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明

(文津國際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金融抑制,直白說就是金融領域受到政府過多干預,導致金融發展受到抑制的現象。按照MBA智庫的說法,金融與經濟擁有辯證關系,相互制約的同時又相互促進。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可能存在不得不采取金融抑制的理由,它有好處,但消極影響也十分明顯。本文結合中國的情況,探討了金融抑制對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投的影響,發表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金融抑制;對外直投;發展中國家
金融抑制,直白說就是金融領域受到政府過多干預,導致金融發展受到抑制的現象。按照MBA智庫的說法,金融與經濟擁有辯證關系,相互制約的同時又相互促進。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可能存在不得不采取金融抑制的理由,它有好處,但消極影響也十分明顯。
金融抑制
一、概述
對外直投的影響因素很復雜,從宏觀角度來說,可以拆分出多個因素,如人口結構、市場開放程度、經濟增長率等。研究者在研究中國對外直投時提出了一個假說,金融抑制達到一定程度,可能會推動對外直投。因國內市場受控,金融抑制不利于國內投資者獲取更為廉價的勞動力資源,生產成本相對來說就會比較高。因而從逐利的角度來說,投資者顯然會選擇對外直投。
二、影響
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利率管制、匯率管制、資本項目管制等金融抑制措施的最大影響就在于使市場中的資源配置機制存在漏洞,使資金成本和流向產生扭曲。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在金融抑制下,經常賬戶順差的出現,會使一個發展中國家累積大量的外匯儲備,從中國的經驗看,內部經濟結構失衡,外部面臨人民幣升值壓力,為了對沖風險,只能大量買進外匯,形成龐大的外匯儲備,而對外直投的規模雖然近些年瘋狂膨脹,但是依然比不上龐大的外匯儲備,體現出對外直投的結構性失衡狀態。同時,中國對外直投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這是由于政策方面的傾斜,國有企業更有利于獲得銀行的支持,而國企多數以能源企業或是制造企業為主,使得對外投資過分集中于制造或是能源領域,使得投資領域出現失衡。
并且由于中國在亞洲屬于發展中國家中的新興國家,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使得亞洲對外直投規模大增,并且從當前形式來看,“兩條線”“兩個圈”在發達國家的失敗,而一帶一路獲得了國際的廣泛認可。可表明,國內資本更愿意投資于同樣的發展中國家,而根源就是金融抑制,這會使成本降低。因此,中國大部分對外直投都投向亞洲或是非洲,體現出一種區域性失衡。當發展中國家經濟處于相對初級階段時,一般會作為被投資國,而處于相對高級階段的中國經濟來說,就會帶來結構性的失衡,促使對外直投的壯大。
中國金融改革和宏觀政策存在錯配,是造成中國企業融資成本越來越高、金融抑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利率市場化推進過程中,必須配合與之相適應的宏觀政策。從國外市場的普遍情況看,利率市場化改革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推進,利率必然是一個下行的過程,效果將更好;如果在緊縮貨幣政策下推行,社會的融資成本將經歷向上的過程。如果沒有較為寬松的貨幣供給,利率市場化這一正確的改革措施,可能會因為貨幣政策的不配套而達不到最優的效果,甚至南轅北轍,進一步加重金融抑制。這一過程中,金融制度改革和創新發展是改變金融抑制的治本之策,是會慢慢發生作用的良藥;而貨幣政策是水,在任何一個時期都不能缺或者斷。加快資本市場發展也是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的有效方法之一。銀行信貸限于目前的監管政策,絕大部分投向傳統行業企業,在國家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這些未來經濟活力的搖籃應當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更有效的資源配置。而要煥發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活力,必須要恢復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
金融業發展不應與實體經濟發展對立起來,前者應該對后者的發展起到良好、有效的服務作用,金融業發展當與實體經濟發展同步,二者應該是有機統一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的安排應以最低的成本架起儲蓄與企業之間的橋梁,才能有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由于金融扭曲在資本最充裕的國家造成了資本稀缺,資金有效供給不足,目前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平均已經達到兩位數。假定某民營企業經營中,扣除綜合稅費、人工及生產成本,未扣除資金成本的毛利率可能剛好在15%,而如果融資成本也正好是15%的話,企業就可能無法盈利,甚至出現虧損。
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結構失衡、功能不全,同時存在“金融抑制”,基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的重要性和避免其變為“空心”的防范風險的必要性,賈康建議,必須積極解除“金融抑制”,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模式換代升級,要全面推進金融改革,其間要以優化金融領域的制度供給、制度結構為龍頭,推動直接金融成長壯大、間接金融健全增效、金融產品多樣化,構建對各類需求“無縫覆蓋”的現代金融體系。
三、結束語
金融抑制對對外直投有著巨大影響,從中國經驗來看,金融抑制措施,會使發展中國家內部資源分配出現扭曲,資本流向扭曲。當經濟發展至一定程度,就會必然出現對外直投。而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同發達國家相比缺乏競爭力,致使資本一般會向同樣金融抑制的國家流動,產生對外直投失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