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顏志明 郭世榮 蘇小俊 馮英娜
摘要:研究椰糠對絲瓜生長的影響,以不添加椰糠的草炭+珍珠巖+蛭石為對照(CK),將椰糠和珍珠巖或蛭石按不同體積比例混配,設置6個處理,分析各處理基質的理化性狀以及各處理對絲瓜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6個處理基質容重和總孔隙度都在蔬菜無土栽培的理想基質范圍內。根據通氣孔隙、持水孔隙、pH值和EC值,表明V(椰糠) ∶[KG-*3]V(蛭石)=7 ∶[KG-*3]3,理化性狀較好。而且V(椰糠) ∶[KG-*3]V(蛭石)=7 ∶[KG-*3]3的不同時期絲瓜幼苗的株高、莖粗、子葉面積,以及兩葉一心時期的根冠比、壯苗指數、根系活力和葉綠素含量均較高,表明V(椰糠) ∶[KG-*3]V(蛭石)=7 ∶[KG-*3]3基質配方可促進絲瓜幼苗生長,提高產量。由此得出,V(椰糠) ∶[KG-*3]V(蛭石)=7 ∶[KG-*3]3的基質配方能代替草炭作為絲瓜育苗基質。
關鍵詞:絲瓜;基質配方;椰糠;幼苗生長
中圖分類號: S642.404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03-0113-03
收稿日期:2015-12-15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4)2012];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編號:SXGC(2015)311]。
作者簡介:孫穎(1981—),女,江蘇沛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生理研究工作。E-mail:274245748@qq.com。
通信作者:顏志明,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分子研究工作。E-mail:904611524@qq.com。
育苗是蔬菜栽培的重要措施,基質育苗技術已在中國部分地區推廣應用,不同的基質具有不同的理化性狀,泥炭是普遍認為較好的育苗基質,但泥炭資源有限,價格較高,這促使基質逐步向環保型、技術型、經濟型轉變[1-3]。目前,國內外對育苗基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質原料的研發方面,而在作物專用型育苗基質篩選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充分。然而,適宜的作物專用育苗基質的選擇,不僅直接影響幼苗的生長速度和質量,而且影響作物定植后的緩苗時間、產量及產值。因此,應根據基質原料、育苗種類等進行試驗,篩選出適合于不同作物品種,且育苗成本低、秧苗質量高的基質。椰糠是椰子外殼纖維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保水、透氣,能夠生物降解,同時具有良好的孔隙結構,保水保肥性好,經發酵后可做無土栽培的優質有機基質材料,培育健壯的種苗[4]。目前已經作為育苗基質在甜椒[5]、黃瓜[6]、番茄[7]等作物上廣泛應用。本試驗以椰糠、珍珠巖、蛭石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復配成6種育苗基質,然后對絲瓜進行育苗試驗,研究不同配方的育苗基質對絲瓜幼苗生長的影響,以期篩選出適合絲瓜的新型專用型育苗基質。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絲瓜品種為“江蔬1號”,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瓜類研究室提供。育苗基質材料有椰糠、草炭、珍珠巖、蛭石,基質材料配方比見表1(配方中基質比例為體積比)。
1.2試驗方法
1.2.1試驗處理
由表1可知,試驗設置的6個處理為椰糠、珍珠巖、蛭石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育苗基質,采用草炭60%、珍珠巖20%、蛭石20%配置成對照基質。采用美式黑塑50孔穴盤,播1粒/穴,每個處理3個重復。播種后置于溫室中,在育苗的過程中,跟蹤觀察和測量相關指標。
1.2.2測定項目與方法
