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輝
【摘 要】水利工程是影響國民經濟發展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為此國家在水利建設方面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但是,在建設水利工程的過程中也要密切注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而不能只關注其在防汛抗旱方面的作用。為了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本文針對主要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措施,為相關的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措施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生態能源卻在不斷減少,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所以,我國開始加大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力度,從根本上對水利資源進行開發,解決水利資源不充足問題。由于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設,現在可以看到的是它的的確確是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給予了很大的影響,但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人類仰仗環境而生存,在發展更好的同時,更要考慮到生態的平衡,以及生態環境對水利工程的反作用效應。
一、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
(一)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
針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來說,其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性比較大,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威脅和影響比較大。針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來說,其范圍往往是天然河道附近,其強行融入到生態環境當中,就會導致天然河流環境受損,會從根本上影響河流環境平衡性,另外還會導致河流中以及附近的生物受損。在這樣的水利工程建設下,必須在結合河段情況的基礎上采取截流措施,導致泥沙淤積問題出現,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河流含沙量等。
(二)對局部氣候條件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在大氣環流的控制作用下地區性的氣候都是以一種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但是隨著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就會把原本是屬于陸地的區域變成了濕地或者是水體,從而使得氣候變得較之前的氣候更為濕潤,并且對本地區的小氣候產生一定的作用,比如會感覺到氣溫的明顯變化以及出現地區降雨等。針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來說,會導致水蓄積問題出現,導致水蒸發程度增加,最終產生降雨,針對水庫工程建設來說,還會在產生低溫效應后影響降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結束后,庫區會和水面相靠,導致空間能量改變,最終使得氣溫提升。
(三)對土壤的影響
在加強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后,會產生一定的蓄水,進而導致地下水位改變,在水位異常改變后,會導致土地鹽堿化等問題出現,另外還會導致土地沼澤化問題出現。針對那些淹沒的土壤來說,其由于通氣不足,就會使得其肥力大大降低,進而阻礙作物正常生長。且針對那些鹽堿化后的土壤來說,會最終升到地表,在一定的蒸發條件下,會把鹽分留在地表,最終導致生物枯死等現象出現。而針對沼澤化土壤來說,其濕度是比較大的,會影響生物正常呼吸等,另外還會導致包氣帶受損問題出現。另外泥沙淤積不僅使得水庫的蓄水量大量減少,一到暴雨季節很容易引發洪澇災害,危害下游的老百姓。
(四)對生物的影響
針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來說,主要表現為對生物的影響,針對這里所說的生物,不僅包括水生生物,還包括陸生生物。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當中,必須淹沒陸地,這樣就會影響該陸地上的生物生活。另外在施工建設下,水中植被就大大減少,導致水中微生物減少,嚴重影響水中動物的正常生活,長期下去會導致物種消亡等問題出現。而在加強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后,可以對陸生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優勢,但會給水生生物生長帶來劣勢,不僅會導致水生生態系統受損,還會從根本上減少魚類資源,阻礙魚類正常繁殖。
二、解決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對策與方法
(一)改善生態環境承載力
要想從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性,因此要首先增強生態環境的可承受能力,給生態環境必要的保障,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不僅會影響河流水文情況,還會影響河流構造等,因此,必須從根本上保證河流需水量足夠多。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保證移民補償工作落實到位,獲取居民的支持。在實際的工程施工建設之前,要從根本上保證因地制宜,保證施工規劃設計科學合理性。針對政府和相關部門來說,必須加大對現場施工情況的監督管理力度,著重加強環境保護。
(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從各個環節入手,落實好環境保護工作。且要結合各個環節施工情況的基礎上,采取相應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消除施工建設對其的影響。在具體的合同簽訂過程中,應當在全面掌握施工現場環境條件的基礎上,明確相應的權利和責任,進而明確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從根本上降低環境污染度。且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要創建相應的監管機構,定期預測影響施工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結束后,要落實好生態環境恢復工作,必要時建立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區。
(三)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要想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還必須對相關環境保護體系進行完善,要從根本上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把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到各個施工環節,保證水利工程施工正常進行。在實際的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動植物成長的保護,還要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盡量多的選擇綠色材料,降低環境污染度,從根本上避免生態環境失衡問題出現。遵循誰負責開發誰就要對質量負責到底,誰受益就要出錢負責維修,誰弄壞了就要進行賠償與恢復的原則。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法律化的補償機制。比如說針對開發河流就會對水里的生物產生負面影響的這一問題,就應該在建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實現對這些魚類的保護,從而確保生物資源不會產生衰退。
(四)加大監管力度和懲罰力度
在工程建設的管理中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調度管理方案,既要考慮到經濟效益也要考慮到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在進行水資源調度的時候優先滿足所有的生活用水,再來重點考慮生態用水同時兼顧其他的用水。要想促進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正常進行,必須加大施工監管力度,以免違規操作現象出現,要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從根本上維護生態環境,還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維護生態環境。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監管人員要做好環境污染調查工作,一旦發現破壞環境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和給與處罰,并及時采取調整措施。
三、結語
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明確,保護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重要。雖然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可以為社會帶來較大的效益,但在實際的施工建設當中,也必須做好水利疏導工作,采取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把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楊志義.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9):253-253.
[2] 張瑞煥,曾新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城市地理,2014,(16):156-156.
[3] 賀詠梅.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問題及其對策[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3):279-279.
[4]趙海波,王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