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玉小
地市報紙如何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策劃
□ 曹玉小
重大主題報道策劃是主流媒體履行職責使命的一個重要手段,要做好重大主題報道,就必須展開研究、精心策劃。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從多個方面探討地市報紙如何完成好重大主題報道的策劃工作,使地市報紙在重大主題報道策劃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與風格。
地市報紙;重大主題報道;策劃
重大主題報道是一種集中、大規模的戰役性報道,其圍繞的中心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動和相關社會“熱點”。對新聞媒體來說,其肩負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促進科學發展,共創和諧社會,而作為黨與人民的喉舌,新聞媒體也應承擔主流輿論引導的重大社會責任,這些均需要通過重大主題宣傳來實現。
近年來,錫林郭勒日報社對主題報道非常重視,各報、網、刊從強化新聞策劃出發,按照各自定位與特色的不同,進行協調聯合,將整合優勢發揮出來,從多個角度聚焦了一系列重特大主題,使報道的覆蓋范圍得到了有效擴大,影響力與滲透力不斷提高,區域輿論引導格局由此形成。
現階段,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關鍵階段,社會思想文化日趨多元化,且呈現出多樣、多變和碎片化的趨勢,而這受到深刻變革的經濟體制、深刻變化的社會結構、深刻調整的利益格局和深刻變化的思想觀念的影響。所以,對地市報紙,尤其是黨報來說,當務之急就是思考怎樣主動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新聞宣傳,讓黨的新聞媒體在社會思想輿論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而這項戰略任務并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
之所以要對重大主題報道策劃引起高度重視,原因在于其有助于我們掌控社會思想輿論話語權,促進黨和政府執政能力、執政地位的提高。在具體報道過程中,我們應在打造優勢品牌上充分發揮行政資源的作用,主動圍繞中心工作展開策劃。堅持“三早”策略,即“早知曉、早介入、早策劃”,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并展開策劃,在積極參與、主動策劃時把重大主題報道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對所有報社采編人員來說,應深入基層,須知只有接近現實生活,才容易了解事情真相,激發創作靈感。只有具備強烈的全局意識與策劃意識,善于展開調查研究,方可挖掘出有價值有意義的素材,確定主題,呈現出“帶響”的報道。
以綏化日報為例,2010年夏天,呼蘭河上游突發洪水,短時間內洪水就將4名正在踩沙船上作業的農民連人帶船沖走了,4名農民隨時都有性命之憂。記者幾乎和負責領導、搶救人員同時達到現場,并將手機打開隨時將搶救情況匯報給報社領導,在第一時間制定報道計劃,確定報道對象。救援人員及時投入到搶救工作中,但受迫于水勢過于兇猛,采取的各種方法均無法將受困人員營救出來。最終在持續34小時后,由直升機成功救出4名被困人員。記者對本次救援活動進行了全程跟蹤采訪,并從多個角度編發了一整版題為“34小時大營救”的大型主題報道。該報道刊出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也在省政府簡報上得到了刊發。
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其內容與形式進行創新,而這也是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難點所在。大多數情況下,重大主題報道都是同題競技,即許多家媒體根據相同的題目進行策劃。所以,策劃的關鍵就是怎樣將“兩頭吃透”,也就是在了解報道主題背景和意義的同時,將本地的社會實際結合起來,讓重大主題報道更接地氣,做出和其它報紙不同的地方,呈現出報道的特色。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和城市的不同,所擁有的文化特征也有很大差別。錫林郭勒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及生態屏障,又是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要地,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內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錫林郭勒日報在創新重大主題報道上堅持挖掘當地特色,寓重大主題于鄉土題材元素中,充分結合重大主題報道與錫林郭勒盟的改革創新,將報道做成社會熱點、群眾焦點,借助地方元素凸顯出報道的主題。
如果說重大主題報道是一種報道,不如說它是一次全新的宣傳和心靈洗禮。筆者認為,重大主題報道并非只是將事實與信息傳遞給受眾,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接受觀點,又或是創造性地進行觀點傳輸。如此一來,重大主題報道就需要對“頻率”二字引起重視,相關負責人要將報道的頻度控制好,把受眾的接受心理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
過急或過慢的報道是不是受眾所需要的。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毙侣剤蟮酪彩侨绱耍舨僦^急就會導致草草收兵,無法將重大主題報道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反之,受眾就會因為報道之間的長時間間隔而將其遺忘。所以,怎樣對報道頻度進行有效控制還需要反復斟酌,認真思考。在筆者看來,若想把握好報道的頻度,就必須對所策劃主題報道的持續時間和最終的報道目的予以了解。報道間隔的時間必須與受眾的基本生活周期相符,才能避免出現報道錯誤的情況。
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重大主題報道為例??箲饎倮侵卮笫录蠖鄶得襟w在進行主題策劃時均將其作為重要內容,幾乎每隔幾年,有關紀念抗戰周年的內容都是廣播電視媒體以及地市報紙選擇策劃的重點,因此對所有媒體人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做新這一主題。不管是抗戰主題還是其他重大主題報道,主角的展現均要建立在展示主題的基礎上。比如抗戰勝利70周年的主題,地市報紙著重對人物與人物背后的故事進行展現。通過人物、故事等彰顯出偉大的抗戰精神,防止主題突出而忽略主角。另外,策劃人在進行重大主題報道策劃時,不僅要關注理論力量,也要重視情感力量。要深入受眾的內心,使其產生情感共鳴。創新策劃理念,既要重視媒體宣傳,也要重視活動策劃,同時充分融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將二者的能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序開展重大主題報道的策劃活動。
當前,信息傳播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給傳統主流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錫林郭勒日報社積極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相繼建設新聞網站、微信、微博、客戶端、語音手機報、云報屏等種類多、涵蓋廣、內容新的新媒體平臺,已初步形成“四報兩刊兩網兩端十二微一屏一臺”7大類24個發布終端的全媒體發展格局。
為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錫林郭勒日報相繼推出“中蒙邊境行”“錫林郭勒記憶”等一系列大型報道活動。不同于以往的是,這些活動運用全媒體報道方式,通過諸多典型、立體的家庭故事,以生動新穎的手段表現出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以來邊境地區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網絡總點擊量超過30萬。
新媒體環境下的重大主題報道,應結合報道內容,充分整合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特點,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發布的模式,最大化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在發布形式上,把新聞做成可視化、碎片化的形態,堅持移動優先,用技術手段讓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從而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
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策劃,有助于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積極的宣傳,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促進各項事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對于地市報紙來說,擺在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將重大主題報道做好,須知重大主題報道可以讓新聞內容更加豐富、更加立體,思想內涵更加深邃,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
1.劉博.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策劃[J].中國地市報人,2016(10):68-69.
2.王丹容.求解改革新語境下重大主題報道的創新路徑——《潮起甌江競奔流——再看溫州模式》策劃報道的實踐思考[J].傳媒評論,2016(05):27-29.
3.吳峰平.重大主題報道的選題策劃[J].中國廣播,2016(03):70-71.
(作者單位:錫林郭勒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