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寶劍
【摘 要】科學地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有助于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員工積極性和優勢的發揮,從而最終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了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然后歸納了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闡述了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的創新管理措施。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創新;措施
一、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是一項復雜的、影響深遠巨大的系統性民生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具有人性化、便捷化、信息化、生態化的特性,具備暢達、安全、舒適、清潔的功能,是城市一體化交通的樞紐。按照統籌銜接、經濟適用、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原則,軌道交通工程要科學編制規劃,規范設計成果,才能促進地鐵建設的有序發展,才能確保建設規模和速度與城市交通需求、政府財力和建設管理能力相適應。軌道交通設計行業要更加注重技術進步和發展,進行靈活設計,加強總體設計,注重細節創作,結合“平安地鐵、生態地鐵、效益地鐵”的建設理念,體現設計的高超工藝水平。這些對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的人才素質、業務能力提出了綜合性的超高要求,因此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難度很大。
軌道交通是一個新興的朝陽行業,軌道交通設計企業屬于知識密集型企業,往往承擔了技術研發、線網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咨詢等服務和管理職能,成為軌道交通建設整體中的核心環節,成為軌道交通建設的知識庫和運營人才輸送基地。對于技術研發人員,需要具備相應的科研能力和應用推廣能力;對于設計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模型構建能力、設計軟件應用、綜合協調能力,為了兼顧建筑物的美感,還要求設計人員具備較好的審美能力,有良好的創新意識;技術管理人員需要具備長期的一線設計、咨詢工作經驗并有專業的管理能力,特別是要具備以國家及行業規范的把控和應用為核心的質量管理能力。掌握上述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的特點,能夠有效為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提供明確的方向,促進軌道交通建設的穩步發展。
二、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盡合理
與當前軌道交通建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相比,設計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和管理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影響了業務拓展、投標、資質申報等重要工作,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軌道設計行業有一些富有特色、獨有的專業,比如線路、軌道站場、地下結構、動力照明、自動化、牽引供電等專業,在全國大興軌道交通建設的背景下,這些專業本身發展的時間短,人才總量少,難以實現人才的供需平衡。
人才結構不盡合理,初級技術人才多,高、中級技術人才少,專家級人才稀缺。對于企業而言,表現在技術管理人才不足,不能滿足生產設計過程中校核、審核、審定質量把關環節的人才需求這也嚴重制約了設計企業的生產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 員工穩定性不高
較多的軌道交通設計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為員工提供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機制以及學習機會,特別是剛人職的新員工,對他們的前期人職培訓和后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展望都不夠健全,并且相關的激勵機制不夠健全,人才留存率較低。
軌道交通設計企業普遍表現出年輕化的特點,員工年輕化對于設計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技術力量的培養都有著積極意義,但也體現了設計能力不足、技術傳承培育能力有限、員工隊伍穩定性不足的狀態。
(三)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落后,未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一是一些企業領導雖然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戰略思維,沒有從戰略的高度來部署人力資源工作。企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與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相配套的規章制度不健全,核心人才和管理機構配備不足,激勵機制有待完善,缺乏企業遠景規劃等等。這些問題導致組織的運作效率不高,重點工作進展緩慢。
二是激勵機制、發展機制不完善。軌道交通設計企業通常實行基本工資+產值哎計提的薪酬方式,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原則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出現了隨大流、吃大鍋飯的現象。在薪酬增長機制方面不盡完善,未能按照物價水平、市場薪酬增幅情況適時調增薪酬水平,員工的期望與實得薪酬之間差異加大,不利于員工的留存和長遠發展。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單一,技術與管理之間的發展通道不完善,員工遇到發展瓶頸時,往往采用跳槽的方式解決問題,導致企業高技能、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
三是管理模式僵化,不利于發揮知識型企業的創造力和靈活性。軌道交通設計企業大部分管理模式采用等級權利控制型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具體問題:首先,管理被動現象。管理層對企業的具體工作缺乏精確的了解,各部門需要定期提供用于決策、控制的確切數據。其次是工作計劃性不足,工作安排科學性不足。再次是人員管理配備力量不足,跨部門溝通、協調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需要細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需強化人員管理機構和人員的配置,強化重點工作溝通職能,強化中高層領導干部的人員管理職能。
四是沒有建立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人才培養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培訓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培訓內容未突出重點,對新理論、新理念、新技術、新規范、新設備、新材料的培訓不及時,不深入;對培訓者考核不嚴格,培訓效果不理想。管理干部工作指導、培訓力度不足,員工常處于放養狀態。
