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潔
4月17日11:30,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了一條瞬間刷屏的勁爆消息:中央巡視組原副部級巡視專員張化為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這是繼賀家鐵之后,又一名接受組織審查的中央巡視組組長,但從公布的時間節點看,賀家鐵是被紀律處分后才公布,而張化為則是剛接受組織審查便向社會公布;賀家鐵僅僅擔任過4次巡視組副組長,而張化為卻參加了6輪巡視,其中3次擔當組長重任,巡視的單位和地區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湖南、遼寧、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國電集團等7家,第四輪巡視國家體育總局后還曾因業績突出接受過媒體專訪。昔日“打虎”猛將,今日淪為“老虎”,不禁令人唏噓。
十八屆中央十二輪巡視中,從第一輪的10正10副,到第四輪的13正13副,再到第六輪的13正26副,第八輪的15正45副,中央一共派出了53名巡視組組長和234名巡視組副組長。這些組長主要來自哪里?下面,一本政經工作室就來大致梳理一下53名巡視組組長的來源情況。
第一類:退出領導崗位的正部級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或政協主席。前五輪巡視中,巡視組組長大多由正部級領導擔任,有相當多已經退出領導崗位,如徐光春曾任河南省委書記,張文岳曾任遼寧省委書記,王鴻舉曾任重慶市市長,孫曉群曾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陳光林曾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等等;還有一部分則在任?。▍^、市)人大常委主任或政協主席,如杜德印時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偉任山東省政協主席,陳際瓦任廣西自治區政協主席,葉冬松任河南省政協主席等。據統計,十二輪巡視中,山東、山西、廣西、河南、湖北、安徽、貴州、北京等8個?。▍^、市)的時任政協主席先后擔任了巡視組組長。
第二類:從事中央巡視的副部級巡視專員。從第六輪巡視開始,中央摒棄了原先巡視組組長絕大多數為正部級的高規格,全部由副部級干部擔任組長,其中不少為專門從事中央巡視的副部級巡視專員,馬瑞民、朱保成、張化為、寧延令、劉卒、謝秀蘭、趙文波、胡新元、王懷臣、吳瀚飛、楊文明、陳瑞萍、桑竹梅、武在平、陶治國、劉維佳等均屬于這類情況,其中朱保成擔任組長的次數最多,從第三輪巡視起共擔任了10次組長;馬瑞民、劉卒、寧延令、胡新元四人參加了全部12輪巡視,前三人前四輪擔任副組長,從第五輪起共擔任組長8次,胡新元擔任了副組長5次、組長7次;桑竹梅、王懷臣則共擔任組長6次。
第三類: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長。李五四曾任中央紀委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紀檢組組長,現任中央紀委駐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紀檢組組長,他先后擔任了兩次副組長、四次組長。此外,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時任中央紀委駐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紀檢組組長李熙、時任中央紀委駐民政部紀檢組組長曲淑輝、時任中央紀委駐國家民委紀檢組組長許傳智、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組長趙鳳桐、中央紀委駐全國人大機關紀檢組長張立軍、時任中央紀委駐中央宣傳部紀檢組組長傅自應等均屬此類情況。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底,曾在第八輪巡視中擔任組長的曲淑輝因在任駐民政部紀檢組組長期間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已受到責任追究被免職。
第四類:通過巡視考察重用的干部。如第二輪擔任第三巡視組組長的楊曉渡,巡視后從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提任中央紀委副書記,擔任第九組組長的審計署副審計長侯凱,巡視后轉任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第八輪巡視中任第十四組組長的許傳智,巡視后轉任寧夏自治區常委、紀委書記;第九輪巡視中任第十一組組長的陳小江,巡視后轉任遼寧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第十一輪巡視中任第三組組長的傅自應,如今已履新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從十二輪巡視的組長名單中可以發現,巡視組組長的配備與副組長相比,相對固定,多為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將,其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止一次擔任組長,并在巡視中發現了大量的問題。此外,十八屆十二輪巡視中共選用了234名副組長,這些人的來源又是怎樣的構成呢?
