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聰,張勝前
(1. 北京建筑大學,北京 100044;2.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 410001)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鄉村景觀保護對策研究
韓 聰1,張勝前2
(1. 北京建筑大學,北京 100044;2.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 410001)
在城鄉一體化進程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鄉村景觀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鄉村景觀的保護與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文章從整體規劃、鄉村風貌、生態景觀3個方面分析總結了鄉村景觀的現狀和問題,并從相關政策、群眾意識和規劃設計、傳承發展2個大的方面提出鄉村景觀保護的對策,旨在為推動鄉村景觀的有效保護和合理發展提供依據。
城鄉一體化;鄉村景觀;生態景觀;保護對策
我國已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另一方面,農村發展仍然比較落后。農村對城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城市的發展也對農村經濟、生態造成了一定影響,城鄉之間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形成了城鄉之間的二元結構。這種結構會阻礙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會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受到制約[1]。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是解決此項難題的重要方式。但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鄉村景觀尤其是生態景觀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物摧毀了鄉村原有的自然環境,也使鄉村特色景觀元素逐漸消失,甚至連鄉村傳統的民俗風情和生活方式在城市文明的沖擊下也漸漸隱退[2]。因此在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做好鄉村景觀保護是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
1.1 缺乏整體規劃,保護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42.8%的鄉已編制總體規劃,36.8%的行政村已編制建設規劃[3]。縱觀全國各地新農村建設,積極性前所未有,然而,總體規劃水平卻不高。當前,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景觀建設缺乏整體性和協調性。大多數村民沒有景觀概念,只是把種幾棵樹作為景觀工程建設,而對如祠堂、戲臺、古井這些所謂的“過時的”“無用的”建筑和景觀小品則毫無保護意識,甚至不假思索推倒重建。在小農式經濟思想的影響下,農村老百姓對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的觀念非常淡薄。
1.2 千村一面,特色景觀逐漸消失
我國農村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即曾經豐富多彩、富有濃郁田園氣息的鄉村風貌正在逐漸消失。在一張張“令人興奮”的規劃建設圖片中,我們很難分辨出它是南方的民居聚落,還是北方的平原鄉村。村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千“村”一面[4]。特色危機在我國的農村建設中不斷蔓延。道路截彎取直,住宅成行成列等這些城市建設的做法在各地農村紛紛上演(圖1)。鄉村原有的質樸親切的生活氛圍已慢慢退卻,鄉村特色景觀正逐漸消失。

圖1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三石村
1.3 生態景觀嚴重破壞,環境質量不斷下降
在當前的鄉村建設中,某些地區由于缺乏科學規范的建設指導,盲目的開山拓土砍伐植被,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柏油馬路、一片片水泥硬質鋪裝廣場(圖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機動交通工具也在日益增多,尾氣排放問題日益嚴重。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鄉村景觀的建設對生態功能和文化傳承、美學內涵方面考慮尚淺,這些都是導致鄉村生態景觀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這些突出的矛盾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圖2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四格村
2.1 從相關政策、群眾意識方面推進鄉村景觀保護
2.1.1 制定相關保護政策
目前,在我國推行的村鎮規劃規范和技術標準體系中關于鄉村景觀的內容相對較少。鄉村景觀保護與發展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法規控制、執行標準,鄉村景觀保護還處于盲目狀態。我們應積極主動地推動鄉村景觀保護的相關政策的制定,建立相關的法律體系,促進鄉村景觀保護與發展的研究工作。
2.1.2 提高群眾保護意識
村民是新農村的建設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很多村民對鄉村景觀的社會、經濟、美學和生態價值沒有概念和意識,保護和利用更無從說起。在城鄉一體化如火如荼的進程中,加強科學發展觀的普及,增強村民的資源危機意識和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只有讓村民自主的對鄉村景觀進行保護與利用,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1.3 完善監管制度
鄉村景觀保護不僅需要完善的政策實施,同時也需要嚴格的監管制度來維護。當前對于鄉村建設的監管還很欠缺,私搭亂建、村民自行拆舊房建新房等現象屢見不鮮。因此,鄉村各級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景觀監管制度,明確景觀監管職責,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對影響鄉村景觀風貌的違建行為加以處罰,保證鄉村景觀的良好發展。
2.2 從規劃設計、傳承發展方面進行鄉村景觀保護
2.2.1 基于整體規劃,統一協調發展
