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產業升級和生活方式變革,中國依靠勞動密集型領域積累的各種成本優勢已經越來越小,整體經濟正在轉型至有高附加值、鮮明民族文化的領域,以中國文化進入世界主流為契機,掌握文化話語權。而從現在開始的30年內,也被預測為中國文化崛起的30年。真正基于中國文化的世界頂級品牌,將在這個時代涌現。九朝會,正是這樣一個充滿了“先鋒又現代的古典情懷”的品牌,古典情懷是因為九朝會根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士大夫們的生活中獲取靈感。士大夫們的美食“語境”又是怎么樣?九朝會合伙人、首席品牌官劉磊和行政總廚甘少強共同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
對話九朝會(Q&A)
Q:九朝會為什么會突出中國的士大夫文化?
A:從商業角度來說,它一個核心競爭力。我們有幾十年業界經驗、專精餐飲出品的合伙人,但我們自己也有作為跨界者的特點,就是設計、創意以及對文化的理解,這是我們擅長的。我們的設計能夠賦予餐飲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并以此把九朝會和其他社會餐飲加以區別。簡言之,九朝會擁有別致的用餐環境和與眾不同的用餐體驗。
Q:2008年就創立了九朝會,可以說理念是先人一步。設計初衷是什么?
A:2008年,九朝會創建的時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抬頭之際。彼時,很多人都經歷了這樣一個場面:去海外購買奢侈品,卻被工作人員橫眉冷對。他們覺得“這些土老冒又來送錢來了”。以此為鑒,反觀自己,我們有貨幣自信,但是沒有文化自信。事實上,我們擁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比如,我們傳統文化的美,需要傳承,當然更需要我們用具象的方式傳達出來。于是,我們開始構想:如何在一個空間里讓現代人能體驗到古時唯美的生活方式。
最吸引我們的就是魏晉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他們的用餐方式、精美餐具、健康飲食和歡宴時所熱愛的戲曲昆曲,所有這一切組成了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只不過是我們有時代斷層,人們因工作而奔忙,忘記了這種慢生活之美。我們希望做一個價值觀輸出的企業,所以九朝會不算是一個純粹的餐飲企業,它更是一個文化設計空間,這是初衷之一。當然,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博物館式的文化,而是一個能夠切身體驗的。我們想用現代最先進的設計方式來體現傳統文化。當年,梁思成先生說,建筑分四等:西而古,中而古,西而新,中而新。最高者中而新,所以不要脫離這個時代,用這個時代全球人都能接受的設計理念、設計方式和設計元素來把核心理念體現出來。
Q:您們為什么想到請葉錦添先生做室內設計?
A:葉錦添先生的舞臺設計很多,但是室內設計只有我們九朝會的“牡丹亭”、“重屏會棋”、“韓熙載夜宴”三個VIP包間。當年我們和葉錦添先生聊創意聊了一整天,說準備做幾個包間。它們要絕對與眾不同,把古代魏晉南北朝士大夫的浪漫風骨、歷史上香艷唯美的畫面,烙刻到飽含全球最時尚現代設計的場景空間中。讓人每一秒都穿越著千年之前與千里之外。說想在這個時代打造一個基于中國文化的世界高端家居品牌。隨著GDP崛起,中國需要也必將經歷文化崛起。在西方的審美帝國中,做極簡、做古典,永遠是拾人牙慧。但我們不想純粹復古,那樣不會成就立于世界之巔的文化產品。我想把中國文化最美的內容做給全球人看。說得越來越高興,葉錦添先生一直沉默地聽著。到了半夜,他突然一拍桌子說:“做吧。”于是就有了美輪美奐的“牡丹亭”、“重屏會棋”、“韓熙載夜宴”。
另外,我們還請了意大利殿堂級的極簡主義設計師Mauro Lipparini做了“五行三界”主題包房。Lipparini被我們“發配”到貴州看水梯田,兩個月后,他設計出了“五行三界”主題包房。“五行三界”主題包房,那種超凡脫俗,不受世俗污染和拘束,是國外人眼中中國文化的體現。我們把最流行的設計語言融入傳統文化中,食客既可以體驗中國傳統的餐飲文化,也可以在商業宴請等方面實現自己的需求。
Q:九朝會比較著名的是用了一棵1700年歷史的花梨木做餐桌。為什么有這樣的選擇?
