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屹
摘要:目前中國對沿河地區已經制定了共同推進的經濟合作政策,主要目的是維護沿邊跨境經濟發展需求,促進沿邊地區發展。近幾年,中國與朝鮮的沿邊跨境經濟合作關系已經趨于穩定,本次主要以黃金坪為例,分析了跨境經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希望可以提高沿邊跨境經濟水平,加快中國與多國的合作。
關鍵詞:沿邊跨境經濟合作 發展對策 中朝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4-0035-02
從中國發展上分析,中朝兩國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一橋兩島一區”項目建設。目前在戰略新時期,中朝邊境已經開始向共同開發和統籌安排發展。但是受朝鮮經濟發展的影響,朝鮮半島周邊形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如何引導朝鮮融入到經濟一體化的環境已經成為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從理論上探討跨境經濟合作狀況
目前世界眾多國家都在利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并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制定了較多的措施,開始形成特色的區域經濟模式,給提升各國國際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隨著“新加坡-柔佛州-巴淡島-成長三角”構思的形成,跨經濟合作理論與實踐也取得了發展,人們開始將目光停留在東部成長三角洲、湄公河等流域。《地緣經濟學導輪》中借助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分析了我國沿河與鄰近國家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建設條件,并制定了相關措施。目前關于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發展的文章越來越多,開始從不同方面研究跨境經濟合作。[1]
從跨境經濟合作理論的發展來看,主要經歷了心理學、社會學與學科交叉變化。國外學者主要從空間角度對便捷進行研究,如大衛·李嘉圖對各國勞動生產率引起部門差異進行了分析,產生了國家貿易。綜合跨境經濟理論,可以將其表示為:兩個或以上相鄰國家長期聯系、協調并根據機制消除阻礙,實現邊界優勢互補,進而促進跨境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發展。
二、中朝跨境經濟合作項目成效與潛力
(一)制定黃金坪經濟區推進模式
目前朝鮮與中國已經對中朝開發和管理黃金坪及威化島等相關問題達成一致,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創建管理制度,保證了經濟區秩序的穩定。
現階段,黃金坪島的合作開發已經交給丹東邊境經濟區管理,近期首先開發的是“起步區”,主要對口岸及聯檢大樓、交易大廳及標準廠房等進行建設。[2]而且丹東新區已經將10平方公里作為中朝黃金坪配套區,制定了金融、投資與稅收等多種政策,維持了交通、能源與產業的跨境對接,成功建設了“東北亞大通”先導區,保證了黃金坪貿易工作的進展,促進了航空物流等產業的發展。
經過分析發現,跨境經濟合作一般按照目標制定、選擇合作區域與合作形式、設計合作機制步驟操作,并在長期實踐中不斷修改模式。
上述步驟是知識理論設計,實際操作中還要及時對存在的問題與現象進行分析,并選擇合理的模式。相關研究學者將邊界分為開放、封閉與半封閉,半封閉又分為發展與邊貿型。結合中朝簽署的黃金坪協議與當前經濟發展,可以認為中朝邊境經濟開始由“邊貿型”向“發展型”轉變,在雙邊經濟與正常顯著差異的前提下,邊界經濟合作開始向發達方的資金與技術發展,但另設一側作為開發區與國內其他區域過渡。目前黃金坪經濟發展區發展經濟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如何選擇合作模式。制定中朝合作參與模式時,相關研究學者利用租賃與入股模式進行了分析,但不能滿足實際發展需求,該方案未通過。從經濟分析發現,當前世界范圍中存在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主要是國家主導型、國境組織推動及政府主導,落實到實踐中還要反復探索。
(二)分析中朝跨境經濟合作存在的障礙
第一,軍事與安全問題影響了經濟邊界貿易穩定性。國外學者著作的《霸權之后》中曾經表述:“在世界政治中,不確定性普遍存在,但要達成協議還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難以阻止軍事與安全問題對經濟事務造成的影響。”[3]此種言論表明了中朝跨經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朝鮮國際環境較特殊,因此與周邊國家合作時,呈現出較強的合作規模小、投資到位率低與投資環境差等特點。實際分析中,不能將中朝跨境經濟合作問題從核開發計劃、朝美關系等因素中剝離出單獨探討。朝鮮當前領導人已經打破了經濟蕭條、糧食等問題,而且體現了“先軍政治”的特點。
第二,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存在的問題較多。雖然朝鮮已經在早期頒布了眾多與企業相關的法律,并吸引了外資,但所取得的效果較低下,作為典型的計劃經濟體制國家,所制定的政策中包含了較多的主觀因素,很難與中國市場經濟合作。金正恩時期所提及的經濟建設問題主要是如何實現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獨立發展,實現農業、輕工業與重工的同步發展,朝鮮曾多次表明“政策變化”與“改革開放”不存在任何關系。從計劃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特點進行分析,兩者的經濟主體存在很大差異,計劃經濟下朝鮮主要采用多頭管理,戰略部署不完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朝鮮制定的經濟政策不包括管理體制,對朝鮮經濟開發區建設造成了很大影響,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第三,中朝跨境經濟合作具有較大的潛力。區位理論認為:“國內市場結合邊境地區已經成為市場發展的障礙,區分并扭曲了市場發展,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所以企業所選擇的便捷與國家地理中心位置較靠近,導致便捷地區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只有通過邊界開發才能吸引企業到邊界區域發展。”目前遼寧省已經具備了中朝跨境經濟合作優勢,開始向以國有商業為主的經商方式、流通渠道與體系發展。丹東市以獨特的特點,能夠與朝鮮土壤相連,給邊界貿易跨經濟合作提供了外部環境,體現了綜合優勢。現階段,丹東市憑借其獨特的輕工業加工,如曙光輕型車轎、儀器儀表及燃料等開始向全國眾多區域銷售。[4]而且與其相鄰的新義州已經成為朝鮮重要的工業基地,主要包含機械、造紙、木材加工等,具有優勢互補的特點。丹東口岸外貿主要受朝鮮需求特點影響,可有效改善邊境貿易數量與類型。例如丹東口岸出口汽車數量較多,同年增長幅度較大,由于朝鮮汽車制造與研發水平較低下,導致很多車輛及配件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增加了丹東口岸汽車數量,并帶動了輪胎等附屬產品的增長。
