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剛
(遷西縣國營大峪林場 河北 遷西 064301)
核桃花果管理技術
趙海剛
(遷西縣國營大峪林場 河北 遷西 064301)
花果管理是提高果實品質和維持連年穩產的重要技術環節,一般自然生長的核桃樹,進入盛果期后均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大年果實品質差、果個小,小年樹果實品質好、產量低,因此,必須通過大年疏花疏果來調節。
落花落果是核桃生產中比較普遍的現象,因此,減少落花花落果是核桃大面積豐產的重要保障。一般核桃的落花落果每年出現3次,第1次在開花后,未見子房膨大,花即脫落,是未受精的花,這次落花對生產的影響不大;第2次出現在花后2周,子房已經膨大,是受精后初步膨大的幼果,這次落果已有一定的損失;第3次出現在第2次落果后2~4周,大約在6月間,故又叫“六月落果”,此時落果損失較大。據西北農學院在洛南的調查,多數品種落花較輕,落果較重,雌花落花多在開花末期,花后10~15 d,幼果直徑達1 cm左右時開始落果,2 cm左右達到高峰,到果皮硬化期基本停止,側芽枝落果普遍多于頂芽枝。
落花落果的原因很多,各地區自然條件、品種、樹齡及物候狀態的不同,落花落果的原因也不一樣,因此,保花保果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有效措施,確保核桃的高產優質。
2.1 改善樹體營養。加強樹體營養是保花保果的物質基礎。營養條件的改善對減少落花落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調控好樹體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長管理,為核桃的生長結果創造有利條件。
2.2 人工輔助授粉
2.2.1 人工授粉的作用。核桃存在雌雄異熟現象,某些品種同一株樹上,雌雄花期可相距20多天,花期不遇常造成授粉不良,嚴重影響坐果率和產量。此外,由于受不良氣象因素,如低溫、降雨、大風、霜凍等的影響,雄花的散粉也會受到阻礙,在這此情況下,人工輔助授粉可顯著提高坐果率,即使在正常氣候條件下,人工輔助授粉也能提高5.1%~31%的坐果率。
2.2.2 采集花粉。從當地或其他地方生長健壯的成年樹上采集將要散粉(花序由綠變黃)或剛剛散粉的雄花序,放在干燥的室內或無陽光直射的地方晾干,在溫度20℃~25℃條件下,經1~2 d即可散粉,然后將花粉收集在指形管或青霉素瓶中,置于2℃~5℃低溫條件下備用,花粉生活力在常溫下可保持5 d左右,在3℃的冰箱中可保持20 d以上。注意瓶裝花粉應適當通氣,以防發霉,為適應大面積授粉的需要,可將原粉加以稀釋,一般按1∶10加入淀粉,稀釋后的花粉同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授粉效果。
2.2.3 選擇授粉適期。當雌花柱頭開裂并呈“倒八字形”時,柱頭羽狀突起、分泌大量黏液,并具有一定光澤時,為雌花接受花粉的最佳時期。此時正值雌花盛期,時間為2~3 d,雄先型植株的花期只有1~2 d,因此,要抓緊時間授粉,以免錯過最適的授粉期。有時因天氣狀況不良,同一株樹上雌花期早晚可相差7~15 d,為提高坐果率,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2次授粉,實踐證明,雌花開花不整齊時,2次授粉可比1次授粉提高坐果率8.8%左右。
2.2.4 授粉方法。對樹體較矮小的早實核桃幼樹,可用授粉器授粉,也可用“醫用喉頭噴粉器”代替,將花粉裝入噴粉器的玻璃瓶中,在樹冠中上部噴灑即可,注意噴頭要在柱頭30 cm以上。此法授粉速度快,但花粉用量大,也可用新毛筆蘸少量花粉,輕輕彈在柱頭上,注意不要直接往柱頭上抹,以免授粉過量或損壞柱頭,導致落花。對成年樹或高大的晚實核桃樹可采用花粉袋抖授法。具體做法是將花粉裝入2~4層紗布袋中,封嚴袋口,拴在竹竿上,然后在樹冠上方迎風面輕輕抖撒。也可將即將散粉的雄花序采下,每4~5個為一束,掛在樹冠上部,任其自由散粉,效果也很好,還可免去采集花粉的麻煩。此外,還可將花粉配成懸液(花粉與水之比為1∶500)進行噴灑,有條件時可在水中加10%蔗糖和0.02%的硼酸,可促進花粉發芽和受精。此法既節省花粉,又可結合葉面噴肥同時進行,適合山區或水源缺乏的地區。
2.3 合理配置授粉樹。核桃的雌花柱頭不分泌花蜜,無蜜蜂或其他昆蟲傳粉,而靠風媒,核桃的花粉粒較大,在自然風速下飛翔力較大,因此,應根據當地歷年花期的風速決定配置授粉樹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