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俊



摘要:本文就船舶內裝設計過程中遇到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并采用人體工程學原理提出解決方案及設計原則。
關鍵詞:船舶;內裝設計;人體工程學;解決方案
1.前言
人體工程學是20世紀4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門技術科學,由于人體工程學適用于不同的領域,故也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名稱,我國常用的名稱有:人類工效學、人體工程學、人機工程學、人類工程學、工程心理學等。
考慮船舶內裝設計的特點,本文采用人體工程學這個名稱,它是研究人與工程系統及其環境相關的科學。
在船舶設計和建造滿足法規、公約、規格書的基礎上,船東往往從安全、便利、舒適等角度提出報驗意見,而這些正是人體工程學所涉及的內容。
本文就貨船內裝設計過程中遇到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運用人體工程學原理研討解決方案。
2.室內梯道的踏步凈高與頂棚凈高
室內梯道的踏步凈高,指室內斜梯踏步表面距其上方物件(天花板或結構)的暢通豎直高度,該范圍內不應有任何凸出物。
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指室內斜梯底部地面距其上方物件(天花板或結構)的凈空高度。
室內梯道的踏步凈高與頂棚凈高的確定依據:
(1)《人體工程學圖解——設計中的人體因素》中建議:梯道上頭頂的連續空間最小為2 235 mm;頂棚起點距地面凈高為2438mm。如圖1所;
(2)《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中建議:梯道踏步凈空高度為2 150~2 300 mm;對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則未作說明;
(3)《船舶人體工程學應用指南》中建議:所有梯道至少保持2 130 mm的暢通凈空高度;對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也未作說明;
(4)在船舶生產設計中,甲板層高作為定值,室內梯道區域會跨過1~2個肋位,強肋位往往在甲板面下設T型梁結構。另外,受管路、電纜布置影響,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很難設計得很高;而受各種因素局限,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一般在2 150 mm左右。
以筆者工作經驗,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設計為2 100mm、2200mm時,往往會遇到船東不滿意的情況,問題在室內梯道頂棚與室內梯道天花板的交界處,即梯道頂棚起點,船東說下樓時感覺在這個地方會碰頭,每次要低下頭才敢通過。
筆者(身高1.75 m)曾親自去上述室內梯道現場感受過,刻意不低頭、目光平視,感覺前方的天花板距離自己較近,但只要邁下一級踏步就會感覺順利過去了,所以會碰頭其實是個錯覺,這涉及人體工程學中的心理裕量問題。
要使人在下樓梯時不產生碰頭的心理感受,加大室內梯道的踏步凈高是最直接的解決措施。但如果室內梯道的頂棚凈高受局限,室內梯道的踏步凈高也隨之受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梯道頂棚的起點位置就成為一個關鍵。
按人體工程學的“人體尺寸”概念:由于人的個體和群體差異,人體尺寸有很大的變化,設計時幾乎不用平均數,而采用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數值分段,將身高或肩寬等在尺寸上分為一百等分,設計上要滿足所有人的要求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但必須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中建議選用第95百分位的尺寸,如設計通行間距時選用95%的人能夠通過的走道,而只有5%的人通行有困難;
(5)鑒于《GB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是較早的標準,而人體尺寸數據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一般每10年就需修訂一次),這些年來中國人的平均身高是增加了,故筆者在室內梯道模擬簡圖中的人員身高選用第99百分位的尺寸:1 814 mm。由于上述數據是在不穿鞋的情況,而船員工作時都是穿著鞋的,于是還需加上鞋高來修正,即人穿鞋時的身高尺寸為:1814+36=1850mm。
同時,還應注意到人上下樓梯時身體是前傾的,一般取傾角為7.5°,此時人的豎直高度為1 850×cos7.5°=1 834 mm;
(6)人上下樓梯時,眼睛看到前方的梯道頂棚距自己較近,會產生會碰頭的感覺,因此需考慮人體工程學中的心理裕量,一般取90 mm。
人頭頂距眼睛的豎直高度約100~110 mm,本模擬圖中取110mm。
人腳落在斜梯的踏步上,足中心與踏步前緣的距離取100mm。
(7)《國際消防安全系統規則》中規定:客船的梯道傾斜角應不大于45°;貨船的梯道傾斜角一般是45°,但不得大于50°。本文僅涉及傾角不大于45°的室內斜梯,故模擬圖中室內斜梯傾角定為45°。
船用斜梯,其踏步的高度應不大于250 mm,但不小于200mm,模擬圖中取250mm。
根據上述尺寸繪制的室內梯道模擬圖,見圖2。
由圖2可知:室內梯道的斜梯傾角為45°時,為使梯道頂棚在人(身高1 850mm)的心理裕度(90mm)之外,梯道頂棚凈高不宜低于2 200 mm,梯道頂棚起點距斜梯第1級踏步水平距離不小于217 mm,取整為220 mm。
為此,筆者這里提出一個簡稱“梯道頂棚220”的設計原則:對傾角不大于45°的室內斜梯,梯道頂棚起點距地面凈高應≥2 200 mm;同時,梯道第1級踏步頂點距頂棚起點的水平距離應≥220 mm。