從十二輪巡視的副組長名單中可以看出,前五輪巡視中每組僅配備一名副組長,規格也較高,基本上都是副部級干部;從第六輪嘗試“一托二”乃至“一托三“之后,每個組的副組長增加至兩名,此后幾輪中出現過每組三名甚至四名副組長的情況,其來源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除個別副組長為副部級外,絕大多數干部的級別為正局級。具體來說,主要來源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專門從事中央巡視工作的副部級巡視專員或正局級巡視專員。副部級巡視專員一般擔任副組長一段時間后會擔任組長,如張化為、馬瑞民、趙文波、劉卒、寧延令、佟延成、桑竹梅、胡新元、李宏、吳瀚飛、楊文明、劉維佳等,都在擔任了一次或多次副組長后升任巡視組組長。也有一些巡視組副組長是正局級巡視專員,例如一直與朱保成搭檔的王海沙,在十輪巡視中均任副組長。僅次于他的是劉立憲,一共擔任了9次副組長。此外,彭文耀、陳毓江、趙春光等人均多次擔任副組長一職,成為中央巡視組中的“老面孔”。
第二類:中紀委和各地紀委的局級干部,以及中央巡視辦的局級干部、省一級巡視辦主任。
首先是中紀委機關的干部,例如中紀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曾先后4次擔任巡視組副組長;中紀委辦公廳主任施克輝、中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高飛、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正局級副主任宋大軍等也在最近幾輪的巡視組副組長名單中出現。
其次是中紀委派駐紀檢組的組長、副組長,如時任中央紀委駐中國氣象局紀檢組組長劉實,先后5次任副組長。此外,時任中央紀委駐國家衛計委紀檢組組長李熙、時任中央紀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組副組長王杰之、中央紀委駐中辦紀檢組副組長段湘暉、時任中央紀委駐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副組長周小瑩、時任中央紀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紀檢組副組長王洪祥、中央紀委駐中央組織部紀檢組副組長羅興平等都曾擔任過巡視組副組長。
中央巡視辦的不少干部也擔任過副組長職務,例如時任中央巡視辦副主任曾明子、張本平,現任中央巡視辦副主任王瑛。各省區市巡視辦主任擔任副組長的幾率也很高,時任內蒙古自治區巡視辦主任劉惠、貴州省巡視辦主任李景輝、云南省巡視辦主任陳江、廣東巡視辦主任曾超鵬……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內蒙古、貴州、云南、廣東、安徽、黑龍江、陜西、福建、吉林、廣西、新疆、江蘇等12個省(區)的巡視辦主任擔任過巡視組副組長。
省一級紀委副書記也有不少被抽調至中央巡視組任副組長,其中不少人還兼任監察廳長。如福建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長陳善光,時任貴州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長廖建宇,時任湖南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長周農,寧夏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廳長李金英等。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福建、貴州、湖南、寧夏、廣西、江西、西藏、河北、安徽、江蘇、黑龍江、山東、河南、青海、北京、重慶、上海、四川、廣東等20個省(區、市)至少有26名省紀委副書記擔任過中央巡視組副組長。
第三類:從中央和地方抽調的局級干部,包括中央國家機關的司局長、省一級組織部副部長、省一級政法系統和其他黨政機關的廳級干部等。例如時任審計署人事司長王鴻津、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局長包豐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李赤一等來自中央有關部門,江西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趙力平、山東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胡文容、時任河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回建等來自各地組織部門,時任陜西省政法委副書記寇昉、甘肅省司法廳廳長楊景海、河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賀恒揚、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石時態等來自政法系統。此外,巡視中還出現了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如時任北京市豐臺區委書記楊藝文,河南省市漯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蒿慧杰,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孟慶松等。
第四類: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和財政部駐地方專員辦監察專員。第六至八輪巡視,中央巡視對中央企業和中管金融單位實現了全覆蓋,巡視組副組長成倍增加,其中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據統計,三輪巡視至少抽調李東序、趙小平、時希平、國一民、楊堅、郜風濤、馬力強、李志群、季曉南、董樹奎、李克、尋寰中、杜淵泉等13名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擔任巡視組副組長,其中有多人擔任了不止一次副組長。第九輪巡視起,中央啟用了大批財政部駐地方專員辦的監察專員任副組長,據統計,至少有財政部駐江蘇、山東、江西、山西、安徽、大連、河北、浙江、遼寧、黑龍江、重慶、四川、湖北、海南、吉林、陜西、新疆等17個專員辦的監察專員擔任過副組長,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農業司司長吳奇修也曾過副組長。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十八屆中央巡視組副組長的選拔本著五湖四海的干部原則,但絕大多數干部都有著較強的專業業務水平,主要來自于紀檢、組織、人事、司法、財政等專業領域。截至目前,不少巡視組組長和副組長在參加完巡視后職務均發生了變化,得到了提升或重用。盡管在巡視干部隊伍中也出現了張化為、賀家鐵、曲淑輝等個別違紀的干部,但巡視干部隊伍的主流仍然是好的。十二輪巡視日程非常緊張,經常是前一輪巡視整改情況剛剛匯報完畢,新一輪巡視已經開始進駐。正是他們在巡視戰線上的火眼金睛,有力地保障了中央巡視在一屆任期內實現全覆蓋,讓巡視利劍高懸、震懾常在,及時發現問題并有效整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