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過去,預期中的航運及造船行業繼續低迷得到了證實。國際上,韓國最大航運企業、集裝箱運力位列全球第7位的韓進海運宣布破產,有著全球航運業風向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一度低至歷史最低點;國內包括STX大連、五洲船舶、舜天船舶、熔盛重工等多家船企接受破產或重組的命運。作為國內船用中速柴油機的專業生產企業,廣州柴油機廠股份有限公司也體會了行業的寒冬及經營的艱辛。
近年來,為應對嚴峻的市場環境,廣州柴油機一方面加大力度開拓市場,包括加強市場調研,積極做好市場預判;抓好重點區域的開拓,保持浙江、福建、重慶等區域的穩定市場份額;在工程船、漁船等細分領域加大推廣力度;關注公務船的發展態勢,致力于各類公務船訂單的爭取;大力開拓海外發電機組市場等。第二方面是推出“客戶定制”的政策,以客戶要求為導向,通過對現有產品的不斷優化和改進,滿足了客戶對產品應用的特殊要求。第三方面是加大創新和研發力度,近年推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G26和CS21兩個系列產品,拓展了產品型譜,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全面滿足了客戶對產品的功率、性能、空間布置、使用維護等需求,在多個造船項目中實現了替代進口品牌產品。第四方面是建立了廣泛的服務網絡,公司自營和合營的售后服務中心全面覆蓋國內和東南亞地區,為客戶實現了全方位全天候的優質售后服務。
2017年,航運及造船行業或在持續低迷中緩慢發展,市場環境依然嚴峻。如何優化轉型,提高行業競爭力,是當前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2017年,公司將繼續堅持市場導向, 在高端市場上,積極發展海外客戶和主流船東;在中低端市場,以產品優化為核心,引導客戶實現共贏。同時,加快新產品推出,盡力克服不利因素,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創新思路全力搶抓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