在城鄉一體化大背景下的鄉村景觀保護,不能把某一村莊當成獨立的片區來看待,應該把它和臨近區域的周圍環境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綜合考慮。首先,統籌城鄉發展,要把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連接起來,中間有一個平穩過渡區域,兩者和諧相融;其次,鄉村景觀保護應在一個較大尺度下進行,與周邊各個村莊統籌規劃,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營造統一協調的鄉村景觀風貌;最后,鄉村景觀中的各個景觀要素也應互相協調統一風格,尊重歷史傳統,因地制宜,傳承鄉村傳統風貌,保護整體景觀。
2.2.2 保護鄉村傳統,傳承歷史文化
無論是牌樓、祠堂、戲臺等物質文化遺產,還是鄉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語言、民俗民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村民們世世代代在適應自然與自我提升的歷史進程中沉淀積累并傳承下來的,它們蘊含著村民的精神信仰,反映了他們的人生價值觀,這些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鄉村的本質和靈魂所在。這些歷史遺存是構成鄉村景觀的重要元素,只有對這些鄉村傳統的文化性景觀進行保護傳承,才能守得住鄉村的靈魂。
2.2.3 保護生態景觀,順應自然規律
人類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都應以順應自然規律為前提,兩者的互利共生是人類社會與自然景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5]。鄉村景觀的保護與發展過程中保護生態資源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保護自然生態景觀要順應自然規律。第一,要嚴格控制建設用地,保護基本農田;第二,加強當地植被保護,遵循景觀生態學原理,規劃出合理的生態廊道,保證完整的生態體系;第三,注重當地水系保護,嚴格控制由于建設造成的破壞與污染;第四,在新農村建設時要盡量選用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鄉村景觀生態體系的建設對城鄉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4 結合觀光旅游,拓寬保護途徑
鄉村景觀的保護與發展可以把原有的鄉村田園景觀和現代化農業觀光旅游結合起來,從經濟效益出發,提高農民的保護意識,增加鄉村經濟效益的同時讓鄉村景觀保護得到更高的重視。與旅游業的結合還可以推動城市綠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產業一體化發展,也是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一體的新型綠色產業發展模式。生態旅游的發展是把自然景觀作為一種資源來利用和保護。研究表明,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有益于農民環保意識的形成和促進環保行為[6]。開發鄉村旅游不僅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人員就業、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且對提升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環保意識、拓寬鄉村景觀保護和利用途徑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7]。
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鄉村已不僅僅是農業生產的場地,而是代表著一種生態的生活方式,在城鄉建設過程中鄉村景觀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對于鄉村景觀的保護任重而道遠。本文通過對鄉村景觀現狀問題的總結,以及對保護對策的探討研究,以期對未來鄉村建設提供一點理論參考,實現保護好鄉村景觀、留住鄉村靈魂的目標。
[1]包晗雪,趙蘭花.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研究[J].中國外資,2013(7):212-214.
[2]朱玲.鄉村景觀感知真實性研究:以長沙市郊為例[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46-47.
[3]建設部城鄉規劃司.2006村鎮建設統計公報[Z].2007.
[4]陳飛平,李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鄉村景觀的營建[J].福建林業科技,2009(1):227-229.
[5]謝花林,劉黎明.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園林,2003(3):39-41.
[6]蓋曉媛.杭州市鄉村景觀旅游規劃設計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0:3-4.
[7]鐘先麗.鄉村旅游促進和諧新農村建設研究:從江西的視角[J].企業經濟,2009(9):136-138.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Measures i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HAN Cong1,ZHANG Shengqian2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1,China)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full swing,rural landscape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and destroyed,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is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landscape from three aspects∶ overall planning,rural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we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from two aspects∶ the related policy consciousness and planning desig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hoping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rural landscape;ecological landscape;protection measures
TU241.5
:A
韓聰(1991-),女,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理論。E-mail:hancong121306@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