運用上述原則,筆者設繪了此情況下的室內梯道頂棚布置,并放人身高1 850 mm的人物進行驗證模擬,驗證結果是可行的,見圖3。
如果船東、船員是歐美人,則“梯道頂棚220”的設計原則應加100 mm予以修正。
如果受條件制約,梯道頂棚起點距地面凈高<2 200mm,則需加大梯道第1級踏步頂點距頂棚起點的水平距離。例如,梯道頂棚起點距地面凈高是2100mm,則梯道第1級踏步頂點距頂棚起點的水平距離應≥320mm。
3.室外斜梯平臺通道的通行凈寬
船舶上建各甲板層一般在甲板室圍壁外設一個平臺來布置室外斜梯,本文將其稱為室外斜梯平臺。
室外斜梯平臺在靠近甲板室的—側開梯口,梯口外側設欄桿,室外梯平臺的外邊緣也設欄桿,人自斜梯登上本層甲板后,要去往更上一層甲板,就要經過這個兩側均有欄桿的通道,這個通道稱為室外梯平臺通道。
傾角50°的上建室外斜梯,室外斜梯平臺梯口長度一般≥1 800 mm,圍繞梯口在平臺上焊一圈攔桿扁鐵,于是梯口外側的欄桿長度一般≥2 000mm。
梯口外側的這一段欄桿是獨立的,該段欄桿一般設3根欄桿柱,首尾兩根欄桿柱均帶有斜撐,影響實際的通行凈寬,如圖4所示。
室外斜梯平臺通道凈寬的確定依據:
(1)室外梯平臺通道一般會作為上建區域的脫險通道,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的《國際消防安全系統規則》:貨船用作脫險通道的梯道和走廊的凈寬度應不小于700 mm,并在其一側應裝有扶手,凈寬度為1 800 mm及以上的梯道和走廊應在其兩側裝有扶手;
(2)《船舶人體工程學應用指南》中,對一人通行的走道寬度建議≥710 mm,但未說明人抬擔架時所需的通道寬度;
(3)《人體工程學圖解——設計中的人體因素》中對人在幾種情況下所需求的最小通道寬度(610~915 mm)進行了說明,其中人在腋下拄雙拐時所需最小通道寬度為915mm,可作為人抬擔架時所需通道寬度的參考值;
(4)《室內設計資料集》對人提行李時所需通道寬度是910~1 060 mm。
筆者認為,對室外梯平臺通道,阻礙其通行凈寬的關鍵是欄桿柱的斜撐。但《載重線公約》規定了欄桿柱的斜撐不能隨意取消,于是筆者考慮將妨礙通行凈寬的欄桿柱的斜撐換為肘板。
國際船級社協會對欄桿柱撐條的替代裝置有規定,中國船級社《法定檢驗實施指南》對此規定有明確說明。
筆者采用代換每第3根欄桿柱的斜撐,符合上述規定中“替代至少每第3根支柱處由撐條支持的裝置第(a)項”,于是按K·bs≥2.9·bs來設計肘板下端長度。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上建區域的甲板厚度<20mm,欄桿柱的斜撐換為肘板后,如果還需按上述規定在甲板下方對應加焊100×12的扁鋼,則會導致大量的現場仰焊工作,勞動強度大,施焊質量也難以保證。為此,筆者采用在欄桿柱下方設15 mm厚的墊板,一般上建區域甲板厚度≥6 mm,這樣墊板厚+甲板厚≥21 mm>20mm,所以就不必加焊扁鋼了。
基于以上考慮,筆者設繪了每第3根欄桿柱的斜撐代換為肘板的方案,使實際的通行凈寬大為改善,獲得了CCS驗船師的認可,船東也很滿意,見圖5。
4.分羅經木墊的高度設計
船舶駕駛室兩翼的方位分羅經用來觀測羅經差,所以必須高出舷墻,而普通人的身高,在觀察六分儀時比較困難,可能看不見水線,因此需要加一個墊高的底座,即在分羅經底端設一個環繞分羅經的木墊。
按我司設計分工,分羅經由設計電裝確定參數并向專業的設備商訂購,因為每型船的羅經設計參數不一致,不同設備商供貨也不同,實際裝船的分羅經的高度往往并不一樣,這導致了分羅經木墊的高度無法設計為一個固定值。如果確立一個高度的設計原則或計算公式,在設計分羅經木墊時作為參考就方便很多。《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中建議:常用高度一般選用第50百分位的尺寸,如門鈴、把手、電燈開關的高度。
筆者在分羅經木墊模擬圖中:
(1)普通人的眼高,選用《GB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中第50百分位的尺寸:1 568 mm;人穿鞋時的眼高尺寸:1 568+36=1 604 mm;
(2)《GB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中第50百分位選用成年男子的身高尺寸:1 678 mm。
統計數據表明,1997年中國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已達1 692 mm,相較《GB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中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增加了14 mm,那么眼高的平均值也相應增加。為此,筆者把分羅經木墊模擬圖中普通人的眼高設為1 620 mm;
(3)人頭部在端正狀態時,視線范圍是水平視線上下30°,人若稍稍低頭,則視線范圍可以擴大到60°。
為避免個子高的人站上木墊要拱肩低頭地觀看分羅經(即面板在人視線60°范圍外)導致不舒服,筆者另設繪了一張高個子人的分羅經木墊模擬圖,用來模擬驗證。
筆者選取了《GB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中第99百分位的尺寸:1 705 mm;人穿鞋時的眼高尺寸為:1 705+36=1 741 mm,取整為1 740mm。
由上述分析可知:站上同一高度的木墊,如果普通身高的中國成年男子(水平視線高度1 620 mm)俯視30°可以看見面板,那高個的中國成年男子(水平視線高度1 740 mm)稍稍低頭(俯視42°)也可以看見面板,如圖6所示。
綜上所述,分羅經木墊高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H=(h+220)-1 620=h-1 400(mm)。式中:h——羅經面板距甲板面高(mm)。
5.結語
本文所述案例及其解決方案、設計原則,在我司320 000 DWT VLCC、100 000 DWT半潛船的內裝生產設計中均有運用,獲得了船東、船檢的認可及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