A:對的,我們八十七神仙廳,設計思路源于一整根15米長的花梨木,樹齡1700年。當初把這棵花梨放進來的時候,九朝會還沒有封頂,是用吊車吊進來的。在1700年前它還是小樹苗的時候,正是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的竹林七賢,在竹林里喝酒、縱歌,肆意酣暢。劉伶對他的仆人說,跟著我,扛著鋤頭,我要是喝死在哪兒就地挖坑埋在哪兒,那是文人最放蕩不羈、揮散自由的時代。所以它不僅僅是一個木餐桌,更是一個文化的體現。值得一提的是,1700年前正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儒佛道互相激蕩各自成型的年代,最終形成了儒釋道三位一體的中國文化基礎。
Q:九朝會的蘇州園林不僅有昆曲助興,而且在設計上還采用了“枯山水”。“枯山水”很多地方都在用,九朝會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A:我們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昆曲,每周三晚上有演出。演員會在我們的蘇州園林里面表演。我們的蘇州園林是散客區,演員們穿行在客人當中,旁若無人的自唱《游園驚夢》。
我們的蘇州園林運用了“枯山水”的設計手法,用石塊象征山巒,用白沙象征湖海,用線條表示水紋。與眾不同的是,我們在白沙上做了投影的魚,讓空間一下子就活了。打破了“枯即禪”的冷靜,使之充滿了靈性。
Q:與這樣的空間搭配,九朝會的餐飲有什么樣的特色呢?
A:最重要的一個特色是挖掘古法。精工細做的九朝宅門菜,集官府菜、杭幫菜、養生餐、川菜、粵菜、魯菜等菜系之大成,挖掘古老烹飪技法,傳承士大夫美食,用料考究,合陰陽,隨四季,消補相宜。烹湯調味,不使用味精、雞精等添加劑,以五味調和成就美食。
Q:可以講講具體的菜品嗎?

A:我們這里比較受歡迎的是佛跳墻、花開富貴和九朝藏寶。佛跳墻是將鮑魚、海參、花膠等食材,與自己農場的土雞一起文火煲8小時,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郁葷香,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同時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補氣養血、清肺潤腸、防治虛寒的作用;花開富貴很浪漫,仙桃外形的冰殼里藏著鮮嫩的西芹。破冰之后,方能品嘗西芹。西芹同樣來自九朝會自己的生產基地,不僅新鮮,而且是削去外皮、切去老筋,只留西芹芹心。被冰包裹的芹心,是一道非常討人喜歡的涼菜,翠綠的色澤,仿佛帶來一絲絲涼意,看著就使人倍感舒心,咬上一口,冰鮮脆嫩,透心的涼爽;九朝藏寶是一道素菜,用臺灣省產的小南瓜,搭配松茸、雪芽、牛肝菌等食材一起蒸。其中牛肝菌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松茸在日本、歐洲被視為食用菌中的珍玉,具有強身、益腸胃的作用。
Q:除了古法烹飪、注重健康等九朝會的特色菜品外九朝會還注重哪些品牌戰略?
A:九朝會是一個能夠創造更多體驗價值的地方,九朝會的高溢價來自服務,來自文化。2017年,九朝會將和藝術家、美術館合作,空間設計、菜品等都將會以藝術品的姿態在公眾視野展出。
Q:大董的意境菜很多藝術界的朋友都非常喜歡,九朝會和藝術館的聯手與大董的藝術有什么區別呢?
A:大董的意境菜有很強的視覺藝術效果,也是中餐西吃的踐行者。我們希望做的藝術展,和我們的設計空間一樣,把食材、菜品、空間,通過國際化的設計藝術語言展現出來。當然核心還是九朝會打造的是“帶有古代文人士大夫雅趣”的生活方式,我們要讓當代的藝術家發“傳統文化”的聲音。
Q:九朝會的服務還有什么?
A:我們很看中“文化”和“文化的衍生物”。因為我們的目標群體非常明確,是高凈值人群,九朝會要做客戶全方位的生活管家。九朝會于2016年和中信·康達信誠合作,他們是在中國第一批做家族信托的金融專家,我們九朝會是做生活方面的服務,衣、食、住、行每個領域。衣就是我們會和品牌調性契合的公司合作,推出茶服、禪服;食就是我們自己的食材和產品;住是我們設計力量的輸出,打造茶室這樣的空間美學作品;行是指文化定制旅行,都是環保、公益、文化方向的。2016年,我們參加了兩次旅行。一次是去古堡體驗英國從中世紀開始的生活,這個古堡屬于一位伯爵夫人,每年只開放半年。另外一次是去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探訪世界末日種子庫(The Svalbard“Doomsday”Seed Vault)。約1億粒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被保存在零下18攝氏度的種子庫里。在這樣的條件下,小麥、大麥和豌豆等重要農作物種子可持續保存長達1000年;而生存能力最強的高粱種子,大約能存放1.95萬年。此外,該種子庫堪稱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儲存庫,其安全性堪比美國國家黃金儲藏庫,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