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慧
“四個定力”是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的統稱。政治是政黨的靈魂,是政黨的根本性問題。“講政治”則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作為黨執政興國的骨干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叮囑領導干部要講政治。當前,面對日益復雜的國情、世情、黨情,領導干部只有在定力上特別過硬才能經得住大風大浪,才能領導人民群眾干事創業。
“四個定力”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為領導干部“講政治”提供底蘊支撐
政治能力是領導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政治能力如何關系到領導干部政治立場穩不穩、政治理想牢不牢和政治方向對不對。政治定力是政治能力的核心。政治定力包括政治上的清醒、政治上的自信和政治上判斷準確。增強政治定力就是要領導干部在政治上有清醒的判斷,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擁護黨中央權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決與各種錯誤思想、錯誤行為作斗爭,能夠經受住各種政治考驗。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開始,就將紀律作為黨的生命線,嚴明的紀律是黨成立、發展、壯大的強有力保障。增強紀律定力就是要遵守規則、嚴守紀律,弄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是要學習黨章黨規,反復思考、反復琢磨、反復對照,深刻領會黨章黨規的深刻內涵和明確指向,不能囫圇吞棗;就是要將紀律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經常自覺對照黨章黨規檢查自己言行,即使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也能遵守紀律。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八小時外一個樣,將遵守紀律貫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國無德不興,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在我國道德發展過程中,既有“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美德,又形成了獨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們是中華文化的靈魂,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提供豐富的養分。人無德不立,道德對于個人修身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強道德定力首先要知德,既能知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能明確馬克思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其次要尚德,既要率先遵守、主動推崇道德,于工作和生活中成為道德方面的表率,又要樹立良好家風。最后要踐德,自覺遵守三嚴三實,將三嚴三實落實于道德自覺中。
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力度空前,懲治腐敗成績顯著。反腐工作取得突出成績,既有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工作法治化、制度化等外在因素,也有領導干部抵腐定力增強的內在原因。抵腐定力指在腐敗面前意志堅定,不想腐、不愿腐。抵腐定力是領導干部抵制腐敗的內在因素,是抵制腐敗的關鍵,是腐敗的克星。增強抵腐定力,需要深化對腐敗的認識,通過對各類規章制度的學習,明白“禁區”在哪,“底線”在哪,自覺做好令行禁止。同時了解正反面典型案例,用正面典型激勵自己,用反面典型鞭策自己。增強領導干部抵腐定力,還需要強化外在監督,用外在監督約束領導干部行為,使領導干部不敢腐敗、害怕腐敗。
“四個定力”高屋建瓴、意義深遠,是領導干部“講政治”的重要法寶
政治定力是定力的總開關,體現領導干部對黨的忠誠。忠誠是人之大德,忠誠是領導干部為官的最基本準則。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重要場合和會議上,強調領導干部要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政治定力強的領導干部會做到始終心中有黨,對黨忠誠。此外,在和平時期,政治定力是檢驗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堅定與否的最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因此,作為內在的信念信仰,檢測一個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是很難的,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準確,才能經受住多種考驗,抵御多種風險,才不會“缺鈣”,才不會得“軟骨病”。
紀律定力是戒尺,能使領導干部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戒有懲戒、警戒之意,尺是尺度和標準,紀律定力是對領導具有懲戒、警戒作用的規范、標準。被戒尺打會很痛,因此大多數人被戒尺的威力震懾,對戒尺心存敬畏,對持戒尺之人心存敬畏,會約束自己行為、不敢越矩。但也有一些人,無視戒尺的存在,忽視為官的德行、規矩和準繩,不敬畏人民、敬畏法紀。心中無民、目中無法,以身試法、膽大妄為、無法無天,最后將自己拉入貪腐的深淵,受到戒尺的懲戒,甚至搭上自己性命。
道德定力是品行,是個人魅力。領導干部的道德水平是影響領導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一直是任用選拔干部的原則。在德才無法兼備時,有才無德比有德無才對于社會的危害要大得多。一個領導干部能長期有效地開展工作,除了本身的專業才能之外,更多地是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品行。領導干部的道德水平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也會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執政公信力。領導干部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核心人物,其道德水平可以影響整個部門、單位的風氣。風氣敗壞的單位和部門會引起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懷疑,會引起百姓對政府和黨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懷疑。
抵腐定力是保底工程、保命工程。領導干部掌握權力,權力用得好,能為百姓謀福祉,權力用得不好,則可能成為他人謀利的工具。權力是社會上很多人眼中的“肥肉”,為了讓領導干部的權力能為己所用,一些非法之徒想方設法給予領導干部各種誘惑,金錢、美色、名利等,投其所好,無所不用其極。正如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縣委書記研修班座談會上所說,各種誘惑、算計都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從十八大以來披露的案件來看,大多數貪官落馬都與被“圍獵”有關。是否會成為“獵物”,能否被“獵殺”關鍵在于領導干部個人,看是否擁有抵腐定力這個保命底線。只有廉潔自律、時刻自省、自我反思,干干凈凈做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才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四個定力”根植于現實,需要領導干部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錘煉
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這四種定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領導干部必須在長期的認真學習和不斷的實踐總結中錘煉這四種定力。定力來自于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深刻認識,多一些知識,就會多一點探求真理的有力武器。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習是領導干部成長的法寶。只有不斷學習,學習黨的重要方針政策,才能領悟中央意圖,才不會跑偏、跑歪;只有不斷學習重要理論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識,才能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對癥下藥,不病急亂求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品味人生真諦、淡化身外之物、恪守道德情操;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把握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也利于正確認知、科學判斷、堅定意志力的形成。“共產黨員永葆清廉本色必須講黨性,守黨規,嚴黨紀。”領導干部應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增強定力。在實踐中增強黨性,將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的全過程。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①《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新華網,2017年2月14日。
責編/孫垚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