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
阿爾卑斯山谷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游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車趕路,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欣賞風(fēng)景。于是,豐富華麗的世界成了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啊!美學(xué)家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如是說。
是啊,一江春水向東流。人們總想著向前,向前!向外,向外!很少停下,停下!向內(nèi),向內(nèi)!殊不知匆匆遠去的風(fēng),忙忙飄走的云,總會留給你,留給你光陰的果實。只要你會回眸,省思!蘇軾有詩云:“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孔子獨立河邊,面對流水,無限慨嘆:“逝者如斯夫!”
我站在永遠向前的河邊,耳邊總會響起關(guān)牧村那首讓人難忘的歌:“青春的歲月像條河,歲月的河會唱歌,會唱歌,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撥動著人們心弦的歌,幸福和歡樂是那么多,一支歌,一支難以忘懷的歌。”
流水靜靜,流走了無數(shù)個日夜星辰,卻留下了朵朵深情的浪花。最讓人留戀懷念的是哪一段時光?是燦爛輝煌的朝霞?是脈脈夕陽的余暉?抑或是滿天星光?也許是千人千種回答。對我來說,是春花秋樹,是親情摯愛。
我是北方人。北方的春總是來得遲,來得急。當(dāng)江南煙花三月,草長鶯飛時,北方還是風(fēng)沙漫天,枯黃一片。但春天還是來了,春天在哪里啊?我尋覓著……懸鈴梧桐還在干燥的風(fēng)中挺立,楊柳的枝條卻有些泛青。朝陽的月季枝條牙子正在冒出,等待不及的小草在枯草叢中鉆出。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江南的朋友在郊外賞桃花時,我卻還在苦苦地尋覓著春天。
突然發(fā)現(xiàn)校園一角的白玉蘭樹。我踏著干枯的草,走到她的身邊。含苞欲放,滿樹的花蕾,像一支支羊毫大筆的筆頭,又像一個個正欲燃燒的火炬。沒有綠葉的陪襯,只有青灰的枝干。
仰望樹尖,白玉蘭有的已經(jīng)扭開小嘴。還是遠遠地看吧,白玉蘭的枝頭,白花點點,晶瑩如雪;猶如白蝴蝶,靈動枝頭。忽地,一股春風(fēng)就吹開了滿樹的繁花。
玉蘭花剛剛凋謝,校園的紫藤悄然綻放。淡紫的花色,賞心悅目;隱隱的香氣,沁人心脾。高雅的花瓣恰似小蝶,飛舞輕盈明澈。遠遠地望去,串串晶瑩,如瑪瑙,似紫晶。沒有綠葉的陪襯,哪來紫藤花的錦繡團簇?長蔓如鉤,誰的心思?我熱烈的心,你可知?花海如潮,卷起千堆雪。碧綠的葉下,靜靜地,靜靜地,弦斷有誰知?
我想把春天召喚進辦公室。雪碧瓶,吊蘭,小孔雀,春天從窗外就來到了我的桌前。
水,清清的;草,綠綠的;小孔雀歡快地游動,忽而竄上,忽而沉底。忽而急上又緩緩落下,忽而做落體又悠然平滑;或是在瓶底靜靜不動,或是擺尾緩緩游動。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眼里,就在心里!
伴隨著卷子、作業(yè)、教材的翻騰,秋天如約而至。郁達夫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卻說,北方的秋來得高雅。
中秋過后,津城的天朗氣清會變得霧靄沉沉。但連日的大霧也鎖不住銀杏樹的金黃。校園一角,一株年青的銀杏樹正在散發(fā)著整樹的金黃。他是那么的寧靜,那么的專注!這株銀杏樹,長得筆直頎長,亭亭玉立,就像一位青春洋溢的美男子,高雅優(yōu)美。每次走過樓道,我都會被他那金黃的色彩吸引,令我駐足觀賞。在夕陽斜暉中,他透露出一種難以言說的高貴。
片片金葉猶如美羽,色彩燦爛得恰到好處,這正是他的輝煌時刻,正是他的豐滿成熟的極限,正是他自我完美的峰巔。也許這完美,很快就要隨著寒風(fēng),片片飄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和頎長的樹干。時間啊時間,萬物的公正法官,平等地審視著。銀杏樹,春天發(fā)芽,秋天收獲一樹金黃。
萬物的靈長,在季節(jié)的更替中,你收獲了什么?是玉蘭的靈動?是紫藤的馨香?還是銀杏的高雅、優(yōu)美、金黃?我收獲的是滿滿的春秋之美!
“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聽著蘇芮深情的歌曲,如吉光片羽的片段輕輕地輕輕地飄過我歲月的長河。
牽手,一生的承諾啊!
