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雜豆市場分析
受種植習慣及區域性品種優勢影響,2017年農戶對部分品種種植積極性較高,但個別品種存在下滑預期。預計,新產季雜糧雜豆總體供應量處于上升通道。但由于需求增長預期乏力,多數品種市場價格將無法維持高位,因此收益將受限,大麥、蕎麥、花生、葵花籽的預期收益謹慎樂觀。以下分析仍以糧、豆、油料進行分類說明。

預計新產季高粱、谷子、蕎麥、春小麥種植面積及產量將小幅增加。預計2017年谷子產量出現明顯上升,初步預估增加2成;高粱、蕎麥、春小麥種植面積微幅增長;大麥種植面積將穩中略降。從價格方面來看,預計2017年蕎麥、大麥價格有所上漲,但幅度有限,其他品種價格將維持相對平穩或下滑狀態。新季度高粱、大麥市場受進口貨源影響較去年將減弱。
紅小豆、綠豆作為雜豆市場上的主要流通品種,由于比較收益相對較好,農戶種植意向仍較強,預計上述兩個品種2017年種植面積增加的可能性較大,同時市場價格預期將繼續低迷。預計豌豆種植面積小幅減少,黑豆面積基本穩定,蕓豆面積略增,三個品種年內價格變化幅度有限。從需求來看,5個雜豆品種在某些領域具備相互替代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單邊上漲行情。另外,豌豆、紅小豆、綠豆等品種受進口貨源影響較大,因此整體來看,雜豆市場價格低迷的現象將較普遍。
2016年葵花籽質量差,存在滯銷現象,此將導致新產季部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下降,預計降幅在5%~20%不等。隨著供應量下降,新產季葵花籽價格將擺脫疲弱走勢,出現反彈契機。花生市場保持相對穩定,價格上行空間受限。
⑴2017年多數品種種植面積增加,可能會出現“糧多、賣難、價跌”的循環圈,建議農戶合理安排生產,規避價格下跌風險。
⑵品質標準不規范的風險。行業規范缺失、技術簡單、生產不規范,所導致的行業收益低以及違約風險。
⑶極端天氣風險。由于雜糧雜豆種植的土地條件相對較差,抵御天氣風險能力較弱,“靠天吃飯”的特點較明顯。建議有關部門增加對于當地雜糧雜豆災害天氣的預警播報,及時引導農戶提高種植期、收獲期的抗風險能力。
(鞏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