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向生態城市邁進,生態城市應達到園林綠化指標。受北方氣候條件影響,園林冬季的養管成為難題。由于園林植被品種多,不同品種需要不同養管方法,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針對北方干旱少雨、冬季寒冷的氣候特點,闡述了沈陽園林綠化冬季養管措施。
關鍵詞:北方;園林綠化;冬季養管;措施
中圖分類號: S73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8.057
北方冬季氣溫較低,樹木的低溫凍害問題是侵害北方園林綠化的主要問題,一旦溫度下降沒有及時進行凍害預防,可能對植物造成嚴重的損傷。本文主要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在研究園林綠化管理的基礎上,探討合理的防寒防凍技術,以促進北方園林綠化植物健康生長。
1北方園林植物選擇
一是北方園林植物的選擇要充分考慮氣候因素,北方氣候特點是干旱少雨、冬季比較寒冷,在植物選擇時要選擇根系深,抗旱效果好的植物,以本地植物和木本植物為首選,這樣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二是要選擇抗病蟲害、耐貧瘠的樹種,為園林綠化的主要樹種。抗逆性強的樹種在長勢、葉色和花期等方面都不是特別理想,所以盡量選擇樹干直、樹體優美、枝葉繁茂、花艷芳香的樹種,以保證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綠化效果;三是由于北方冬季較長,要選擇速生樹種,以達到短期內形成良好的綠化效果。在不同園林區域要選擇不同的樹種,長壽樹種樹齡較長,但生長比較緩慢。速生樹種容易早衰,可以通過樹冠更新和實生苗育種的方法進行解決。在街道綠化中要選擇速生,且容易修剪、容易移栽的樹種;公園里要選擇長壽樹種。長壽樹種和速生樹種相互配合,是園林綠化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要選擇根系深、抗風力強的樹種,在選擇種植過程中,淘汰生長狀態差、抗病性差的樹種,選用優良性好的樹種。
2北方園林植物容易凍傷的部位
2.1根系
根系是植物健康生長的關鍵部位,一般不會有休眠期,會一直生長。由于沈陽冬季溫度比較低,接近地表的根系容易發生凍害。根系部的凍害是隱藏型的,不能被及時發現,只有在第二年春季植物生長的旺盛期時才會被發現,因此冬季要做好植物根系的防寒防凍工作。
2.2主干
北方冬季傍晚溫度驟降,溫差大,導致植物主干容易發生凍害。在高溫到超低溫的大溫差作用下,植物主干的樹皮會短時間內迅速收縮,導致樹皮開裂。樹皮的開裂導致樹干內的細胞暴露在環境外,遇雨雪天氣會結冰,不利于植物生長。
2.3樹杈
樹杈發生凍害的部位多數是在分杈處向內的一面,發生凍害后植物皮的顏色會變深,皮層會垂直下裂。樹杈發生凍害的原因是年輪窄、導管不發達,對營養吸收不及時,導致本身抗旱抗凍的能力下降,春季時會發生流膠現象。分杈的部位在冬季時容易積雪,雪融化時容易對樹皮進行侵害,使樹皮組織變軟,當急劇降溫時會發生凍害。
2.4根莖凍傷
根莖是開始生長最早,但是停止生長最晚的部位,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較差。根莖靠近地面,由于溫度差異大,所以容易受到低溫及溫差大的傷害,導致皮層損壞。
3北方園林植物發生凍害的原因
3.1植物的生理因素
植物受凍害程度高低與春季解除休眠時間的早晚有很大關系。解除休眠早的樹種在冬季受到凍害的可能性比較大;解除休眠晚的樹種會避開早春倒春寒的威脅,在冬季發生凍害的可能性較小。凍害一般是在秋季末或春季初發生。
3.2園林綠化物種因素
受凍害傷害是因樹木品種的不同而產生的。常綠樹種比落葉樹種更容易受凍害傷害,闊葉樹種比針葉樹種更容易受凍害傷害。在松樹樹種中,樟子松比油松抗凍,油松比馬尾松抗凍。而梅樹最高耐寒溫度可達零下30℃。
3.3其他因素
同一片園林綠化帶,離水源遠的植物比離水源近的植物更容易受凍害,因為水的熱量比較大,可以方便植物防凍。此外,管理水平的高低與凍害發生幾率密切相關。
4北方園林綠化冬季養管技術措施
4.1加強肥水的管理
肥和水是植物生長的關鍵,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營養元素,加強肥水管理可以幫助樹木協調內部水分和養分的存儲。在春季植物生長旺盛期進行施肥,可以促進新樹枝生長和樹葉變大,提高樹葉的光合作用,保證樹枝強壯。在秋季進行灌溉,同時施用適量的磷肥和鉀肥,配合雜草清理,可以加快樹枝快速生長,有助于樹枝結構充實。而且適量的肥和水可以幫助樹木抵抗冬季嚴寒。
4.2適時進行冬季灌溉
