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雋
“我們希望賣更多的三文魚到中國!” 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在中國挪威商業峰會上如是表示。
4月7日至11日,5天時間、北京上海杭州三地、超過500人,挪威外交史上最大商務代表團訪華,在2016年年底與中國關系正常化4個月后,挪威商界希望用“國寶”三文魚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挪威三文魚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或猛增60%
“今天挪威萬分之一的人口都云集在這個論壇。”挪威使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挪威有500多萬人口,而4月7日參加“2017中國挪威商業峰會”的挪威代表團就有500多人,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親自參加,并見證了中挪13份商業協議的簽署,合同總金額達160億元貿易大單的誕生。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挪威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魚出產國,但在過去幾年,中國冷凍三文魚市場的最大進口國是智利,其次是法羅群島和蘇格蘭。挪威海產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大西洋三文魚約為7萬~8萬噸,挪威在其中的份額只占 5%。
因此在本次訪華行程中,挪威的官員們親自上陣,向中國積極推銷挪威海產。在北京和上海的行程中,首相索爾貝格兩次充當“宣傳員”的角色,試吃剛出爐的極具中式料理特色的椒鹽鱈魚,一再表示隨著中挪關系正常化,一大波三文魚和鱈魚都會來到中國。
挪威海產局預計,2017年挪威三文魚在中國三文魚市場的份額將從 5% 上升至 65%。在兩國自由貿易談判進展順利的前提下,今年將有4萬~5萬噸挪威三文魚出口到中國。
目前,中國企業家中響應最積極的人是有“天貓第一買手”之稱的馬云。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馬云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時和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分在一個小組,在互相交流時馬云告訴索爾貝格,中國人喜歡挪威的海鮮尤其是挪威的三文魚,而且中國正在經歷消費升級,對于高質量的農產品需求巨大。
“我們中國非常喜歡挪威的海產品,特別是三文魚,幾年前我和家人一起去挪威,挪威的自然風光讓我們陶醉。這些年挪威三文魚的銷售增長65%,很多的中國企業在進口挪威的三文魚。但是我們更應該進口的是他們對自然的態度。”馬云在論壇上表示。
全球最大的三文魚養殖企業之一、挪威 Marine Harvest的首席執行官Alf Helge Aarskog表示,他們預計今年第一或第二季度向中國市場恢復三文魚出貨,這家公司已經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將在淘寶上賣三文魚。天貓生鮮團隊計劃4月下旬赴挪威,同挪威海產協會等企業探討合作。此外,天貓與聚劃算還將在今年5月舉辦匯聚挪威的專場活動。
“一帶一路”朋友圈進北極
除了三文魚等海產,挪威最受世界關注的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
挪威有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位于北極圈內,近年來,隨著氣溫升高,北極冰川逐漸消融,自然資源開采、北極航道開辟成為北極理事會國家和眾多域外航運、貿易大國關注的焦點。在地理上屬于“近北極國家”的中國亦是北極的重要利益攸關方。
北極航道比傳統的經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的航道要縮短三分之一的航程,被稱為連接亞歐的“黃金水道”。中國遠洋集團永盛輪曾于2013年圓滿完成北極東北航道首航任務,這是第一艘成功經由北極東北航道到達歐洲的中國商船。
近年來,隨著中歐與中美貿易總量逐漸加大,海運承擔了中國90%以上的國際貿易運輸。同時,中國所需能源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絕大部分都要依靠油輪運輸。目前從中國到達美洲和歐洲要分別經過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通行船只的噸位受到限制,大型貨船需要繞道更遠的航路。而北極航線一旦開通,中國將增加兩條更為便捷的到達歐洲和北美洲的航道。
挪威的商界認為,在海洋運輸方面,挪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從船舶技術、航道開發到海洋貿易,從國際戰略到技術細節的問題,在中挪商務論壇航運分會場的討論中均有涉及。挪威外交大臣布倫德表示,海運、漁業等挪威的傳統優勢行業都期待能與中國有合作。
目前為止,在北極理事會8個國家中,除了俄羅斯外,北歐5國同中國在北極事務上的合作才剛剛開始。
2013年5月,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永久觀察員國。2015年10月,第三屆北極圈論壇大會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中國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出席,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還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
挪威方面對今年5月將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非常期待,他們認為更多的北極事務利益相關者將獲得合作機會。
目前中資企業在北海航道的活動、參與北極走廊鐵路項目、中國—北歐北極研究中心的建立等顯示中國已在北歐、北極有所動作。
4月13日,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孫繼文表示,挪威是中國在北歐地區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挪威在亞洲最大貿易伙伴。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基礎深厚,重啟相關經貿安排將有助于擴大兩國互利合作,繼續推動中挪經貿關系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