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院骨一科,湖北鄂州 436000
56例足部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分析
王晶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院骨一科,湖北鄂州 436000
目的探討足部骨折患者采用綜合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其應用價值。 方法在2015年10月-2016年2月期間,從該院骨科收治的足部骨折患者中抽樣選取56例,在所選患者接受臨床治療的同時將其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組別病例數均為28例,之后分別由該科室護理人員給予其不同的護理服務,其中前組別患者均行綜合護理,后組別患者均行常規護理,認真觀察并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方法的具體應用效果。結果經相應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與患者護理滿意度等均高于對照組 (P<0.05),且該組患者VAS(VAS: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低于對照組,各指標數據經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足部骨折患者在對癥治療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服務。可明顯緩解疼痛感,提高其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足部功能恢復,護理效果良好,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足部骨折;綜合護理;效果觀察
為進一步研究足部骨折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法,增強護理有效性,提高其臨床療效,該院特選取56例該癥患者,以目前臨床中關于足部骨折護理工作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并結合現階段醫療水平開展此次研究,現完整報道其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次該院所選的56例患者均為該骨科所收治的,所有研究病案經過C片檢查、CT檢查等均確診為足部骨折,臨床均給予其相應的手術治療。為尊重患者個人意愿,在研究開始前對其進行意向調查,所有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同意并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該次56例足部骨折患者一般資料:男性32例,女性24例,患者年齡為17~62歲,平均年齡為(36.4±3.7)歲,其中左足骨折30例,右足骨折26例;基于此,為更加明確研究結果,醫護人員將所選56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28例),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展開有效對比。
1.2 方法
在此次研究活動中,對照組患者均單純行骨科病房常規護理,如病房基礎護理、用藥護理、衛生護理、日常巡房等。與此同時,研究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其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術前護理干預: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需主動向其介紹醫院環境,以減輕陌生感;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傾聽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并及時為其解答疑慮,同時對患者進行鼓勵,幫助其樹立治愈信心,以提高其臨床治療配合性。②手術過程中護理干預:在患者結束手術治療過程中,手術室護理人員需控制適當的室內溫度與濕度,為患者裸露在空氣中的皮膚保暖,及時遞送手術所需器械與藥物等,同時密切關注手術患者各項生命體征。③術后護理干預:術后指導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蛋白、富含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給予其氨基酸營養支持;同時,使用支架抬高患者患足,保持其略高于心臟,且在此過程中需將足部置于膝高部位,促進該部位靜脈血液回流與淋巴液回流,另外還需指導患者及時進行患肢功能鍛煉,以促進其足部功能快速恢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足部功能恢復情況與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改善情況。其中:①針對該次研究,該院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均通過問卷法調查所有患者對該次護理服務的滿足程度,量表問答項目簡單分為3項,主要包括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等,患者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病例數/總例數× 100%。②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定護理前后患者骨折創傷疼痛程度,記分為0~10分,均由患者根據自主感覺在橫線上做標記,VAS評分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強烈。
1.4 足部功能恢復情況判定標準
依據Maryland足部評分系統,并結合患者實際病情恢復進度,制訂其足部功能恢復情況判定標準:優:患者骨折部位無痛感,可正常行走并參與日常工作;良:患者行走時骨折部位存在輕微疼痛感,可正常工作;中:患者行走時存在明顯疼痛感,骨折部位畸形,足底缺損;差:骨折部位發生感染,骨缺損情況嚴重,關節僵直,無法行走。患者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優+良)病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方法
對該次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所有數據資料進行全面收集和整理,之后采用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科學分析與處理,其中分別采用t、χ2對計量與計數類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
護理后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調查,觀察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情況,經研究數據分析、整理發現,研究組患者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n淵%冤]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經問卷調查和資料總結可知,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組間比較[n淵%冤]
2.3 VAS評分
護理前,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情況比較:前組別VAS評分為(8.4±1.5)分,后組別VAS評分為(8.5±1.6)分,指標數據組間比較(P>0.05);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分別為(2.2±1.5)分與(6.6±1.7)分,兩組患者VAS評分與護理前相比(P< 0.05),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足部骨折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是發生于人體足部距骨、跖骨、跟骨與趾骨部位的骨折創傷,對患者身體健康、正常工作等均影響較大,可威脅其生活質量,危害性大。當前形勢下,臨床治療足部骨折多采用制動或手術療法,治療效果良好;于此基礎上,在患者相應手術治療的同時,該科室專業護理人員還需發揮自身的臨床治療輔助作用,給予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服務,以減輕患者疼痛,促進其足部功能快速恢復,提高治療效果。該次該院為探討綜合護理在足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特選取56例該癥參與研究,在患者行對癥手術治療基礎上,將其分為兩個組別并給予其實施不同護理服務展開研究活動,該研究結果表明:經綜合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主要包括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滿意度與VAS評分等)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于足部骨折患者護理工作中應用綜合護理模式,護理后患者疼痛程度較輕,護理滿意度較高,且其足部功能恢復情況良好,護理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牛慧娟,郭婷婷,張曉敏.對進行手術治療的足部骨折患者實施專科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4):54-55.
[2]王亞紅,相亞娟.綜合護理在足部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2(4):2-3.
[3]陳思丹.手術治療的足部骨折患者予以專科護理的臨床效果探析[J].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2015(15):98.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50-02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