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乎提·阿不力克木
摘要:班主任的智慧貫于班級學習、活動的點點滴滴。怎樣在班級活動中讓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對你敞開心扉,保護小學生幼小的心靈?班主任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全面成長。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擁有針對性的、更人性化的方法化解學生心中的煩惱,塑造心靈的晴空,擔負起小學生心靈的呵護者的神圣使命。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健康心靈;守護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引導者,不僅有管理好班級的責任,也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心理素質的發展“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全面素質教育的歸宿”。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心理承受能力還很脆弱,為了讓他們健康成長,班主任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要小心呵護,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共處和學會做事。
一、及時覺察學生心理的需要與困惑,調動多方力量作用于學生心理健康
在農村小學校,班主任既是教授某一學科的老師,又是全班學生的后勤部長、安全部長、衛生部長,全班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皆在班主任的洞察之中,哪個學生情緒低落,哪個同學咳嗽幾聲,班主任皆能明察秋毫,及時覺察和了解學生心理的需要與困惑。同時,班主任又是班級的靈魂,外聯家長、社會,內聯領導、同事,把這幾種力量凝聚成合力,給予學生的心理健康以積極影響。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頻共振時,班主任要協調;當學科教師與學生有矛盾時,班主任要調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與班主任接觸、交往,受到其關心教育外,其他科任教師及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這幾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擾,方向不一致,會使學生無所適從,甚至導致心理的扭曲。因此,班主任要協調好這幾股教育力量,做學生忠實的健康心靈的守護神。
二、信守承諾,做學生的知心人
人與人之間,信任是發展關系的前提,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也是如此,學生只有信任我們,才能打開心扉,向我們講述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者是困惑。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多元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前所未有的緊張,學生面對這個世界也會產生出更多的自我保護意識——把自己層層包裹,對誰也不愿意敞開心扉。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們要做到守信重諾,言必行,行必果,讓學生知道我們是值得相信的人。其次,將為了學生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班主任工作說來簡單,但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是一個難以量化的工作。因此,要做學生心靈的守護者,一定要將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工作方向的正確性。具體說來,個人的工作方法、能力可能會有不同,但只要擁有對學生的愛,就可以成長為學生心靈的守護者。
三、關注細節,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
現代社會,心理疾病成為了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頑疾。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也發現,受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心理疾病也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關注到學生的每一個行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辦理的一些后進生,我們要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信心,多加表揚,堅信沒有不可造就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班主任老師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教育對象的堅定信心,抱定“朽木可雕”的信念,要著眼于“變”,立足于“爭”,著手于“拉”,像在沙里淘金一樣尋找他們心靈的閃光點,并創造機會,對其多加表揚,使之自覺糾正缺點,激發其奮發向上的內在動力,保護他們脆弱膽怯的幼小心靈。除此之外,我們也要關注到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發展、基本品質的構建等,做他們的心靈守護者,解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小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四、了解學生的需要,用愛心感染學生
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把病治好,了解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很好地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工作。作為班主任,應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對癥下藥,盡可能地滿足他們合理的需要,使他們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同時,班主任應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學生,用愛和行動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切實地感受班主任對他們的愛,從而在心靈上與班主任相互靠近。特別是對于缺失愛的學生,班主任更應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用誠摯的愛心去溫暖他們,融化他們心里的堅冰,讓他們從班主任和同學身上找回那些缺失的愛。
五、用愛溫暖每一顆幼小的心靈
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愛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作為班主任,要多一些時間、精力和心血關心孩子們的生活,指導他們的學習,幫助他們的進步,愛沒有等差,情不分前后。愛學生的方法能多種多樣,學生向老師表達情感也五花八門。學生需要愛,弱勢群體更需要老師多給一點愛。而這誠摯的愛心則來自于班主任那親切的話語和細致入微的體貼、關懷和傾聽。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如下情況學生更需要班主任親切、真誠的問候:如學生思考有疙瘩時;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學生遇到困難時;班級某種不良風氣抬頭時;學生受到挫折、犯錯誤時;……每當這時,班主任要第一個主動接近他們,真心實意地促膝交流,像朋友一樣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逐漸釋放他們的心理壓力,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用真誠的慈母般的愛溫暖每一顆幼小的心靈,使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的專業成長也是一個漫長的實踐探索、豐富積淀、總結修正的艱苦歷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對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反思和提煉,用自己的付出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做學生健康心靈的守護者
參考文獻:
[1]楊立敏.做學生心靈的守護者——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新課程(小學);2015-(01).
[2]謝秀瓊.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9). [3]班主任工作總結[OL].2016.
[4]溫淑梅.淺談我做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感知[J].民營科技;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