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敏
營山縣駱市中心衛生院,四川南充 637710
整體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漆敏
營山縣駱市中心衛生院,四川南充 637710
目的探討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抽取78例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足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在治療過程中分別給予常規及綜合護理,比較2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44%,明顯高于對照組82.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療期間,同時給予其整體護理干預,可促進總體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糖尿病足;整體護理;效果
糖尿病足(DF)為糖尿病一種嚴重并發癥之一,病情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導致癱瘓,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產生嚴重影響,甚至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一直以來,糖尿病足的治療及護理均為臨床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該次研究主要探討將整體護理應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于收治的7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對象,入選者均為2型糖尿病,按照盲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9)、觀察組(n=39)。對照組性別:男27例,女12例;年齡:25~68歲,平均(43.2±1.9)歲;病程:3~16年,平均(10.1±2.1)年;Wagner分級:30例為0級,7例為Ⅰ級,2例為Ⅱ級。觀察組性別:男25例,女14例;年齡:23~70歲,平均(44.7±1.1)歲;病程:3~18年,平均(11.6±1.6)年;Wagner分級:29例為0級,8例為Ⅰ級,2例為Ⅱ級。組間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飲食指導,通過鍛煉、給予胰島素對血糖水平進行控制,同時給予抗感染、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等相關常規性內科治療。在此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內分泌科護理,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及內容如下:①一般護理:加強對患者血壓、呼吸、血糖等進行密切監測,指導并囑咐患者按時使用胰島素及相關藥物,加強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嚴格控制,降低血糖水平波動。②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合理控制飲食,按時定量進食,多食用優質蛋白食物、富含維生素、纖維素食物及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膩、辛辣食物及甜食,促進傷口更快愈合。③足部護理:指導并囑咐患者每日進行下肢抬高、放平、下垂交替訓練,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得到有效改善。每晚使用約37℃的溫水泡腳,皮膚破潰者使用比例為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約300 min,將足部擦干后用無菌紗布將潰瘍覆蓋。每日使用頻譜治療儀進行30 min的照射治療。及時對壞死組織實施清創治療,并以培養及藥敏結果作為根據,實施敏感抗生素治療。④心理護理:糖尿病足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病程較長,部分患者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壓力,多數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悲觀、悲觀、憂郁心理。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及護理需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使其心理護理需求得到更好滿足。⑤加強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治療期間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囑咐患者堅持科學飲食和運動鍛煉。2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時間均為4周,4周后觀察護理干預效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及護理后,患者患足創面結痂并脫落,創面得到良好修復;有效:治療后,患者患足創面有明顯縮小,滲出有明顯減少,出現肉芽組織增生;無效:與治療前比較,患者患足創面無明顯改善,甚至繼續擴大。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應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主要分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進行評估。
1.4 統計方法
憑借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87%、87.18%,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組間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效果比較[n(%)]
糖尿病足(DF)為糖尿病一種嚴重并發癥之一,病情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導致癱瘓,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產生嚴重影響,甚至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一直以來,糖尿病足的治療及護理均為臨床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同時也是一個難點。隨著糖尿病患者數量的不斷增加,糖尿病足、截肢發生率也不斷上升,給糖尿病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精神和經濟負擔[2]。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局部換藥、加強血糖水平控制、使用抗生素等方式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治療。在治療中同時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治療和護理效果。
整體護理為一種在臨床上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的新型護理模式。與傳統護理模式相比,該種護理模式的最大特點主要表現為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作為指導,將護理程序作為基礎框架,將護理程序系統化應用于臨床護理及管理中,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完整、系統的針對性護理服務[3]。該種護理模式的目標是以患者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會等需要作為根據,為患者提供系統、優質的護理服務。在糖尿病足患者護理中實施整體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飲食進行嚴格控制,規范胰島素的使用,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更好控制,減少血糖波動,降低遠期并發癥發生風險,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通過加強健康宣教,使患者對自身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措施、注意事項等有更加充分的認識,提高其自護能力,同時可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接受有效治療及護理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保證治療效果;通過實施心理護理,使患者治療期間存在的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使其能夠保持戰勝積極的樂觀心態,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這對疾病的治療措施的實施以及治療效果的提高均極為重要;實施規范足部護理以及局部換藥、使用抗生素,促進患者足部潰瘍得到更好愈合,降低感染發生風險,進而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同時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該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后,該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87%,顯著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護理效果的滿意情況也顯著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達97.44%。由此可見,將整體護理應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臨床護理中,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高,醫院社會聲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將整體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足護理中,可促進治療及護理效果得到顯著提高,使患者得到更好康復。
[1]湯萌萌,牟玉芹.66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護理干預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7(7):540-541.
[2]楊秀娟,鄒樹芳,楊姍姍.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住院患者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5,9 (6):645-646.
[3]王曉君,田曉琦.全程健康教育干預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2(10):104-105.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30-02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