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乾安縣以精準數據為前提、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成立18個推進組為推進動力,嚴格考核,全方位、全面籌措資金,立足本縣脫貧工作實際,推出“一強化”、“四突出”脫貧新模式,助力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
“一強化”即強化信息精準。對國扶系統和浪潮系統兩個系統內的10150名貧困對象信息,逐鄉逐村逐戶開展精準復核;對幫扶人員信息逐個部門逐個人進行核對,糾錯、更正貧困對象姓名、身份證號碼、致貧原因,電話號碼等,核準幫扶人姓名、電話等各類信息達6萬余條,確保了貧困對象和幫扶人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對2017年返貧、新增貧困戶,落實了336名幫扶責任人;對原個體工商協會包保的385名貧困戶,又確定了一名幫扶人,實行雙包保;調整幫扶責任人243名,現已將人員信息全部錄入到國扶系統和浪潮脫貧數據系統中。
具體扶貧舉措做到“四突出”。
一是突出產業項目扶貧。制定了《全縣產業扶貧發展規劃》和《全縣2017年產業扶貧實施方案》,各鄉、各村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每個鄉鎮成立大型農業種植合作社和牧業養殖合作社。今年計劃在12個鄉(鎮、園區)建設蔬菜日光大棚500棟,帶動貧困戶脫貧一批。今年春季總計能夠建設完成大棚410棟,并能全部投入使用;依托大北農8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發展“生豬養殖”扶貧產業。今年計劃在12個鄉(鎮、園區)建設豬舍100棟,通過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一批;依托乾羊牧業公司,發展“肉羊養殖”扶貧產業。在水字鎮、安字鎮、道字鄉、余字鄉等4鄉鎮建設羊舍50棟,帶動貧困戶脫貧一批;依托大安市安大牧業有限公司,積極與吉林省農科院進行對接,發展“特色品種雞養殖”扶貧產業,主要采取集中與分散養殖的方式。今年計劃建設雞舍50棟,通過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一批;依托內蒙古草原鵝業,發展“白鵝”扶貧產業。通過合作社集中舍養和各戶散養白鵝,帶動貧困戶脫貧一批。目前,全縣謀劃產業脫貧項目120個,總投資額達37863萬元,其中:產業類項目71個,投資額達28605萬元;基礎設施類項目49個,投資額達9258萬元。
二是突出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對照貧困村退出各項脫貧指標要求,按照貧困村“缺啥建啥、缺啥補啥、全面達標”的原則,特別住房保障、安全飲水、道路建設等18個推進組對號入座,分類、分項逐村逐戶加以推進落實,著力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及村容村貌,確保18個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道路方面,結合今年的農村公路改建工作,認真完成好19個貧困村,總長約42公里道路的改建工作。危房改造方面,全縣貧困戶所有危房應改即改,力爭全年盡最大能力改造完成90%以上。安全飲水方面,25個貧困村安全飲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部解決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新農村建設方面,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文化小廣場修建和硬化、排水溝修建及村屯美化綠化等工作,年末確保每個村都有一處文化活動場所。
三是突出旅游扶貧。將該縣大布蘇工業園區夙字村,列為2017年《吉林省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規劃》當中,今年將啟動實施旅游扶貧。已按省扶貧辦要求,編制上報了《乾安縣鄉村旅游實施方案》,待省里批復后即可實施。
四是突出就業扶貧。今年國家全面啟動就業扶貧工作,目前省人社廳就業信息平臺與省扶貧辦農村建檔立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接,建立健全貧困人口就業信息平臺、就業對接服務平臺,加大貧困人員就業培訓力度,提升工作技能,促進貧困戶增收。目前已經建立了貧困勞動力就業臺賬,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93人。3月末已將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全部錄入到扶貧建檔立卡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