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捷
摘要:石油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之一,在各國生產、生活中的地位已經無可取代。20 世紀的四次石油危機讓人們認識到石油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中國是亞太地區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在1993 年以前曾是石油凈出口國家,然而隨著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石油產需缺口的加大,中國自1993 年起成為了石油的凈進口國。
關鍵詞:石油;對外貿易;對策
一、中國石油對外貿易現狀
(一)中國石油對外貿易進程
石油開發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國石油對外貿易也經歷了從完全依賴進口,到勘探開發出全國各大油田使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石油凈出口國,到由于中國的工業化經濟快速增長使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急劇增長導致中國成為石油進口大國這樣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總的來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完全依賴國外進口階段(1949-1960年);石油自給自足并出口增加階段(1961-1979年);石油出口增長速度回落階段(1980-1992年);石油開始進口且進口急劇增長階段(1993-1997年);金融危機對石油外貿的影響及復蘇階段(1998-2000年);石油對外貿易略有下降階段(2001年);石油對外貿易趨于穩定階段(2002年至今)。
(二)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增大
經濟騰飛的中國要持續穩定的發展,不僅離不開石油,而且需要更多的石油,石油已經成了中國的戰略性能源。伊拉克戰爭的爆發也警示每個國家石油資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從2003 年開始,中國超過了日本,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截止2007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為3.880億噸,占世界比重為9.3%。1998~2007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雖然一直有小幅度穩定增長,但是增長速度遠不及石油消費總量的增長速度,因而中國國內石油消費很大一部分還是依賴進口。
二、我國石油對外貿易的存在的問題
(一)石油貿易對外依賴程度過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的發展,國內對石油資源的消費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大。受資源豐度、地理分布條件和開采難度的制約,我國石油貿易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也逐漸升高。一般來說,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該國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越大,同時也表明對外貿易在該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
(二)進口來源及貿易方式過于單一
我國的原油進口80%以上來自10個國家,60%以上來自中東和非洲的5個國家。雖然近年來我國對中東原油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但2009年我國從非洲進口原油的比重仍然很高,高達40%以上。并且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從中東及非洲地區進口石油的比例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進口來源的過度集中可能造成石油進口的不穩定和不安全。 中東地區的原油具有產量大、供應穩定和運距適中等優點,但該地區國際政治形勢不穩、軍事沖突不斷和地區摩擦升溫,恐怖事件頻繁發生。非洲是我國石油進口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地,我國近兩年從這里進口的石油達到總量的 30%左右,僅次于中東。近年來,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喀麥隆、加蓬、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等國都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儲量。未來5年內,國際市場上新增的來自海灣以外的石油中,將至少有四分之一產于非洲國家,非洲在不久的將來完全可能成為石油供應的“第二海灣”,在世界石油市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雖然近些年來非洲各國大多停止內戰,積極發展經濟,但仍有部分國家始終沖突不斷,而沖突的根源多數在利益問題上。
三、對我國石油貿易發展的建議
(一)發展多元化海外石油供應體系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應體系,尋找和發展多元化的石油供應市場已是必然選擇。我國在繼續加強同中東地區產油國、俄羅斯的傳統合作關系的同時,還應擴大與哈薩克斯坦、蘇丹、利比亞、印度尼西亞和委內瑞拉等中亞和非洲國家的石油合作,逐步增加進口來源,形成穩定的、多樣化的進口格局。 努力實現石油進口來源多元化。我國應以中東為主,以中東原油為主要長期進口資源,加快提高含硫原油的加工能力;要重點開拓中亞、俄羅斯地區,建立海外石油生產供應基地,以分散風險;要加強同非洲產油國之間的聯系,增加非洲石油進口量。非洲的石油資源儲量非常豐富,但勘探程度很低,至今仍有不少地區有待勘探,并且雖然非洲石油的儲量不足中東地區的1/6,但石油含硫量低,很適合加工成汽車燃油。要積極開展與蘇丹、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的石油合作,建立長期的石油供應關系,應充分利用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經濟技術優勢,改變傳統的資金援助方式,大力提高我國石油企業在這些國家中的市場進入度。
(二)運用石油期貨貿易解決石油溢價問題
目前,現代石油期貨貿易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實施石油安全戰略、建立石油安全體系的重要戰略手段。西方發達國家努力發展和運用石油期貨貿易,發揮其發現價格、轉移風險、套期保值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積極有效地吸納資源和資金,保障國內石油穩定供給,謀求掌握石油定價權。定價權的實質是規則制定權。
作為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我國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力極其微小,在現行的國際石油定價機制里,一點權重都沒有,基本上是被動地接受國際石油基準價。因此,我國應當積極參與國際石油期貨交易,發展我國的石油期貨市場,吸引國內外廣大石油交易者,通過買賣競價,形成合理的石油價格,從而改變我國在進口石油價格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降低石油進口成本,規避石油貿易溢價風險。
四、結語
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燃料資源,石油貿易對世界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石油貿易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認清當今石油貿易的發展局勢,以及了解石油貿易在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并且制作出應對問題的對策與方針。只有這樣我國的石油貿易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單喜久.我國石油貿易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6.
[2]張意翔.石油期貨:中國石油安全的“雙刃劍”[J].特區經濟,2006(9).
[3]陸如泉,傅陽朝.影響全球石油貿易七大運輸“咽喉”[J].國際石油經濟,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