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在我們的心里,天籟并不全是指那些自然界的美麗之聲,更是那些深入心靈的聲音,那些難忘的聲音。如此,我們聽到的噪音,卻有可能是別人耳中的天籟。
一
樓下不遠處的一個平房里,每天都會傳出錛刨斧鋸響在木頭上的聲音。那家開了一個木材加工小作坊,給別人打造各種器具。我曾去看過,那中年人很有個性,還是用著最古老的手工工具,那些什么電鋸一類電動工具的一概不要。不過這一點倒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定做些東西,可能人們都崇尚于純手工制品。
有時挺煩隨風傳來的那些噪音的,很難讓人靜下心來。不過我漸漸發現,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幾乎每天中午都在那小作坊門前轉悠,起初我以為是那木匠家的孩子,后來發現根本不是。有一次實在是好奇,就去問男孩,他告訴我:“我家在后面的小區里,我爸也是木匠!”
原來,男孩的父親去年因病去世了。以前他沒事時總是在一旁看父親做木工活,他來這里,就是為了聽聽那些熟悉的聲音。心里忽然很感動,那些噪音也一瞬間充滿了溫情。
二
一個女孩曾在日記里深情地回憶自己的父親。她從小就失去了母親,是父親將她撫養長大。她一直是膽子很小,一到夜里就會被莫名的恐懼包圍。幸好有父親在身邊,父親睡覺時鼾聲如雷,起初她很難入睡,不過漸漸就習慣了,而且,父親的鼾聲響起,恐懼便一掃而空。后來大些之后,她有了自己的房間,每到夜里,父親的鼾聲仍會穿透墻壁,驅散她心里的害怕。
上大學以后,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父親,幸好宿舍里住著六個人,晚上的時候還不算太害怕,可是卻總覺得睡夢中少了些什么。畢業后,她留在了那個遙遠的都市,自己租房子住,曾經的恐懼又如約而來,常常整夜整夜地失眠。回了一次老家,再次聽到父親的鼾聲,她睡了許多年來最香沉的一覺。
回到工作的城市,她終于可以每晚安眠了。因為她錄下了父親的鼾聲,夜里睡覺時,就戴著耳機,在陣陣巨大的鼻息中入夢。她說,父親的鼾聲,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可以給她一枕最美的夢。
三
我有一個朋友,她卻最喜歡聽路邊工人切割理石或者道磚的聲音。那聲音極尖銳刺耳,是純粹的噪音,真不知她這個愛好從何而來。而且,每當她心情不好時,就會跑到馬上路上或者施工現場,去聽那種讓人躲之不及的聲音。
后來她終于告訴了我原由。她兩歲的時候,便患了突然性耳聾,從此在無聲的世界里生活了十年。四處求醫,終無效果。很偶然的一次,在治療中讓她看到了希望。經過堅持針炙和服藥,就在一個睛朗的日子,她便突然聽到了聲音。
她說:“我聽到的第一種聲音就是切割機發出的很響的噪音,可是聽在我耳里,卻是那么動聽迷人,這個世界終于又用聲音擁抱我了。所以每當我失意時,或者心情不好時,我都會去聽那種聲音,告訴自己,別人耳中那么難聽的聲音,都可以是我的天籟,生活中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
四
老家的鄰居中,有一個啞巴,他同我差不多年齡,每天蹬著三輪車幫父親拉些東西。他的嘴里總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就像捏住了嗓子的雞不停地鳴叫,而且很響亮,傳遍整個小街。每天上學放學,都會聽見他的聲音,那聲音已經成了我們這條街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后來我離家上大學,又在外地工作,曾經有一段時間失落接著失落,心情也差到了極點。于是開始強烈地想家,終于乘車歸來,想在家人的溫暖中平復一段時日。風塵仆仆地走上那條熟悉的街,上午的陽光暖暖地灑落。就在此時,一陣奇怪的聲音傳入耳中。我一下子停住了腳步,聽著多年未曾聽到的那個啞巴發出的聲音,巨大的親切感撞在心上,瞬間淚流如涌。
選自《人生與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