除此之外,隨著朝鮮整頓經濟措施的實施,導致中朝對外貿易開始活躍發展,中朝邊境貿易已經成為國內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貿易公司是朝鮮發生貿易交易行為的主要載體,該貿易公司隸屬與黨中央、保安部及武力部門,具有普通公司的商社功能,而且在國內商品流動中占據很高地位,同時給邊界地區設置了分站,主要負責商品進出口,讓中國扮演巨大的朝鮮原料角色。經過分析發現,在中朝邊界開跨境經濟主要具有人緣與地緣等特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未來發展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三、促進中朝邊境經濟項目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近期中朝跨境合作水平提升策略
相關研究學者開展中國西部貿易經濟研究時,將我國西部劃分為三部分進行分析,主要是低層次邊境貿易,中層次邊境貿易與邊境出口區,高層次邊境跨國的僅次于區域經濟合圈。經過對中朝邊境地區經濟發展考察發現,中朝經濟開始由低層次向中層與邊界貿易區域過渡。
第一,穩固低層次邊境貿易。[5]中朝邊境貿易已經成為中朝經濟合作中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中朝邊境貿易進出口數額依然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占據全國對朝總出口的54%左右。經過對朝進口邊境貿易分析發現,上世紀90年代末期,由于采取了三角貿易與中介貿易等貿易形式,促進了中朝邊境貿易的發展,今后我們也應該結合本國國情認真發展多種貿易。同時還要促進互市貿易的發展,中朝邊境地區口岸較多,而且邊境居民不存在語言障礙,朝鮮需要的中國商品較多,中國逐漸成為中朝原料的主要來源地,打開了跨境經濟地區貿易,對兩岸居民的生活和地方經濟均產生了較大的益處。此外還可以申報與之匹配的綜合保稅區經濟區域,不斷發展并壯大丹東市,使其成為全國對朝貿易集中地。
第二,擴展中層次邊境貿易。本次以黃金坪經濟區開發作為發展機遇,構建了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招商引資平臺。該平臺已經成為丹東邊境經濟合作主要區域,實現了朝鮮黃金坪與轄區的零距離連接,具有物資來源便利等特點。在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嚴峻的情況下,為了減少對黃金坪經濟開發區域產生的影響,必須提高沿海經濟招商引資水平,一方面,吸引投資的人員入駐工業園區域,利用相關政策積極與朝鮮貿易公司合作,減少企業投資所引發的風險;另一方面給黃金坪經濟區的未來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6]
(二)加快中朝跨境經濟合作
從地理上分析,遼寧省位于朝鮮邊境緊靠的黃海區域,與其他區域相比,該區域比珠三角地區、環日本海地區等國家的經濟水平低,而且國際化條件還不穩定,在今后發展中還要不斷突破。實際開展中,可推動中朝邊境經濟合作區域積極參與到東北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中。
經過對當前經濟環境下各個國家世界的經濟發展分析可知,以口岸為主的發展城市在跨境邊境經濟中占據較大部分,目前這些產業已經廣泛分布到國家各個地區。在黃海周邊區域分布著中國丹東、大連市,韓國群山等,從分布的地理特點上分析,這些城市靠近對岸城市,可以看作為零距離連接。從當前這些城市的產業及技術水平來看,各城市具有優勢互補的特點,如果可以將各個城市組建為城市聯盟,將帶動區域經濟的合作和發展。[7]
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全國各地均對城市與周邊區域制訂了區域發展和共同合作的計劃,創造了別具特色的發展條件。經過對朝鮮當前經濟體制分析發現,朝鮮可與其眾多國家開發合作領域,重點是以合作項目為突破,促進雙邊跨境經濟或多邊跨境經濟合作。例如進行過境合作與通道建設時,朝鮮也可以參與其中,帶動東北亞國家經濟運輸合作。此外,作為對朝貿易較大的國家,可以改善朝鮮當前的投資環境,構建職業培訓中心,構建鮮明的朝鮮港口物流與通關系統自動化,給人力資源等區域的改善提供較大的合作空間。
(三)其他措施
目前隨著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和發展,提高了地方經濟水平,側重于跨區域人才引進、培養與打造,利用跨合作區域平臺積極吸引國內外優秀人員參與到跨合作區建設中。一般可采用請進來與走出去方式培養,加強干部人員的培訓。每年定期選擇優秀干部或人員前往邊境地區學習,邀請學者前往跨境區域授課。
四、結語
本文主要對沿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發展進行分析,以黃金坪經濟區為研究對象,了解了中朝跨境經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措施。為了促進中國沿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中國還要加強開發力度,可將其納入到國家戰略中并不斷推進。
參考文獻:
[1]程心怡.中國憑祥—越南同登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方案研究[D].浙江大學,2016.
[2]王英.“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發展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6.
[3]李志茹.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口岸跨境經濟合作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5.
[4]全毅.中國對外開放與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策略[J].亞太經濟,2013(5):107-114.
[5]張潔妍.東北地區沿邊主要口岸跨境經濟合作研究[D].吉林大學,2014.
[6]曹志剛.當代中朝貿易發展研究[D].延邊大學,2014.
[7]馬博.中國沿邊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