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青
(天津市靜海區畜禽繁殖技術服務站 天津 靜海 301600)
中草藥和西藥結合在商品肉雞飼養中的應用
李淑青
(天津市靜海區畜禽繁殖技術服務站 天津 靜海 301600)
中醫中藥是我國的國粹,用辨證的方法來診斷治療疾病,通過中藥方劑調整動物機體免疫功能,驅邪扶正,用來抵抗病菌的侵害。西藥主要是通過機體吸收直接殺滅或抑制致病菌對機體的危害,對病菌作用迅速,通過對病菌的抑制和殺滅使機體恢復健康。單一用西藥治療疾病,在抑制病菌的同時對機體的有益菌也造成了傷害,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還會導致抗藥性的產生。這樣長期下去治療疾病會越來越困難,影響養殖者經濟效益。中藥西藥結合有優勢互補的作用,中藥治本,西藥治標。在養殖中要以中藥預防疾病為主,主要目的是通過中藥的藥性激發機體的防御平衡,使畜禽氣血通暢;西藥以治療為主,通過西藥作用迅速的特點,殺滅病菌,使疾病癥狀快速緩解。這樣中西結合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愈力,并且減少疾病的復發。
在商品肉雞養殖中,出欄時間短,生長速度快是肉雞養殖的特點,這就決定著疾病的預防作用大于治療作用,尤其顯示了中藥的預防作用。根據臨床試驗介紹幾種治療預防疾病的方劑。
1.1 成分。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炒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
1.2 方解。本方為脾胃氣虛、中氣下陷所致疾病而設,方中黃芪甘溫,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主藥;輔以黨參、炙甘草、白術益氣健脾,合黃芪以益氣補中;陳皮理氣和胃,當歸養血和營,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藥以升提下陷之陽氣。諸藥合用,則脾胃強健,中氣充足,勞倦得之,寒熱自除,氣陷自舉。
1.3 主治。對雞的免疫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均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并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在日常生產中1~5日齡、11~15日齡、35~40日齡分別預防使用會減少雞病的發生,并能提高機體抗病毒感染能力。
2.1 成分。金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竹葉、甘草、荊芥穗、淡豆鼓、牛蒡子、蘆根組成。
2.2 方解。方中金銀花、連翹氣味芳香,既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又可辟穢化濁,在透散衛分表邪的同時,兼顧了溫熱病邪易蘊結成毒及多夾穢濁之氣的特點,故重用為君藥。此方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且可解毒利咽;荊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溫,解表散邪,此二者雖屬辛溫,但辛而不烈,溫而不燥,配入辛涼解表方中,增強辛散透表之力,是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藥俱為臣藥。蘆根、竹葉清熱生津;桔梗開宣肺氣而止咳利咽,同為佐藥。甘草既可調和藥性,護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屬佐使之用。本方所用藥物均系清輕之品,加之用法強調“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體現了吳氏“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的用藥原則。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辛涼之中配伍少量辛溫之晶,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風熱、內清熱毒之功,構成疏清兼顧,以疏為主之劑。
2.3 主治。雞病風熱感冒、流感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主要用于以上呼吸道病癥初期效果明顯。病毒呼吸道后期應用清瘟敗毒散效果明顯。
肉雞飼養中消化道疾病是最常見和難治的。有細菌性腸炎、病毒性腸炎、脾虛(寒)消化不良、腺胃炎、肌胃炎等,致病菌(病毒)復雜多樣。單一用西藥會出現用藥就好停藥就犯,極容易產生抗藥性的現象。如加用中藥方劑不但見效快而且治愈不易復發。細菌腸炎應用黃連、黃柏、穿心蓮、白頭翁等;脾虛腹瀉應用白頭翁散加健脾散治療;腺胃炎主要表現脾虛、畏寒(怕冷、爪涼)、體濕(腺胃水腫)、驚厥等癥狀,中藥治療應用白術健脾,脾虛會造成氣血運行不暢應用黨參、當歸、黃芪,畏寒應用生姜、桂枝,體濕應用茯苓、薏苡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