三、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的創新管理
(一)以人為本,樹立人才強企戰略思維
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的思想觀念,把人才工作放到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行統籌規劃,時刻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決定企業發展前途的大事來抓。要做到組織規劃科學合理,部門職責清晰明確,崗位設置高效,能夠有效分解、承接企業發展目標。
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用為本”的管理思想。引進高層次技術管理人才和各階段生產設計人才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圍繞滿足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設計、規劃類人才需求的總目標,積極為善于管理、與企業需求相匹配的各層次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平臺。
二要樹立“一把手抓人力資源工作”的觀念,建立健全人才建設領導體系,層層抓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
三要科學系統地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合理配置個技術層級員工比率,大力培養和造就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素質優良、效能顯著的各類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
(二)創新機制,培訓人才
淵深群魚聚,林茂鳳來儀,要引進金鳳凰,就要努力搭建引才、聚才、育才的平臺。企業要緊緊圍繞人才興業這一戰略,以善謀實干、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傾力把企業培養成吸引金鳳凰的“暖巢”,讓更多優秀的人才“近者悅、遠者來”。
一要創新管理機制,營造為人才服務的良好氛圍。全力實施人才興業戰略,進一步發揮軌道交通建設行業對各類專業人才的聚焦作用,重建更加科學、規范的組織平臺,建立更有激勵性的項目管理、薪酬福利、績效管理體系等人才引用機制。規劃了技術專家、技術+科研專家、技術管理層等多種職業發展路徑,為人才施展才能創造了有利的機會和舞臺。強化落戶、社保和公積金、教育各方面信息服務,協助人才解決后顧之憂,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工作生活安得心”。
二要大力支持高層次人才開展科研創新工作。面對新的發展形勢、任務、需求和挑戰,深入貫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整合優勢力量和資源,落實集團的統一部署,為高層次人才從事項目研究提供專項資金和政策支持,鼓勵人才全方位、多層次發展,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改善人力資源結構
第一,改革人才配置培養方式,采取輪崗培養、項目培養、平移式培養等多種方式,使部分員工的角色在不同項目中得到變換。
第二,放松對員工崗位的過多限制,靈活設置崗位。在員工和工作崗位之間實行優化配置,同時注重人才與人才之間的優化配置,實現“能崗配置”。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按照量才使用、用人所長的原則,把合適的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第三,有計劃地進行工作輪換培養。當企業內的員工對崗位不滿意或不適應時,為了進一步挖掘人才的內在潛力,將其工作崗位進行交叉或循環輪換,使人才得到多方面的鍛練,成為復合型人才。
第四,加強與軌道交通工程設計聯合體、參建單位的高層次技術管理型人才交流,同時注重發揮這批技術專家型人才的傳幫帶作用,開展有特色的帶教培訓工作,立促知識成果的轉化應用。
(四)加大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
要建立分層次分專業類別的培訓體系,明確各級培訓內容與人員類別。堅持內外培訓結合,分析員工的培訓需求,“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加強對緊缺人才的培訓,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建立內部講師團,以項目為依托,對大型、技術難度大、管理復雜的項目舉辦內部專項培訓班、總結交流會等;堅持現場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克服人員分散難以集中學習的困難;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師帶徒、崗位輪換等培訓方式,積累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五)要把人力資源管理融入到企業文化中
人力資源管理同企業文化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著地,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之一。要加強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建設。采用“誠信引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的策略,引導員工和設計企業樹立共同的遠景目標,凝聚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客戶至上、服務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實現管理方式效率化、管理手段科學化、人力資源核心化、學習創新普遍化、領導技能先進化、員工技能專業化。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文化與發展規劃的統一、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的統一,為推進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只有細致地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面貫徹“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合理開發人才、全面使用人才、提升人才、服務人才”的人才發展理念,持續創新管理機制,積極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手段,營造更加科學溫馨的事業發展環境,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企業才能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進而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轉建.地鐵企業人力資源規劃體系建構探析[J].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02).
[2]劉立宏.論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幾個要點[J]. 新經濟.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