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煦
這不是蘇維利第一次與國企合作,盡管之前的合作并非全部是愉快的回憶。讓這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天華陽光國際集團董事長依舊充滿信心的,是大慶市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和作為國家新能源試點城市的決心。
4月12日,黑龍江大慶的一場名為“清潔暖民,綠色油城”的企業揭牌儀式上,這位中國光伏行業的傳奇人物,作為股東與合作伙伴以及大慶市政府領導一起,見證了大慶首家混合所有制企業——黑龍江省中熱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熱新能源”)的誕生。
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這家承擔大慶市混合所有制試點任務的公司將致力于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結合余熱、地熱等資源實現清潔能源供熱和資源再利用。而在不久的將來,主板上市是中熱新能源的重要目標。
新公司目標3年內主板上市
以石油工業聞名的大慶市,因國際原油市場波動等原因導致近年來經濟總量明顯下滑,對引入社會資本抱有高度期待。
2015年10月18日,大慶市長韓立華在會見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時說,大慶正圍繞有總需求增長空間和有比較優勢的領域,以項目為牽動,全力構建支撐轉型發展的多元產業體系。希望能與更多產業界加強合作,實現共贏。
據大慶市副市長陳大恩介紹,本輪國企改革中,大慶市由國資委牽頭成立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領導小組,中熱新能源的國有股東——大慶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大慶國有企業改革的試點單位,成立距今已有近30年歷史。
2017年2月6日,大慶市國資委正式批復了中熱新能源的組建方案。大慶市新技術開發總公司西城熱力有限公司與天華陽光國際集團牽頭,聯合其他3家公司共同投資2億元成立中熱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陳大恩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中熱新能源的成立,標志著大慶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中熱新能源發展綠色能源和循環經濟的產業方向,也是大慶市在產業轉型中迫切需要的。”
關于中熱新能源的股權結構,據中熱新能源董事長騰飛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新公司中,國有企業占總股本27%,是相對控股。而騰飛本人,則是大慶西城熱力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中熱新能源的大股東,大慶西城熱力有限公司本身就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的股東由全民所有制企業大慶市新技術開發總公司、民營企業大慶市百川投資有限公司與兩名自然人股東構成。
據介紹,中熱新能源規劃的核心業務領域為廢水余熱再利用市場。業務運維中,將工業余熱通過太陽能光伏發電或風能發電,并利用專利技術使水溫再上升,實現為社區居民提供集中式供暖服務,最終達成廢水、余熱綠色化循環再利用。
長遠來看,中熱新能源的志向遠大。“我們計劃在3年內實現主板上市。”記者注意到,中熱新能源的注冊地點位于大慶市林甸縣,騰飛對此并不諱言,“可以借用國家級貧困縣IPO的綠色通道政策。”
除了注冊地占優之外,股東豐富的資本市場經驗或許也會對中熱新能源上市有所助益。天華陽光于2014年11月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大慶要成為無煙供暖的城市”
傳統的石油城市大慶,正在新能源領域爭奪制高點。2016年經國家發改委審批,大慶成為國家第一批新能源試點城市。“大慶市將一如既往地走在環保領域的前列,力爭在節能減排方面再樹一面旗幟。”陳大恩表示。
在參觀西城熱力公司清潔能源供暖項目現場時,幾位遠道而來的河北客人吸引了記者注意。其中一位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視員高嵐華,他坦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霧霾問題加重,清潔能源的應用在有采暖剛需的北方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地區前景廣闊。
讓高嵐華慕名而來的大慶市,利用工業余熱供暖始自2008年,目前利用熱泵技術供暖面積已達到300萬平方米,未來3到5年內,大慶市清潔能源供暖面積要達到2000萬平方米。
這樣巨大的“市場”或許正是中熱新能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潛力。中熱新能源提供的預測數據顯示:在新能源電力整合方案中,以光伏電力為例,1000萬平方米項目每年用電約計4億度電,如使用光伏電力相當于節約16萬噸標煤/年,減少污染物排放約10萬噸談粉塵/年、40萬噸二氧化碳/年、1萬噸二氧化硫/年、6000噸氮氧化物/年。
“未來大慶要打造成無煙供暖的城市。”據騰飛介紹,環保部、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個單位先后到大慶參觀考察,對利用工業余熱采用熱泵技術大面積集中供熱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給予了較高評價。
這也正是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此次選擇與大慶西城熱力有限公司合作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看中西城熱力在大慶乃至黑龍江省環保產業中的資源實力;另一方面,天華陽光希望通過自身的技術優勢以及全球新能源電站運維經驗推動中國環保產業發展。”
國家能源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全年光伏發電量為662億千瓦時,僅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
在光伏產能過剩已成行業現狀的背景下,蘇維利認為,清潔能源電力已經進入全面應用的時代。而大慶這樣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正好提供了良好載體。
民企“中立”定位或助益混改
參股還是控股?這是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命題,而天華陽光在光伏行業內的鮮明烙印,便是其一貫的“中立”地位,這為中熱新能源的順利組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事實上,關于和國企合作,天華陽光并不陌生。早在2010年12月,天華陽光為了進入海外光伏電站投資建設領域,在與中節能、中投公司、中廣核等央企接觸之后,選擇與中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材國際共同出資,設立中材天華國際光伏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另據媒體之前報道,2006至2007年,蘇維利在西班牙與當地一家公司合作開發一個14兆瓦的光伏電站,當時的供貨商是一家國內有國企背景的企業。這家企業因為質量問題導致8000多塊太陽能電池板報廢。最終,天華陽光不得不為此埋單,和其西班牙合作伙伴損失了2800萬歐元。慘痛的“學費”導致蘇維利后來成立了常州天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民營獨立第三方國家級綠電產品檢測機構。
發生在中熱新能源身上的國有企業相對控股、各種力量共同參與的混改故事是否代表國企重鎮大慶未來改革的一種趨勢?蘇維利則持謹慎態度:“牽手大慶國有資本和其他合作伙伴,我們互相約束,互相幫助,還處于探索階段。”中熱新能源董事長騰飛持類似觀點,“我認為我們是一個引領和示范。”
記者注意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突破口,近期從央企到地方國企,動作不斷,提速明顯。
4月5日,中國聯通發布停牌公告稱,聯通集團正在籌劃并推進開展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的重大事項。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公開表示,中國聯通希望通過混改,實現“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
4月10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原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51%國有股權,轉讓底價為21.90億元。也是在4月10日,浙江省公布了“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企業名單”,共有5家企業入選,類型包含省屬國企、地方國企、上市公司等。
4月13日,這一輪國企改革中承擔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任務的國家發改委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結合油氣等重點領域改革,擴大試點規模、深化試點探索,形成多層次、多領域、多模式、可復制的制度性經驗成果,進一步發揮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國企改革中的突破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