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敬文
【摘 要】近年來我國建設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使建設工程規模得到了壯大。而建設工程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提高離不開建設工程質量。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是提高工程質量,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筑企業要加大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提高其綜合發展能力與實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在監督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出更加完善與科學的監督管理制度與規定,以滿足我國蓬勃發展的建筑行業的需要。但是我國當前現有的監督管理制度和建筑行業發展的速度有著一定的差距,在一些管理上存在空白和陳舊,制約了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的嚴格把關與控制。因此,對有效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與策略的探索,成為了各個建筑企業和國家相關部門主要研究課題。
一、強化政府參與,進行事前預防
建筑行業的規范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控制與調節手段,因此,政府要堅持引導我國建筑行業規范,加大建筑質量監督力度,在工程項目開工之前做好事前控制與監督。首先加大政府質量監督執法人員監督管理素質,熟知工程建設制度各項規定,以良好的專業素養投入到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1】。其次,加大對工程參與方工程質量意識的培養,始終堅持“執法要嚴,幫助在先”原則,積極組織各個參與方進行會議探討,對各個施工方需要承擔的責任作出明確,并提出相關要求,明確各個參與方的職責和目標,并進行國家相關法律知識普及。最后,根據建設工程的不同制定出合適的監督管理方案,進行事前預控。監督管理方案的制定需要對工程項目面臨的環境、特點、工藝、突發事件等做出充分的考慮,提高管理方案的靈活性與有效性。
二、做好工程準備,加大監督管理
政府的控制是宏觀上的,建設工程質量的提高還需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加強自身監督與管理水平,將質量監督管理落實到各個環節中,切實提高質量監督與管理水平,建設出高質量、高性能的建設工程。
(一)監督管理從設計階段著手
建設出高質量、低成本、速度快的工程是工程監督管理的主要目標。一項工程開工前需要進行工程造價,而想要在工程建設中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就需要嚴格控制工程的設計階段,科學設計工程造價方案。建筑企業需要篩選出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工程設計單位,嚴格把控造價方案,為實現成本節約的目的提供前提條件【2】。對于設計方提供的圖紙和資料要嚴格核算與比對,保證設計出來的圖紙方案時經過實際情況的綜合考慮而做出來的最佳方案。
(二)對施工單位的選擇保持嚴禁科學的態度
工程準備前期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招標與競標,對于競標施工方的選擇要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嚴格審核各個競標企業和單位的資格與能力,選擇出能力強、成本低、信譽好的施工方。對施工方的選擇需要滿足一下幾點:第一,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經驗,能夠有能力完成大型建筑施工工程項目。第二,施工單位有足夠的能力支撐施工所需要的機械設備條件,并且提供出的機械設備要有良好的性能,不會存在老化、故障等問題。第三,施工單位具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需要有領導能力強的領導人員,并且有著嚴禁負責的工作態度和較高的職業道德與操守,保證施工的有效進行。
(三)加大對施工材料的選擇與監督
材料的選擇與購買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一定要選擇出質量好、價錢適中的建筑材料,這是保證工程質量最基礎的一項內容。如果選擇的材料質量不合格,會給建筑工程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威脅人員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給社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材料質量的不合格也是近年來引發建筑坍塌事故的很重要原因【3】。因此,施工方在購買建筑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把控好質量關卡,對于與建筑標準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禁止使用,并對工程成本進行考慮,在工程造價范圍內購買性能好、價格合理的高性價比材料。材料的使用需要在各個階段的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實驗和檢驗,選擇出通過實驗的材料。
三、嚴格控制施工階段,落實監督管理
(一)嚴格規范行政部門行為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落實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制度的主要執行部門,對該部門行為的有效規范也是保證建設工程質量的有效途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如果能夠嚴把質量關卡,依法辦事,就會發揮出國家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路的作用,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投入使用嚴格的項目審批制度,審批流程嚴格依法進行。并建立起明確的責任制,將項目工程的質量責任落實到每一個負責人身上,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或事故將依法追求該負責人責任好相關人員責任。同時還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建設工程的開展情況和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現場勘查,以保證質量監督與管理的有效性。
(二)嚴格控制各個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
建筑工程具有建設周期長、設計范圍廣、人員流動大等特點,并且在作業中會經常出現交叉作業情況,因此要科學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嚴格控制各個工序的施工質量。首先強化控制施工準備工作。在施工工序開展前需要對可能影響工序正常進行的各個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并實行全程監控與管理,監控與管理范圍主要是包含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施工材料、施工環境、施工工藝、相關產品質量等。以上內容必須與國家設定的建筑標準相符合,并擁有良好的狀態性能。其次,強化控制各個工序條件。有效控制可能會影響施工工序順利進行的因素,并將監督與管理貫穿施工的全過程。每個施工環節都需要得到檢測人員的檢測與審核,保證施工工序的合格與安全。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影響施工質量或者施工正常開展的問題,一定要及時上報與解決。
(三)保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能夠靈活、合理變更
由于建設工程的長期性與復雜性,很難保證施工進程完全按照施工合同與計劃開展。當建設工程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時會導致施工計劃與標準的變更,可能會導致建筑規模的擴大,或者建筑周期的延長。為了保證實際施工進度和計劃進度始終保持在一個軌道上,需要隨時調整實際施工進度,嚴格控制施工環節。對于可控性的因素要進行有效控制,因為某些因素引起的變化要及時填補與解決。如果是客觀情況引起的變化需要及時調整施工方案,以保證施工的穩定與有效。在施工方案的制定環節就需要對可能影響工程質量、進度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合理設計施工方案,使方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當出現變更時不會影響整體施工。對于需要變更的部分,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和方案,并向上級報告,獲得同意后再進行變更,否則承擔全部責任。對于由于施工方案變更引起的變動,要及時調整并保證工程的質量不會受到影響。
四、總結
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是保證建筑出工程具有質量高、舒適度高建筑工程的基礎,也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質量監督管理的落實使保證工程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質量,提高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斌. 淺析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問題及加強措施[J]. 新業主:現代物業上旬刊, 2015(7):86-87.
[2]孔令超. 淺議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的現狀及對策[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8):00307-00307.
[3]馬躍文. 新時代建筑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對策淺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4(28).
[4]張現林, 劉永清, 和瑞生. 淺析政府對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和措施[J].交通企業管理, 2011, 26(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