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智
“通過企業文化建設的加強和水平的提高,來進一步凝聚職工的合力,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調動職工的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2015年末,在廣西特大型鋼鐵企業——柳鋼集團公司因遭遇史上最為嚴峻的形勢,出現較大虧損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對柳鋼集團公司作出了這樣的指示。彭清華書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指示精神,對于該集團戰勝危機有著重要指導意義。正是企業文化凝聚、調動起來的強大力量,在仍然處于“驚濤駭浪”市場形勢下,2016年該集團不但取得了較好的利潤。然而,務必清醒意識到,隨著未來幾年該集團防城港沿海戰略實施,打造具備強勁競爭力的鋼鐵強企的戰略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的水平與步伐,還“跟不上趟”。為此,本文以為,務必要將強根健基的事情抓緊、抓好、抓實,而營造濃厚的良好氛圍,正是加強和推進文化建設的土壤所在。
一、營造良好氛圍,企業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環節
氛圍很難用準確的詞匯表述,卻能夠切身感受得到,并且起著巨大影響力、推動力。比如,在春節這個喜慶日子里,無論平常脾氣多么暴燥、言詞多么粗俗的人,大多會變得笑容可掬,彬彬有禮。春節氛圍如此,企業的良好氛圍亦是如此。
很多企業,開展了很多文化活動,制訂了很多文化建設方案和制度,也形成了很多寫在紙上、掛在墻上、擺在桌上的企業精神、企業使命、企業理念等,文化建設就能夠因此而取得很好的效果嗎?推行一項工作,白紙黑字夠明確了,可是實施起來,卻受到諸多阻力;同事間不是配合、支持,而是設置障礙,制造困難,凡此種種。
為什么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還會出現這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的狀況?本文以為,這表明企業沒有良好的氛圍,員工各有想法、各有心思,存在“弱能量”、滋生“負能量”,故而企業文化并沒有真正裝進一些員工的心里。
由以上闡述可見,如果不重視營造良好氛圍,文化建設就可能出現阻力和反作用為。而有了良好氛圍,便恰似一棵小樹苗栽種在肥沃的土壤里,自然而然的便會長成參天大樹。
二、營造良好氛圍,首要在于不做“破壞者”
大樹的土壤,一旦出現板結、酸化、堿化等情況,就會“萎靡不振”。而要改良土壤劣化的問題,即便費很大功夫也不見得有好效果。企業文化建設,亦是如此。一旦和諧穩固的,為員工所喜愛的氛圍被破壞,勢必會在一些群體的員工中產生消極、負面,甚至是抵觸的情緒,也自然地會引發一些對推進文化建設不好、不良的行為,而消除這些情緒、行為,盡管頗費一番周折,也并不見得能夠從根本解決問題。故而,營造良好氛圍,首要在于不做“破壞者”。
我們知道,通過多年來企業文化建設的加強、職業化員工隊伍的培育,整體上形成了企業文化建設相符合、相適應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員工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有意做“破壞者”。但是,企業員工終究還是社會人,當下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影響,網絡信息化時代的沖擊,必然有著千差萬別的思維、觀點、理念,有時候在開展一些工作時,沒有考慮員工的這種差別,而說了“不恰當”的話,采取了“不適當”的方式。如2016年,柳鋼集團金材公司有1個生產車間,在修訂經濟責任制的時候,在新制度的宣貫、解釋方面做得不太到位,盡管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從整體上促進生產經營工作的,但卻在部分員工,尤其是一些老員工心里面產生了一些疙瘩,也引發了一些不良的行為,致使一些工作開展起來很被動。
如何才能不在“無意”中破壞氛圍?首先,要重視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特提出的理論,指那些能預防員工產生不滿和消極情緒的因素。保健因素包羅萬象,包括難以想見的方面。如評出先進人物時,其身邊的員工也許就會有“想法”;再如實施保障性住房分配,盡管分配方案,通過了在廣泛征集意見,民主透明的方式才予確定,但仍然會有員工不理解。故而保健因素,真正與員工的心態、訴求相適應,乃根本所在。其次,要春風化雨。俗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管理者板著面孔,端著架子,做為被管理者,誰的心里都不會舒服,也許沒有事就變成了事,小事就會變成了大事。再次,必須重視輿情處置。對于的確暴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要及時采取令員工滿意的方式加以解決。
三、營造良好氛圍,關鍵在于付諸行動
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營造良好氛圍,推動和促進企業文化。本文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其一,企業領導者應是良好氛圍的倡導者、推行者、以上率下者。良好氛圍需要嚴謹制度,落實到位的執行力等做為保障,但同樣需要人情世故、高明情商、春風化雨、激勵鞭策等作為依托,“硬”、“軟”兼顧。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稱的“領導”,是個廣義概念,亦即包括高層領導、中層領導,甚至最基層的班組長、崗位長等,只有各個層級的“領導”都注重在管轄范圍內營造良好氛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其二,企業員工要自覺的營造良好的氛圍。刮過一陣微風,扔進一塊小石子,湖面便會“不平靜”了,企業的員工年齡不同、閱歷不同、性格不同,對待同樣的人、事的時候,必然會有不同的反映,也就可能刮過“很多風”,扔進“很多石子”。故而要想不窩心、不鬧心,而是心情愉悅地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個員工做起,“不刮風”、“不扔石子”。
其三、要有營造良好氛圍的有效載體。廣泛地開展企業員工所喜聞樂見的文化、文體、文藝活動,亦是營造良好氛圍必不可少的環節。美國沃爾瑪公司曾多年雄居世界500強之首,在介紹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時,就重點提到了“沃爾瑪”式歡呼:每周六早上,公司執舵人默爾頓親自帶領幾百名高級主管和商店經理們一起歡呼口號和做肯色大學的拉拉隊操。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個儀式有點“傻”,很可笑。但正是這樣的歡呼,形成了一個輕松愉快、興趣盎然的氛圍,從而使員工深深熱愛著沃爾瑪,為服務顧客的事業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