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光輝
摘要:深入分析基層黨組織中在貫徹落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要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偏差,探索有效措施和工作辦法,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加以解決,讓“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使從嚴治黨戰略在基層黨組織落地生根。
關鍵詞:紀律規矩;監督執紀;兩個責任
習總書記在十八屆六次全會上強調,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關鍵是要讓紀律和規矩在基層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使其成為“管黨治黨的戒尺”,保證黨在各項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一、當前基層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存在的問題
在持續發力高壓懲治腐敗的形勢下,仍有少數基層黨員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觸碰底線,這種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深入思考。
(一)“違紀”“違法”分不清,不把紀律當戒尺
筆者就“違紀和違法有什么區別”向32名科級及以下基層干部進行了調研,其中,92.3%的干部回答“違紀不一定就是違法,但違法必定是違紀”,仍有7.7%的干部回答“都一樣”。調查發現,少數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不了解“六禁止”“八不準”等“紅線”的具體內容,對自己的行為有沒有違紀、合不合規矩,界線不是很清楚。
(二)“不想”“不敢”氛圍淡,等同群眾隨大流
加強理想信念、黨紀黨規、廉潔自律等教育,使“不想腐”“不敢腐”成為思維習慣和價值取向,是筑牢拒腐防變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基層單位“重生產經營,輕廉潔建設”的現象依然存在,少數黨員干部放松了理想信念和黨性鍛煉,等同于群眾,不注意形象,滿足于“隨大流”。
(三)“監督”“執紀”難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層單位日常監督工作主要由副科級干部和業務主管負責,而三級單位領導班子都是副科級及以上干部,某單位紀檢部門的業務主管就坦言:“大部分基層干部對我們的監督工作是非常重視的,但也有極個別干部覺得自己很清白,不積極配合,擺架子,再加上我們的職務級別低,部門協調有難度,監督執紀力度時常打了折扣。”
(四)“問責”“追責”不到位,規章制度成空文
一直以來,即只要干部不犯原則性錯誤,就不會讓其降級或者免職。這種“保護干部”現象,一方面源于基層單位及同事之間聯系溝通較頻繁,“低頭不見抬頭見”,導致問責時“拉不下臉、下不了手”;另一方面在紀檢部門依紀依法履職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情、權力、關系等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擾,導致小毛病沒有被早提醒、大問題沒有被嚴處置。
二、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意義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向基層延伸,對于抓好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維護好基層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職工群眾根本利益,維護基層干部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向基層延伸是維護黨的形象威信的客觀要求
基層是黨和企業各項工作的直接領導者、組織者和落實者,基層干部作風優劣直接影響黨和企業在職工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近年來,國企基層黨員干部違規違紀案例易發多發,比如個別黨員干部吃拿卡要、違規操辦等,因此必須用紀律和規矩衡量黨員干部行為、管住大多數,讓黨員干部嚴格按照黨章黨紀規范自己的言行。
(二)向基層延伸是維護職工群眾利益的必然要求
基層是聯系和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基層存在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重損害了職工群眾的切實利益。“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向基層延伸,就是要深入查出發生在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切實維護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2015年度,油田全年共立案23件,結案22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994.7萬元,得到了廣大職工群眾的高度贊揚。
(三)向基層延伸是保護基層黨員干部的現實需要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要讓紀律和規矩成為全體黨員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一些普通黨員認為自身無權無責,不知不覺退到法律的紅線;一些小隊長、班組長認為自己不算干部,踩點紅線違點小紀無所謂,最終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小錯變大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向基層延伸,就是要抓早抓小,及時開展談心提醒和關愛教育,防止基層干部迷失“三觀”,駛處“航道”。
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向基層延伸的思考和建議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具體到基層,就是要想方設法厘清認識、精準發力、筑牢防線,全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會腐的氛圍。
(一)向基層延伸,就要讓紀律教育成為常態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把紀律和規矩立到基層黨員干部的腦海里、心坎里,才能讓人產生敬畏之心,不踩紅線。一是強化黨員干部黨性意識,喚醒黨章意識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必須先做的功課。二是以黨章黨紀黨規和法律法規知識為重點,定期開展黨紀知識考試,不斷提高各級黨員干部學習黨紀法規和企業制度的自覺性。三是推進警示教育進基層。常態化開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典型案例宣傳、剖析、教育進基層活動,切實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二)向基層延伸,就要讓“雙責”落實不再含糊
黨支部是基層建設的核心,只抓實抓好“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監督、執紀、問責才能執行落地。一是推行“兩個責任”清單化。進一步厘清責任,明確履職程序,提出責任追究辦法。二是推行“重點問題”項目化。聚焦“四風”“小金庫”等重點問題,統籌組織、紀檢、財務、勞資、審計、宣傳等部門力量,持續對違紀違規違法行為形成高壓態勢。三是推行“剛性約束”制度化。緊緊圍繞管人管事管權和履職履責,修改完善促進“兩個責任”落實的黨內法規制度,加快形成“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向基層延伸的配套制度體系。
(三)向基層延伸,就要讓執紀問責精準有力
把握重點,精準發力,才能讓監督執紀更有力、更高效。一是由“盯違法”向“盯違紀”轉變。牢固樹立執紀意識,盡快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堅持抓早抓小,使各種違規問題動輒則咎,防止黨員從“破紀”到“破法”。二是由“管少數”向“管全部”轉變。全面提高紀律審查的覆蓋面,做到所有黨員全面管住、紀律規矩全面執行。三是由“留情面”向“嚴懲處”轉變。堅持嚴格執紀,“一把尺子”量紀到底,在程序上杜絕隨意性,在量紀上不搞變通,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做到懲處一個,教育一片。
(四)向基層延伸,就要讓群眾監督發揮作用
職工群眾是最好的監督員,職工群眾的腰桿挺得越直,腐敗越是無處可藏。一是健全監督、舉報激勵機制,根據案件的性質、級別等完善獎勵標準,多渠道公開獎勵標準,堅決打擊各種報復和威逼行為,激發職工群眾支持和參與監督的熱情。二是建立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義務監督員,定期舉辦培訓班,組織監督實訓,掌握監督重點、監督手段,使職工群眾合理監督、合法監督、有效監督。三是暢通監督渠道,提高群眾監督的多樣性。建立信訪、電話、網絡、手機短信、新聞媒體“五位一體”舉報受理渠道,從而使監督渠道更加寬廣,方便及時快捷地向上級傳遞和反饋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