基質容重、總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用[CM(25]環刀法測定,通氣孔隙度=總孔隙度-持水孔隙度[8];基[CM)]
質pH值用PHS-2C型實驗室pH值計測定,用DDS-11A數顯電導率儀測定EC值(電導值)[9]。絲瓜播種后2 d開始,從各處理每盤隨機抽樣3株幼苗,測定苗高、莖粗、葉長、葉寬等。直到兩葉一心期測量幼苗的根活力、葉綠素含量、苗干樣質量/育苗天數(G值)、壯苗指數、植株地上部干鮮質量等。測量標準為以地表到生長點的高度為準,用直尺測量株高、子葉長寬,以生長點下部為準,用游標卡尺測量莖粗;根葉干鮮質量用電子天平稱質量;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95%乙醇浸泡法;根系活力測定采用TTC法。
1.2.3數據統計分析
采用DPS 9.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之間的顯著差異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評價,平均值多重比較采用最小顯著極差法。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配比基質的理化特性
本試驗以椰糠為育苗基質的主體材料,按不同比例加入適量珍珠巖和蛭石配制成一系列復合基質,各種復合基質主要理化性狀見表2。由表2可知,供試基質容重均在0.12~0.30 g/cm3之間,均介于0.1~0.8 g/cm3(瓜類育苗適宜容重)[10]范圍之內,其中配方F容重最大,為0.30 g/cm3,配[JP3]方E容重最小,為0.12 g/cm3。各復合基質總孔隙度在59.59%~[JP]68.61%,其中最大的為配方F(68.61%),最小的為配方E(59.59%),主要原因為2個基質配方中含有最多和最少的蛭石。幼苗的無土栽培基質適宜的水汽比一般在1 ∶[KG-*3](2~4)范圍內為宜,這時基質持水量大,透氣性又良好,幼苗能良好生長,并且便于管理。微酸性的基質利于絲瓜的生長[11],供試基質pH值范圍為5.40~6.87,均適合幼苗的生長。EC值反映基質中原來帶有的可溶性鹽分的多少,基質EC值過低,說明基質中離子的含量低,難以滿足植株生長需要,基質EC值過大,又容易造成鹽害,作物無法正常生長,李謙盛提出理想園藝作物EC值為0.75~3.5 mS/cm[12]。7種基質中,F基質EC值最大(1.24 mS/cm),而E、C基質EC值過小(0.45、060 mS/cm)。
2.2不同基質處理對絲瓜幼苗形態指標的影響
葉面長和葉片寬的乘積與葉面積是正相關關系,所以可以用來衡量葉面積的大小。由定期測量結果(表3)可知,基質D的子葉面積最小,為7.08 cm2,其次是基質E,其他各配比基質幼苗多無顯著性差異,從大到小依次為基質CK、A、F、B、C。株高是反映植株生長快慢的重要指標,由表3可知,基質C株高最低(4.70 cm),其他基質配比間差異不顯著。絲瓜幼苗莖粗是幼苗茁壯與否的重要指標,由表3可知,基質F絲瓜幼苗粗度最大(2.71 mm),其次為基質E、CK,分別為267、2.58 mm,而基質B、C絲瓜幼苗莖粗最小,分別為2.02、2.20 mm,與其他基質配比差異顯著(P<0.05)。
2.3不同基質絲瓜幼苗綜合指標的比較
根冠比是指植物根部鮮質量和地上部鮮質量的比值,能直接反映幼苗根系生長情況,對絲瓜植株長勢的影響較大,也是早熟、豐產的基礎。由表4可知,基質A、F絲瓜幼苗根質量、單株質量均較高,其中根冠比分別為0.641、0.533 g,而基質E絲瓜幼苗根質量、單株質量最低,分別為0.530、0.707 g。單株干質量最大為基質F絲瓜幼苗(0.113 g),最小的為基質B、E絲瓜幼苗,均為0.080 g。
壯苗指數和G值是衡量幼苗是否健壯的重要指標,由表4可知,基質C、F絲瓜幼苗壯苗指數最高,分別為0.088 5、0.096 2,其他配比基質差距不大。在G值中,最大的為基質A絲瓜幼苗。
2.4不同基質配方絲瓜幼苗葉綠素含量和根部性狀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主要器官,根系的生長狀況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產量。由表5可知,基質A絲瓜幼苗主根最長(160.16 mm),粗度最大(0.980 mm)。基質下絲瓜幼苗須根長度(144.95 mm)最大,根系活力[216.08 μg/(g·h)]最強。與其他基質配比幼苗多差異顯著。