冬季對樹木進行灌溉要適時適量,既要保證地面植物能吸收到充足水分,又要保證地面下的根系有充足水分可抵抗嚴寒,并延長春季開花時間。通常情況下,氣溫在5℃以上時,地面下的根系可以吸收充足水分,5℃以下的狀態地面下的根系不容易吸收水分。因此要及時關注天氣情況,在溫度達到5℃時進行一次徹底灌溉。當地表溫度在0℃以下時,泥土中的水分會凍成冰,這種情況下也要進行一次灌溉,以防止根系的水分被風吹干。當溫度低于0℃時,根系所在土壤中的水分會結冰并釋放熱量,可以提升泥土溫度。歸結起來冬季大概要進行兩次灌溉,一次是十月末左右,一次為十一月初。冬季灌溉最有益的植物是油松和側柏等針葉系列植物。
4.3加強防凍保溫措施
4.3.1根莖培土、覆土 冬季在進行灌溉后要結合封堰,要樹根莖部培起大概寬60厘米左右,高40厘米左右的土堆,這樣可以防止樹根部的凍傷,同時也能減少根系水分蒸發。在春季開始時,當泥土沒有完全化凍時,植物的根系部分吸收水分困難。這時如果空氣比較干燥,溫度又高,就會導致水分蒸發快,植物容易出現干枯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剛入冬時把樹苗全部埋在土里,以保證樹苗不受冷空氣侵襲,不會因為外界溫度低而受到影響。將樹苗全部埋在土里還能降低樹木水分蒸發,從而保證泥土里的水分足夠樹苗根部吸收,可以避免樹苗凍傷或缺水引起的枯竭,這種覆土方法比較適合油松和云杉等針葉類的樹苗防凍,對比較容易腐爛的植物并不適用。覆土應該在樹苗停止生長后,在立冬前后溫度達到0℃左右時進行。主要步驟是耕出壟溝,同時將土塊敲碎,向壟的一方培土,保證樹苗向一個方向傾斜。要保證蓋土勻稱且嚴實,主要在迎風面多蓋些土,以保證樹苗不受傷害。蓋土步驟完成后也要及時查看,如果發現樹苗露在外面要進行補蓋。到第二年春天,在起苗前的1~2周,在溫度達到5℃左右時將蓋土撤掉,要分兩次完成,注意不能在大風天進行,讓樹苗慢慢適應外面的空氣環境。撤土的時間不能太晚,否則會因為氣溫上升土塊化凍下沉,粘在樹苗上不利于樹苗生長。撤土后要進行灌水,以避免出現干旱情況。
4.3.2 架風障、涂白、塑料薄膜防寒 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大風和嚴寒會給園林綠化樹木造成傷害,為了減輕冬季大風及嚴寒給樹木帶來傷害,特別是對珍貴樹種的傷害,可以在樹木上風口的方向架設風障,風障材料可以是玉米稈等捆成,高度超過樹的高度即可。風障要用竹竿或木樁綁住,防止被大風吹倒,在漏風處可以用稻草等進行覆蓋,擋風布要埋于下部,以防止風從底部灌入,對樹木產生傷害。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常綠的針葉幼苗或一些引進的珍貴樹木品種的防寒。另外,可以用石灰加石硫合劑混合對樹干進行涂白,涂白范圍主要從地面根部到樹干大概1.2米的長度,這樣可以減少晝夜溫差大所造成的傷害,也能殺死一些病蟲害。樹干涂白后可以減小春季樹木對太陽的吸收,降低樹木溫度提升的速度,可以將樹體萌動推遲3天左右,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樹木被早春倒寒的霜凍傷害。近年來,廣泛將塑料薄膜防寒技術應用于云杉幼苗、側柏和檜柏等樹木,這個方法比較簡便。
4.3.3 熏煙法 熏煙的煙幕可以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對地面熱量起到反射作用,減少地面熱量的純支出率,間接減緩溫度下降的速度。煙熏產生的溫度也可以對局部空氣起到加熱作用,避免霜凍的產生,這個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水,比較適合缺水地區。具體做法是先豎起木樁,在木樁周圍架上可以燃燒的材料,在材料表面涂一層薄泥,拔出木樁后將點火物質放入薄泥中,產生大量煙霧后會對植物起到防寒作用。如果園林綠化不適合這種點火方法,可以采取人工制造煙霧來進行煙熏。
5 結語
園林植物是現代園林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的植物是多種多樣的,園林綠化在北方地區比較容易受到低溫凍害。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根據植物生長規律,分析園林凍害產生的原因,探討預防凍害發生的方法,科學處理植物容易受凍害的部位,做好植物全方位的防寒保護措施,以提高北方園林綠化凍害防御效果,提高冬季北方園林綠化養管技術質量,推進北方園林在冬季防寒的能力,促進北方園林綠化的建設和發展,為北方園林綠化工作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師光.北方地區園林植物冬季防寒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5,(20).
[2]郭麗麗.園林植物的越冬養護管理[J].北京農業,2013,(36).
作者簡介:劉永明,本科學歷,園林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綠化養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