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2016年4月8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始不久,《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了《領導帶頭 以上率下》的評論員文章。文章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關鍵是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在‘學上見真功,在‘做上見真章。”
“真功”“真章”從何來?這需要把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的“學”和“做”融入日常的學習、工作中。
在重慶,立學風、作表率、亮承諾,是這種融入的主要方式。
立學風
2016年10月的一個晚上,南川區政府會議室,200余名干部坐在里面,聚精會神地聽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的專家講課。
專家是南川區委組織部專門邀請來的。中藥材產業是南川區“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產業的合理規劃,離不開專業知識的支撐。
在南川區,這樣的夜間課堂經常舉辦。講解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傳授與其產業轉型相關的專業知識。自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南川區每周都會組織區里的黨政干部集中學習一次。
“夜間課堂能夠保障干部學習的固定化,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走向深入。”南川區相關負責人說,“只有‘關鍵少數學起來,‘絕大多數才能抓得住。”
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領導干部定期學,樹立起優良學風是關鍵。
南川區借助夜間課堂,讓學習常態化。而重慶市工商局渝中區分局,則通過領學來實現學習常態化。
如今,每周必學已經成為重慶市工商局渝中區分局領導班子成員的常態。
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重慶市工商局渝中區分局要求,班子成員要輪流帶領黨員定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
每次領學,班子成員必須作主題發言。而每次領學結束后,班子成員則需要結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分別在所在黨支部或負責聯系的工商所,給黨員上黨課、作輔導。
“先學先悟,用領學的方式,鞭策局班子成員主動學。”重慶市工商局渝中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說,“只有班子成員積極主動、帶頭學習,學習教育才能活起來。”
作表率
2016年8月10日,渝中區中山三路157號,重慶市總工會。
走進辦公室,沒見幾個人影。一打聽,原來領導干部差不多都到基層調研去了。
走進企業了解經營狀況,同企業職工座談,宣傳重慶工會的品牌服務,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問題……每次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這些都是要完成的“規定動作”。
重慶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啟動后,重慶市總工會規定,機關領導干部每年下基層調研的時間不得少于90天;區縣工會領導干部每年到基層調研的時間不得少于120天。
現在,領導干部到一線,已成為重慶市總工會的工作常態。
事實上,重慶市總工會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日常工作相結合,要求“關鍵少數”作表率,是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體現。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是基礎,“做”是關鍵。“關鍵少數”堅持立足崗位奉獻,學習教育才能接地氣,避免“雨過地皮濕”。
與重慶市總工會一樣,合川區雙鳳鎮也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避免“兩張皮”。
在合川區雙鳳鎮,精準扶貧是一項中心工作。2016年7月,鎮黨委決定,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同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努力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于是,合川區雙鳳鎮的領導干部走訪每一個村、小組、貧困戶家庭。在走訪過程中,與困難群眾交心談心,宣傳黨的政策、措施,鼓勵困難群眾堅定信心,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亮承諾
2016年9月14日,潼南區東安大橋通車。這是連接城區南北工業園的快速物流通道。
“幸好不辱使命!全區的人都在看,如果完成不了,怎么交代!”看著眼前車來車往,潼南區交通委員會主任張紅軍長舒了一口氣。
2013年10月,東安大橋動工伊始,張紅軍就沒少在《潼南報》和潼南電視臺露面,公開承諾大橋將在2016年7月底竣工通車。
三年來,這座大橋的每一座橋墩、每一段橋面,都是在潼南區百姓的注視下建造的。
張紅軍的公開承諾,緣起于潼南區一項家喻戶曉的活動“我承諾、你監督”。
過去三年,潼南區31個重點項目的社會效益、年度目標通過這項活動接受群眾監督。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后,這樣的承諾和監督,逐漸被潼南區變成了常態。現在,潼南區101個區直部門、22個鎮街、302個村(社區)都參與其中。
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說:“領導干部是推動工作的根本。‘承諾監督進一步轉變了區內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這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體現。”
《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明確提出,黨員領導干部要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履職盡責、奮發有為,敢于擔當、建功立業,重實干、務實功、辦實事、求實效,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是創造實績的保障。良好工作作風的形成,既要靠各級領導干部的自覺,又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監督。
潼南區領導干部公開作出承諾,就如同給自己戴上了“緊箍”,使其在工作中不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我承諾、你監督”活動常態化后,潼南全區干部的責任心和執行力不斷增強,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帶來良好的工作成果。2016年,潼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1%,均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