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谷
話說從前有一家人姓劉,男人被抓去從軍,女人帶著兩個兒子過活。大兒子讀書用功,經常受到私塾先生的夸贊,女人引以為傲。所以她很少讓大兒子幫忙干活,只督促他認真學習,希望將來能考取功名,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狀態。小兒子卻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所以早早輟學,幫助家里干農活。
幾年前,女人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救了一個僧人。后來僧人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師。大師博學多才,很多人慕名前來希望得到大師的指點。大師帶信到劉家,希望女人能送一個孩子上山,他會親自指點助其成才,以報當年救命之恩。女人喜極而泣,毫不猶豫地讓小兒子送大兒子上山。
兄弟倆出發沒多久,便遇上了一個人。這個人拄著拐杖,步履艱難,聽說兄弟倆要上山,希望能結伴而行。老大一聽,皺起眉頭,覺得這人會拖累他們,剛想拒絕,老二已經欣然答應。于是三人一同上山。一路上,老大一聲不吭,老二與那人又說又笑。后來走到半山,天已經快黑了,山路陡峭,周圍還時不時有狼叫聲傳來。老大悄悄對老二說:“大師要我們太陽下山前趕到山上,可是因為這人我們已經耽誤了很多時間,要不我們先走吧?”老二犯了難:耽誤了與大師約定的時間,肯定會讓大師覺得大哥拜師誠心不夠,可是如果現在與那人分開,那人恐怕會遭遇危險。這可怎么辦?權衡之下,老二勸大哥先行,他會攙扶那人加快腳步盡量趕上。后來三人一前一后到達山上。那人突然拿出一錠銀子給老二以表謝意。老二堅決不要,老大拽拽老二的衣角說:“你幫他不易,他給你報酬是應該的。”老二說:“我們結伴而行,雖然我攙扶了他,可是他講給我很多有趣的事和做人的道理,這一路上誰得到的多還不一定呢!怎么就說是我幫了他呢?”那人笑了笑,先行進了寺院。
最后大師留下了老二,卻讓老大回家了。女人不解,上山詢問。大師說:“那瘸腿的人是我安排下山去接你兒子的人。你的大兒子雖然熟讀圣賢書,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不如你的小兒子做得好,擁有明辨是非之心的人,才是具有真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