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植株光合作用的能力水平,相同的環境條件下,葉綠素含量越大植株光合作用的能力就[CM(25]越強,為幼苗的生長提供物質和能量,促進幼苗的茁壯成長。由表6可知,葉綠素含量最高的是基質CK、F、A幼苗,他們的含量分別為0.94、0.92、0.91 mg/g。基質B幼苗含量最低為0.59 mg/g。葉綠素a/葉綠素b最大值為基質A(373),其次是CK(2.17),最小值為基質B(1.46)。
3結論與討論
幼苗期是植株根、莖、葉生長及花芽分化十分活躍的時期,對基質營養反應敏感,是幼苗生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基質中必須具有豐富的營養,良好的理化性質[13-15],選擇好的育苗基質是培育壯苗的基礎,育苗基質直接影響絲瓜幼苗的質量。試驗結果表明,以草炭為基質主料的對照(CK)配方基質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表明泥炭是一種優良的育苗基質。以理化性質、全株鮮質量、壯苗指數、株高、莖粗、葉面積、葉綠素含量等為考察指標,基質F是6組不同配比的基質中最適宜絲瓜育苗的基質配方;基質A絲瓜幼苗各指標僅次于F,主要是根系活力指標數值較低,有待進一步試驗;基質B絲瓜幼苗子葉面積較大,但株高、莖粗、鮮重質量和葉綠素含量等數值較低;基質C絲瓜幼苗根系活力較強和葉綠素含量高,但株高、莖粗等指標較低;基質D絲瓜幼苗根系活力較強,但葉面積小葉綠素含量低;基質E絲瓜幼苗莖較粗,但鮮質量輕。綜上所述,從本次試驗結果可知,雖然以草炭為主的基質CK是1種優良的育苗基質,但以椰糠為主的基質F具有與基質CK同樣的育苗效果甚至更有優勢。可見以V椰糠 ∶[KG-*3]V蛭石=7 ∶[KG-*3]3的比例基質配方能代替草炭作為絲瓜育苗基質。
[HS2]參考文獻:
[1]周建,郝峰鴿,李保印. 工廠化育苗基質的研究進展[J]. 廣東農業科學,2012(4):224-226.
[2]賈榮,程智慧,徐文俊,等. 辣椒穴盤育苗有機基質配方的篩選[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8(7):135-140.
[3]司亞平,何偉明. 瓜類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范[J]. 設施園藝,1999(5):8-10.
[4]孫程旭,馮美利,劉立云,等. 海南椰衣(椰糠)栽培介質主要理化特性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11,32(3):407-411.
[5]任志雨,姚萌,切巖祥和,等. 椰糠與蛭石的不同配比對甜椒幼苗質量的影響[J]. 湖北農業科學,2015,54(18):4493-4497.[HJ1.7mm]
[6]趙瑞,張玉龍,陳俊琴,等. 椰糠對黃瓜穴盤苗生長發育的影響[J]. 中國蔬菜,2005(12):22-23.
[7]代惠潔,紀祥龍,杜迎剛. 椰糠替代草炭作番茄穴盤育苗基質的研究[J]. 北方園藝,2015(9):46-48.
[8]劉士哲. 現代實用無土栽培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9]鮑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10]郭世榮. 無土栽培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1]吳志鵬,韓勇,張志俊. 肉絲瓜早春工廠化育苗技術[J]. 上海蔬菜,2014(5):23-24.
[12]李謙盛. 蘆葦末基質的應用基礎研究及園藝基質質量標準的探討[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3.
[13]周煒,曲英華,胡文娟,等. 工廠化穴盤育苗基質的研究[J]. 北方園藝,2005(6):50-51.
[14]毛久庚,唐懋華,魏猷剛,等. 南京市蔬菜工廠化育苗的現狀及展望[J]. 江蘇農業科學,2011(1):190-191.
[15]別之龍,易小偉,魏蕓. 不同基質配方對番茄育苗質量的影響[J]. 湖北農業科學,2006,45(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