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韻絢
指導老師:茍聰聰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應收賬款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非生產經營活動索取得的債權。應收賬款作為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不僅應遵循“謹慎性”原則對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準備,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進一步采取“謹慎”的態度。
【關鍵詞】壞賬準備;財務管理
一、壞帳準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意義
由于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公司銷售政策等因素決定了一個企業很難不存在應收賬款,甚至對于大部分的企業而言應收賬款的管理是企業日常管理的主要內容。而應收賬款日常管理里的重要內容之一即依據謹慎性原則對當期應收賬款計提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是企業當期應計提的眾多資產減值準備的一個子項。當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時,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判斷資產是否減值,如果存在減值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采用一系列方法進行正式估計。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對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項計提的壞帳準備。
二、壞帳準備的計提及賬務處理
壞賬是指企業的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應收賬款應包括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以及到期未收回的轉入應收賬款的應收票據的期末實際賬載金額。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是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自行確定的。在企業估計當期壞賬損失之前應進行對賬工作,其目的是確保本企業賬上相應企業的應收款項余額與該企業賬上余額一致,以做到賬實相符。企業無需對每一筆款項都進行核對,核對工作應主要針對與企業往來頻繁且其金額在整個應收賬款中占有較大比例的款項所涉及的企業。企業應開設壞賬準備賬戶,并采用備抵法對企業當期應計提的壞賬進行處理。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根據采用一定方法估計的當期壞賬損失,并根據當期“壞賬準備”賬戶的余額和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額對“壞賬準備”賬戶余額做出相應的調整。當期提取壞賬準備轉作當期費用。實際發生壞賬時,直接沖減已計提壞賬準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余額。
(一)壞賬準備的計提
壞賬的估計方法有三種:
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是根據應收賬款期末余額乘以壞賬損失百分比作為當期估計壞賬,并據以調整壞賬準備賬戶余額,壞賬損失百分比是根據過去壞賬損失占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來加以確定的。但通常對于公司來講過去的水平并不代表現在,故財務人員會根據公司目前的業務水平以及銷售政策上的變化在原有比率的基礎上做出調整,使其能夠適應目前公司情況。
銷貨百分比是根據某一會計期間的賒銷金額乘以壞賬損失百分比來計算本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數額。與前一種方法不同之處在于乘以壞賬損失百分比的基數不同,在同一個企業中采用第一種方法計算的壞賬準備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因為一個企業的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是在不斷變動的。而依據第二種方法每期計提壞賬準備的余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第二種方法的基數是一個固定值。然而較第二種方法而言依據第一種方法計算的壞賬準備更加準確。因為公司壞賬會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同時也受到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而這些因素都是企業財務人員難以預測和無法左右的。賒銷百分比法也有其優勢,如對于小型企業而言該法更簡單,在企業賒銷額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采用賒銷百分比法有助于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二)壞賬準備的賬務處理
期末完成當期應收賬款的整理和核對工作并估計壞賬損失金額后,會計人員應檢查當期“壞賬準備”會計科目的余額,由于壞賬準備屬于備抵科目故每期計提完壞賬損失后余額應在貸方。其具體處理步驟如下。
1.開設“壞賬準備”科目
2.根據相應的方法估計當期壞賬損失
3.根據壞賬準備科目的余額確定當期實際計提數
三、企業對壞賬損失的管理
不同的壞賬損失估計方法會直接導致企業每期計提壞賬準備的不同,而財務管理一方面要盡量調整計提比率和計提方法使得每期實際發生的壞賬數額與上期期末估計壞賬數額相近。首先企業可通過加強對壞賬損失確認的內部管理和控制來確保每期轉銷壞賬數額的準確性,具體措施如下。
(1)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與企業真實情況相適應且較為完備的壞賬準備金制度。
(2)壞賬準備的計提必須嚴格遵循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定期審查壞賬損失計提的范圍、計提的標準是否合理、合法。
(3)建立完善的壞賬審批制度。制定必要的壞賬損失處理審批程序,以及批復手續。
會計人員應定期對一些金額較大的已轉銷壞賬記錄進行抽查,審查其審批手續是否齊全合規,是否有隱瞞虛報情況,沖銷應收賬款的金額是否同批準的金額相一致。
壞賬準備估計方法屬于應收賬款的管理的一部分。應收賬款的財務管理包括收集客戶信用資訊并進行評級、制定信用政策、制定收賬政策等,最終以上政策都通過作為企業選擇壞賬估計方法反映到壞賬準備計提的具體金額中。而企業反過來依據當期實際發生的壞賬數額以及各個客戶發生壞賬的具體情況對客戶信用評級、公司信用政策、收賬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四、壞賬準備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由于“應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故企業應根據“應收賬款”借方和“預收賬款”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當期“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由于企業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是基于主觀判斷選擇這就使得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列報金額包含了諸多主觀成分。壞賬準備計提比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企業資產總額。
企業當期計提壞賬準備一方面增加或減少“壞賬準備”科目余額,另一方面改變“資產減值損失”余額。企業期末編制利潤表時,“資產減值損失”作為需扣減的費用項目成為影響企業當期利潤總額的主觀因素之一,極易被企業用來人為調節當期利潤,違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原則。
對企業而言,壞賬準備并不是現金流出,應收賬款也非現金流入,故壞賬準備的計提金額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較小,但并不意味著毫無影響。因為應收賬款作為企業資產意味著其相關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預示未來極可能流入的現金量,同時根據合理方法估計的壞賬準備金額顯示應收賬款中可能在未來難以收回的款項。
五、壞賬準備對公司償債能力評價的影響
財務評價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都會定期根據企業會計報表提供的總括信息運用特定的方法對企業過去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企業壞賬準備的計提會對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金額和利潤表中利潤總額產生影響。企業運用財務比率對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獲利能力進行分析。
由于并非所有當期的應收賬款都可以在未來期間收回,那么將這一部分未來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也作為流動資產并計算償債比率,會使得企業償債能力被高估,故企業依據謹慎性原則充分估計未來期間可能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并以扣除了壞賬準備后的應收賬款金額計算財務指標來反映企業真實的償債能力。
六、結語
企業依據謹慎性原則采用一系列合理的方法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使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更趨于真實水平,有助于企業財務人員和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在企業財務管理與財務分析中做出正確分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