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摘要:黨的十八大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以人為本要以人的思想為重。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特別是在當前世情、國情、企情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下,更是企業應對危機戰勝困難實現穩定高效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礎。
關鍵詞:以人本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一、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客體也是人。人的工作做好了,就會人心穩、風氣正,事業就能興旺發達。能不能做到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功與否、思想政治工作者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
一要突出宣傳引導作用。深入基層,開展全員形勢任務教育,結合企業經營工作中心、國內外形勢,讓職工更好的認知形勢、認識集團、認清自我,更加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全力攻堅;密切聯系基層,開展每周一次、每次一題的職工思想狀況調研,通過座談談心、網絡微博、QQ群等渠道對基層職工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分析職工思想動態,把握職工實際情況掌握真實情況,時時關注職工情緒變化,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強化職工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完善讀書制度建設,積極組織開展讀書增智,讀書強企活動,撰寫讀書心得,全面倡導通過讀書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公司文化素質水平;適時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文化交流會,總結提煉優秀思想政治成果。
二、以服務企業經營管理為中心,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要以服務企業經營管理為中心,服務企業發展大局,要在分析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引導、說服教育;要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員工對傳統說教式的教育方法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的特點,靈活運用灌輸原理,變單向灌輸為相互交流,變聲勢性為實效性,從單純說理向解決實際問題轉變;面對復雜的員工狀況,需分析各類人員素質狀況、思想特點,采取多角度、多側面的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員工所接受。促進觀念創新,努力培養員工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依靠企業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更好地發揮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穩定隊伍的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真正納入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之中,與企業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工作融為一體,形成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強化員工的愛崗意識、競爭意識、憂患意識,鼓勵員工在崗位上成才,在技術上創新,促進企業進入良性循環。立足現實,對教育內容進行創新。善于捕捉員工思想動態,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使員工認清企業發展方向,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參與企業的建設活動,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和企業的未來發展聯系在一起,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識為企業的發展作貢獻。在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緊扣時代脈搏,緊緊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從實際出發,豐富思想教育內容。抓黨組織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機制。以創先爭優為抓手,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平臺,不斷創新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活動載體,全面加強黨員干部、班組長中基層管理者思想教育,培養一支能“盡己之能,盡己之智,盡己之忠”的黨員干部隊伍。
三、堅持服務基層,實現基層職工思想政治水平提升
面對生產經營中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問題,積極分析當前形勢,轉變思想,把握有利時機,迎難而上。
一是黨務工作者要堅定工作信心。對職工進行宣傳引導和輿論造勢,營造積極向上、團結鼓勁的氛圍。增強廣大職工對公司的信心和自豪感,激發職工迎接生產經營所遇困難的積極性;因地制宜開展有特色的活動,通過簡報、櫥窗等,廣泛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把思想教育輻射到各個層面,延伸到8小時之外,使廣大職工置身于思想教育的濃厚社會氛圍中。
二是各黨組織要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作用,加強各級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力度,拓寬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建立政治信息平臺,使職工能夠迅速及時得到掌握了解公司出臺的各項政策、規定,正確調整好心態,全面分析當前市場對公司、家庭、個人的影響,克服各種困難;對激烈的競爭新形勢和公司跨越發展新要求,要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主動融入生產經營之中,在引領思想觀念、組織宣傳動員、培育優良文化等方面創造出色的工作績效,推動企業跨越發展。
三、以服務職工為中心,創新工作方法。堅持一切為了職工、一切依靠職工,才能使思想工作不會顯得蒼白無力,空洞乏味,才能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牢固樹立以心換心的基層服務理念,在各項具體工作中體現公平、公開、互信原則,努力做到不隱瞞、實實在在,贏得廣大職工信任,同時,堅持辦實事、求實效,重視研究和把握群眾的需求特點,貼近職工生活實際,重點解決好廣大職工最關心、最急迫的現實困難。凡是能解決的就及時解決,能創造條件解決的要限時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也要向職工解釋清楚;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具進,注重形式手段創新,借助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新手段,采用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注重方式方法創新,不拘泥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和表現形式,多用群眾語言,多用生活語言,把問題講清講透,講到點子上,從而打動人,說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