”,“養”的秘訣之一是用水密封。大桶之上不蓋蓋子,用油紙袋蓋住,在袋子上添點水來密封。
“養”的第二個關鍵之處在于環境,多次試驗發現,富源酸菜放在比室外溫度稍微高點的地方腌出來最好吃。正是這個溫暖的屋子讓紅蘿卜一夜就酸了,在對酸味極其挑剔的富源人口中,一夜酸的腌菜和好幾天才酸的腌菜味道大有區別。
梁實秋先生說,“但凡是好吃的東西,都是有個季節的。”酸菜豬腳的關鍵食材:紅蘿卜的成分會隨著時令改變,“有時候蘿卜不太好,實在無招,就用干酸菜來替換,相應的番茄、鹽等配料都要調整。”
記者手記:愛美食的人總是愛生活的,蔣月恒就是,她的幾十年過得十分簡單,從二十歲不到承包一個小餐館開始,只做酸菜豬腳一件事。酸菜豬腳于她而言,是一門藝術,她會靜靜聆聽紅蘿卜吐泡泡的聲音,會仔細端詳每一只豬腳的“長相”,會反復體會菜的滋味。在她做的這道菜里,透著所有富源人對生活的仔細,又似乎處處體現著她的個人元素,和而不同,或許這才是富源酸菜豬腳的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