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婷
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公路交通運輸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
范文婷
內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總結了“十二五”內蒙古自治區公路交通運輸發展現狀,分析了當前內蒙古公路交通運輸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今后內蒙古公路交通輸的目標及對策建議。
內蒙古;公路交通;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交通運輸是關系到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1]。隨社會穩步發展,人們對交通運輸的需求迅速增長,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促進了現代交通運輸業的大力發展,使其在社會各個方面起到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公路交通運輸,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在全力構建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它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2-4]。內蒙古作為內陸省份、地處祖國北方邊疆、區域面積廣闊、各種資源豐富,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必將依托公路交通運輸來實現。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內蒙古交通運輸行業堅持穩中求進,努力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的科學發展。本文從內蒙古交通運輸發展現狀、面臨的主要問題、未來發展規劃、對策建議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內蒙古公路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情況。
1、公路建設發展現狀
根據2016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年鑒[5],“十二五”期間,自治區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截至2015年底,公路網總里程達到17.5萬公里,鐵路網總里程達到1.35萬公里,民用機場達到24個,載貨客車492265輛、載客汽車322035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791億元,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134%;12個盟市全部通高速公路,94個旗縣市區通高速或一級公路(通高速51個);與2010年相比新增高等級公路(二級及以上)7438km,總里程達到25633km,在公路網中的占比達到14.6%;貫穿于自治區東西部通道已按高速或一級公路標準建成,14條高速公路和16條一級公路出區通道全部建成,滿洲里、二連浩特、策克等主要口岸以一級公路連通,南聯北開、承東啟西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4.5萬公里;全區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達到8871個,嘎查村通暢率達76.7%,731個蘇木鄉鎮全部通瀝青水泥路。

表1 2010年至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公路里程表
由公路里程增長情況(表1),“十二五”公路網總里程達到17.5萬公里,占交通運輸線路總長度的92.5%,較“十一五”公路網總里程提高了11%;高速公路達到5016 km,較“十一五”高速路提高了112.1%;一級公路達到6010km、較“十一五”級路提高了77.4%;二級公路達到1.46萬km,較“十一五”二級路提高了17.4%;等外路1.16萬km,較“十一五”等外路提高了14.6%。
2、公路運輸發展現狀
從表2可知,2010至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公路旅客運輸量、客運周轉量、公路貨物運輸量、貨運周轉量的發展變化表2可知:公路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十二五”末公路客運量1.10萬億人,占客運量的64.9%,較“十一五”下降了45%;公路旅客周轉量160.34億人,占旅客總周轉量的43.2%,較“十一五”下降了26.5%;公路貨運量1.19萬噸,占貨運量的64.3%,較“十一五”增加了40.6%;公路貨運周轉量2239.96億噸公里,占貨運量的52.5%,較“十一五”增加了1.0%。

表2 2010 年至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公路運輸量和周轉量
“十二五”時期,全區交通運輸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內蒙古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本區情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設施滯后仍是我區現代化建設的突出短板,還存在一些不足。
(1)公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不完善,建設資金缺乏。高速公路僅完成規劃總里程的44%,高等級公路占比較低,快速鐵路發展滯后,綜合運輸樞紐建設處于起步階段;
(2)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單一,客運服務聯動性不強,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3)現代物流園區還處于起步階段,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服務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發展較為滯后,第三方物流少,城市配送發展有待提速;交通物流業發展缺乏統一規劃,基礎建設嚴重不足。
“十三五”客運總量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到2020年全區公路建設總投資力爭完成4500億元;公路通車里程新增1.5萬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9萬公里,力爭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0公里;客運量將達到22800萬人次,年均增速3.7%;客運周轉量將達到532億人公里,年均增速7.8%;貨運量將達到27.1億噸,增速5.3%;貨運周轉量將達到5490億噸公里,年均增速4.5%;到2020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公路交通運輸體系,自治區首府至盟市、重點口岸、重要出區通道實現高速公路連通,盟市至旗縣、重點工業園區、重要旅游景區實現一級公路連通,行政村(嘎查)通瀝青(水泥)路,較大自然村通砂石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6]。
(1)必須加大對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投入和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公路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公路交通運輸對內蒙古綜合運輸中比例最大,起最主要的作用。由于內蒙古區域面積廣闊,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且長期以來基本建設資金緊缺,嚴重制約著內蒙古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大對基礎公路交通運輸的投資力度,重視公路交通運輸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必須正確處理好公路交通基礎建設與整體經濟發展的適應性。
(2)協調發展多種運輸方式,提高綜合服務水平。應該吸取國外或其他地區交通建設的經驗,搞好以高速公路為主體的公路交通運輸網與鐵路、民航、管道等運輸方式的協調、銜接工作,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潛在能力,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在內蒙古形成由鐵路、公路、民航、管道構成的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而為建立暢通、安全、便捷的綜合運輸體系做出重要貢獻。
(3)依托現代物流高速公路經濟帶開發,實現主要集疏運通道高速化。為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積極探索,創新模式,把促進物流業發展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重要途徑和切入點,增強交通運輸行業的綜合競爭力。自治區還編制了《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交通運輸物流發展規劃》。因此,必須加強運輸與物流服務的融合,鼓勵整合交通運輸企業功能,發展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加強交通運輸物流規劃和布局,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交通運輸企業通過整合、兼并、重組,建設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物流。最終通過公路網連接主要公路、鐵路樞紐和機場,形成高速集疏運通道,實現重要交通樞紐相互銜接,滿足現代物流發展,提高運輸效率,保障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
[1]姜忠玉.探究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J].財經界,2016;5.
[2]李秀菊.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7.
[3]王宇鵬.公路交通行業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31.
[4]潘斌.內蒙古構建國家中西部地區物流樞紐中心戰略構想的分析物流科技,2008,3.
[5]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2016內蒙古統計年鑒》,國統計出版社,2016,10
[6]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公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范文婷(1985-)碩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