能夠讓我銘記的牽手,是牽著兒子的小手。小小的,嫩嫩的,胖胖的!兒子快樂的時候,他拉著你向前跑,快樂地前后甩動;兒子撒蠻的時候,你拉著他的手,打托托也不肯走,但又不得不跟你走。握著兒子的小手,看著他甜甜的入睡,有的時候,兒子臉上還掛著淚珠呢。我感冒了,兒子用小手撫摸我的腦門,“爸爸,好些了嗎?”如今,兒子長大,小手變大手。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就有很多父母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卻沒有做到。都說身教勝于言教,可是真正用自己的行動去熏陶感染的人還是很少的。
我家很窮,家里沒有書。上學(xué)后,才真正見到了書,油墨香至今猶在。課外書更多的是。
從本家校長二哥家里借的,如《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上了大學(xué),才開始買書,當(dāng)時有“五角圖書”,但因拮據(jù),買的也不多。直到畢業(yè)后,才開始大規(guī)模買書,也終于有了自己的書櫥。
兒子出生了,孩子的圖畫書也多了起來。有時候,兒子看見我看書就問:“爸爸你怎么老看書呢?我也看看書吧。”兒子上了小學(xué),沒少讀厚厚如《鬼吹燈》《哈利波特》之類的書。到了初中,兒子跟我在天津上,時間充裕,我們父子的業(yè)余時間大都在讀書中度過。
每當(dāng)我讀書寫文字發(fā)表的時候,經(jīng)常在兒子面前“顯擺、顯擺”,兒子嘴頭不祝賀,我想在心里也會佩服。
有一天,兒子捧回了一本新書,李澤厚的《論語今讀》,這也是我正缺的。“爸爸,送你了,你能看懂。”“怎么來的?”“我獲得了全年級唯一的讀書之星獎勵,除了獎書還獎了一個大筆記本。”兒子獲獎,讀書熱情更高。他還把好幾卷《大秦帝國》推薦給我,讀后受益匪淺!
都說兒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對兒子要求還是很嚴的。
遠離家鄉(xiāng),一到寒暑假,火車票一票難求。寒假來了,兒子面臨中考要補課,我要回鄉(xiāng)下老家給老娘過三周年,于情于理于風(fēng)俗,我都必須回去。只好讓兒子自己回了!
“讓孩子自己回去,又是春運,你真夠狠心的啊!不怕孩子出點事啊!”“讓孩子闖蕩闖蕩,沒事!又是男孩子。”
孩子是大了,但是讓他一個人走長途,是第一次!是雄鷹,就得讓他早些練單飛。
我走時,告訴孩子等著車票,我會讓同事或是我的學(xué)生給買好了給送去。我的學(xué)生滿口答應(yīng),還要送兒子去車站;同事也是滿口答應(yīng),早上去排隊買票。后來,我知道兒子學(xué)校附近就有火車票預(yù)售點,就改變了決定,讓兒子自己去排隊買票。
幾天后,晚上兒子來電話說,他同學(xué)的親戚在火車站售票,可以幫忙給買。我想這更好了,省得排隊了。白天兒子又來電話了說,春運期間,車票不在天津楊柳青賣了。當(dāng)時天津西站正在改建,回家的火車改在楊柳青上車。可是楊柳青不賣票了,怎么辦?
我馬上給兒子拿出預(yù)案:讓兒子去預(yù)售點,分程買。先買從天津東站到北京站的票,然后再買從北京到承德的票,在北京站轉(zhuǎn)車。告訴兒子別出站,就在里面找站臺乘車。
兒子自己去把票買完了,我心里也踏實了。
兒子小學(xué)畢業(yè)就跟著我到大城市求學(xué),我們夫妻倆領(lǐng)著孩子只坐了兩次公交,告訴兒子一定記準中轉(zhuǎn)站點,就讓兒子自己獨立行動了。當(dāng)時學(xué)校的一位副校長說:“你的膽子真大啊!我的女兒都初三了,我都接送。”事后想想,自己是有些狠心了,因為坐公交車最少要坐一個小時呢!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早上6點20從我住的地方走,昏暗的路燈把兒子背著大書包的影子拉得很長。晚上,我去公交站點接。后來就讓孩子自己走自己回。有時,因為起得早,在車上又睡著了,結(jié)果坐車過站;有時,公交車晚點,上學(xué)就得遲到。
華燈初放,我經(jīng)常站在窗前看街道口,看有沒有兒子的身影。遇到雪天,當(dāng)孩子沒有準時回來時,真是著急死了!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在站點等著倒車。天氣慘淡,冷風(fēng)嗖嗖,塵土飛揚,一等就是半小時。我忽然想起,兒子是不是也經(jīng)常這樣?我的心怎么會這么硬?這么狠?我的兒子真的遭了不少罪,可是孩子從來不和我說這些。
“兒子自己在北京站倒車,行嗎?走時也沒把手機留給兒子,真有你的!”妻子有些擔(dān)心起來,“兒子說不用,也不需要。”“為什么不給孩子留下手機呢?北京站倒車是夜間11點,別找不到站臺啊!”我心里著急,但又安慰自己:“這么大了,沒事!”
“下午5點10分,兒子該放學(xué)了。”“晚上6點,該上公交車了。”“晚上7點,該進車站了。”“晚上8點30,火車開了。”“夜間10點半,該到北京了。”“兒子應(yīng)該找到站臺了。”“應(yīng)該上了從北京去承德的火車了。”“夜間11點42,火車該發(fā)了。”
“睡覺吧,沒事!”妻子安慰我,“不行,等等兒子的短信。”
夜間11點50,兒子的平安短信發(fā)過來了,是借車上一位大叔的手機發(fā)來的。懸著的心總算落地了!
凌晨6點起床,寒風(fēng)中接兒子,盡管兒子短信中說不用接。6點40分,兒子平安到家!
寒暑易節(jié),兒子要去南京上大學(xué)了。很多父母都要送孩子上大學(xué),我妻子也要送,但兒子不讓送。我只把兒子送上公交車,就讓他一路前行。兒子,的確長大了!像一只雄鷹翱翔天地!
歲月是一條時間的河。我們要學(xué)會與時間做朋友,與時間對話就像與最好的知音對話。時間是用來前行的,也是用來回憶的。這樣,我們才會明白為什么出發(fā),我們要去哪里!
(作者單位:天津中學(xué))
責(zé)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