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航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建筑工程項目呈現不斷增長趨勢,但是人們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要求也有所提升,質量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在建筑工程開展過程中,工程質量監督尤為重要。本文簡要概述了現階段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有效措施,以期能為建筑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問題;措施
建筑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相關單位必須開展有效的質量監督工作。但是,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嚴重影響了我國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因此,監管部門必須予以足夠重視,具體問題具體解決,提升自身的監督力度。
一、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質量監督權責體系混亂
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主要由事業編制部門負責,但是在機構改制過程中,質量監督費用有所削減,增加了建筑工程監督工作運轉難度,在具體監督工作開展中出現了各部門推卸責任,相關問題不予處理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質量監督的有效性。此外,很多單位既從事建筑項目施工工作,同時也負責具體質量監督工作,降低了建筑質量監督的應有權威,使得建筑工程質量令人堪憂。
(二)質量監督形式單一
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采取無差別監督形式,對所有工程項目采取統一的標準和方式,降低了特殊環節或者特殊項目的監督作用。此外,在很多監督工作開展中,工作人員忽略了信息公示的重要性,導致監督形式處于單一封閉狀態,并未充分調動全面監督的優勢,降低了監督效果。
(三)質量監督信息化水平較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建筑質量監督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在具體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實現網絡化管理,可為質量監督工作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在工作中提高信息傳遞與反饋的效率,進而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監督的透明度,避免傳統監督手段中暗箱操作的詬病。但是,就現階段大部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而言,很多監督單位并未意識到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尚未建立監督體系,很難發揮信息化技術的應有作用。
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問題解決措施研究
(一)合理設置權責體系,形成完善的管理機制
通常情況下,建筑行業內部多存在監督職權交叉的現象,責任主體不明確現象較為普遍,嚴重影響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核實監督職能,合理設置權責體系,以此提升質量監督工作作用。例如在我國某區域建筑行業發展中,政府部門充分調研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實際情況,針對其中的權責問題開展專家研討會,旨在明確權責關系,避免監督職能交叉導致的監督受限等問題。經過討論,政府確定出臺了“政府委托,社會監督”的權責體系,建立督查小組,保證質量監督工作貫穿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并且通過這樣的權責體系保證了質量監督的宏觀性和微觀性,政府委托旨在創建一個規范化的市場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為質量監督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而在社會監督中,政府看中社會輿論的強大力量,采取跟蹤檢查、抽樣檢查和明察暗訪等形式針對建筑的具體細節進行監督,以此實現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監督。
(二)創新監督方式,提升質量監督效果
受監督形式單一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出現諸多局限性,因此相關部門必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研制創新有效的監督形式。例如我國某市質量監督部門在監督工作開展中創新性地制定了“三駕馬車”監測形式,其中該部門將質量監督人員配置、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向社會公示,并在具體工作中堅持“首問責任、一次性書面告知”的監督原則,保證每項工作均具備痕跡記錄;并且該部門按照工作類別建立臺賬,并創建檔案,進而貫徹落實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此外,該部門在具體監督工作中聯合監理和施工責任主體進行現場觀摩,建立質量信用檔案,樹立安全標化工地。通過上述措施,該市形成了極具創新性的“三駕馬車”監測形式,使得整體建筑工程質量穩中提升,為整個建筑工程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三)創新監督手段,提高監督的信息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技術水平日漸提升,為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有利于提高監督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具體監督工作開展中,相關部門必須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例如在我國某市相關部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并與相關運營商取得聯系,建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體系,該系統主要包括如下四個子系統:(1)質量監督業務綜合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面向縣、區監督機構,出臺統一的監督標準,并在監督工作中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完整周期內全過程進行閉合管理,項目一經啟動,該系統便會完整錄入項目信息,并且在施工階段系統會參照相關法律法規形成各類檢查表,工作人員根據檢查表類目對項目施工進行抽查,并記錄檢查結果,制定具體質量監督檔案;(2)數據交換子系統,針對信息“孤島”現象而創立,通過設置同樣數據接口,為上下級信息和數據的交流和共享提供通道;(3)辦公自動化子系統,綜合運用文檔管理、E-mail和群組系統工作等技術,與工程質檢部門的工作流程相關聯,實現各項質量監督流程的自動化管理;(4)移動手機客戶端子系統,設計質量監督手機客戶端,現場工作人員通過客戶端可及時查詢相關數據,并將現場采集的數據匯報上一級部門,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信息與數據的完整性和實效性。
(四)加強人員素質的培養
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建筑質量的監督管理離不開人才,人才對于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來說非常重要。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專業技術人才和先進管理人才的著重培養。培養質量監督管理人才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1)嚴格按照建筑質量管理特點,對質量監督管理人才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2)強化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人才的經驗和操作水平,豐富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人才的經驗,打造一支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和質檢隊伍帶領和指揮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施工,通過對施工質量的了解和控制對工程質量進行長期的監督管理,以此來完善對建筑質量管理經驗的提升和培養。對人才進行經驗的培養既要做好對現有質量監督管理人才的培養也要做到對新型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人才的引進工作,按照市場行情對知識結構進行調整和更新,通過制定培訓機制,確保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在建筑工程建設整體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就監督實際工作而言,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相關部門必須針對具體問題,從監督責任、監督手段和監督方式等方面著手,采取有效地改進措施真正發揮質量監督的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 費委, 何春芳.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5,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