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娜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電子數據審計方式成為近年來審計研究的熱點問題;政府審計是我國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新一屆領導人上臺以來,對于政府審計的關注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點;因此,研究大數據的審計方式在政府審計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已有文獻的分析整理,梳理各方觀點,研究結果為今后更好地提供在大數據環境下政府審計的研究提供基礎觀點總結。
【關鍵詞】大數據;政府審計
一、引言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對大數據的定義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儲存、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大數據的發展對審計方式、審計證據的獲取、審計程序的設計、審計數據的處理等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政府審計是指政府審計機關對會計賬目,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行為進行獨立檢查,其實質是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結果進行獨立的監督。
被審計單位信息化進程的發展,傳統審計,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戰;越來越高的信息化程度,使得開展大數據審計成為必然。信息化環境下,如何審計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數據并發現其存在的錯誤或者舞弊,成為目前審計工作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審計機關作為國家治理政治權利中監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提高其大數據分析能力,及時發現經濟社會運行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向黨委政府獻言獻策,充分發揮審計的功能,推進國家良治。2014年12月,國家審計署機構調整,增設了電子數據審計司,充分說明電子數據審計在目前我國審計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文獻綜述
大數據是近幾年出現的新興事物,在政府審計領域對其的相關研究比較少。一些實務界人士已對大數據審計方式在政府審計中的應用展開了研究。學術界對此問題的分析相對較少,主要是通過實證調研的方式,分析目前我國政府審計中大數據的應用情況,并提出了相應的展望。本文將從學者身份不同為劃分依據,從實務界和學術界兩個方面對此問題進行文獻綜述。
(一)實務界
1.宏觀層面
(1)面臨的挑戰
陜西省審計廳課題組將大數據對政府審計的挑戰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對審計制度的挑戰。該課題組認為現階段我國某些審計制度上的原因,無法有效配合大數據這一先進技術的施行。二是對審計人員的挑戰。由于審計人員的信息化審計水平、對審計軟件和技術方法運用還較為初步。三是對審計技術的挑戰。包括軟件上的問題和硬件上的問題。
廣東省審計廳的研究員認為大數據環境下政府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審計人員能力素質與大數據環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第二,審計監督手段和方式與大數據要求不相適應。第三,與大數據環境要求相適應的審計力量動員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2)應對措施
陜西省審計廳課題組提出了四點解決方案。第一、審計制度的建設。包括設置相應的機構。第二、審計隊伍的建設。具體做法有換崗方式使得業務人員和計算機人員更加親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針對審計骨干舉辦計算機培訓班,針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開展高級數據庫管理、數據挖掘、信息系統審計等專業應用培訓等。第三、審計技術的建設。加強大數據分析模型和軟件的研發,制定審計軟件的統一標準和行業法規。第四、大數據試點的建設。大數據審計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選點示范對開啟和穩步推進政府大數據審計信息化建設具有戰略意義。
2.微觀層面
有學者專門從預算執行審計出發,總結了大數據平臺下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主要成效。還有些學者討論了大數據背景下的政府環境審計全覆蓋的問題。
(二)學術界
目前,我國學界對大數據環境下的政府審計研究甚少,已有的文獻包括對政府電子數據審計應用現狀的調研并進行了相關分析,以及從微觀的某一個方面,對政府審計監督全覆蓋的路徑研究。
江蘇省社科院的陳偉教授通過對問卷調查和實地座談情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國電子數據審計的應用情況。陳教授主要統計了被審計單位主要使用的應用軟件和數據庫軟件和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熟悉的被審計單位使用的軟件和其使用的審計軟件的情況。同時,探討了目前開展電子數據審計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包括SQL SERVER、ORACLE、ACCESS、EXCEL 等數據庫環境的問題,以及相關數據的采集問題和采集數據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從宏觀的角度提出了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提高審計人員電子數據審計技術、關注電子數據審計應用現狀研究/結合大數據研究未來電子數據審計走向。
南京審計學院的馬志娟和梁思源立足于大數據這一時代背景,以受托環境責任觀為依據,分別從政府環境治理系統與政府環境責任視角出發,探討了政府環境責任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對象與內容,分析大數據技術對政府環境責任審計的影響,提出了大數據背景下政府環境責任審計的實施路徑。
三、總結
由于大數據環境是一個新興事物,無論是實務界還是學術界對大數據環境下的政府審計研究目前都相對較少。從已有的文獻來看,基本都指出了目前我國大數據環境下政府審計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式。有些是從宏觀的視角提出整體上的要求,有些是提出具體做法。但是這些研究無論是實務界還是學術界,基本都是基于某個省或者某個市的數據進行研究,并未將結果推廣到全國,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時,具體做法中,大部分不夠細化,實際操作性不強。隨著大數據的深入發展,相關的研究會越來越多,期待更多學者提出自己的建議。
參考文獻:
[1]胡俊杰.大數據環境下政府審計創新芻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4(21)
[2]吉越.大數據背景下的政府環境審計全覆蓋[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6(4)
[3]莫培杏.大數據環境下政府審計創新探究[J].財會學習,2016(15)
[4]陜西省審計廳課題組,大數據時代:國家審計的挑戰、機遇與對策[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5(3)
[5]鉉珺瑋.大數據時代審計機關的應對策略[J].經濟視野,2014(5)
[6]吳振雄.大數據平臺下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實踐與思考[J].審計月刊,2016(1)
[7]馬志娟,梁思源.大數據背景下政府環境責任審計監督全覆蓋的路徑研究[J].審計研究,2015(5)
[8]陳偉,杭天竹.政府電子數據審計應用現狀調研[J].財會月刊,2016(10)
[9]駱碧勝.借力審計大數據推動實現政府審計全覆蓋問題探微[J].新經濟,2016(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