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華
信訪是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現實矛盾反應,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深入發展,面對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作為一名信訪穩定工作者,深刻體會到了所面臨的壓力和責任。根據統計數據,大部分信訪問題都發生在基層,絕大多數問題都是可以在基層解決的,要解決好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關鍵是要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下面試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如何做好基層信訪穩定工作談一點淺見。
一、轉變作風,健全制度,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做好信訪工作的實質是一個干部作風問題。具體來講,要突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做好信訪矛盾糾紛的排查工作。信訪苗頭排查化解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對信訪苗頭的集中排查工作,要把工作做細、做實、摸實情、知根底,做到情況明、對策實。通過排查,做到矛盾早發現,情況早掌握,措施早制定,工作早介入。另外,做好信訪工作,對待上訪人員態度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關系到信訪干部的形象,關系到信訪工作的開展,要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茶水暖心,一句“請講”開始,一句“慢走”相送,以真情換真心,以真心換理解。二要抓住主要矛盾,確定主攻方向,做好重點人員、重點案件的排查工作。特別是要注意排查每一個時期發生的集體上訪、越級上訪、重復上訪案件和上訪老戶等熱點難點問題,逐一梳理,查明原因。對有政策規定和確有實際困難的,做到“真困難,真幫助”;對沒有政策依據,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做思想工作,進行穩定消化;對無理取鬧、纏訪、鬧訪、煽動滋事、別有用心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非正常上訪人員,要依法處理,及時予以處置。尤其對組織煽動、幕后指使者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三要做好上訪人員的勸返及反映問題的調查處理工作。對越級、集體上訪人員,涉及到被訪單位、部門的同志必須及時到現場做工作,按照“事要辦,人要回”的規定,妥善進行處理,進一步建立完善事前預防、事中化解、事后監督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做到早知道,早介入,問題早解決,防止出現重復訪、越級訪。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
二、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和應變能力,這是做好信訪工作的關鍵
信訪工作政策性比較強,在要求每名信訪工作者在熟練掌握工作業務的同時,還必須對突發事件迅速作出對策,應付復雜多變的信訪情況,及時、主動、靈活地掌握和處理信訪問題的主動權。工作中既要做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者,引導和教育群眾依法、逐級、有序上訪,又要及時掌握信訪活動中反映出來的苗頭性和傾向性的問題,對群眾信訪提出的問題,做出有理有據的答復,讓信訪群眾滿意。新的形勢對信訪干部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建立一支“業務精,應變能力強,政策上熟”的隊伍,還應具備有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有運用政策和法律處理重要信訪問題的能力;有及時化解矛盾和獨立辦理信訪案件的能力;有靈敏的信息反饋和對信息的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要熱愛本職,樹立群眾觀念,這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根本
特殊的信訪工作環境,使每個信訪工作者都能得到充分鍛煉,成為能說會道、善于總結的有用之才。隨著信訪工作量的增多,一些信訪老案、積案雖然一時難以徹底解決,作為信訪工作者絕不能有“厭戰”情緒。矛盾一天不消除,就不可能安定,在工作中,更要有細心、耐心和同情心,對待信訪群眾要滿腔熱情,讓上訪群眾正當合理的要求得到滿足,困難和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解決,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地處理,力爭件件有著落、件件有回音,而絕不能掉以輕心、敷衍塞責,這是每一名信訪工作者的職責和義務。在工作中,我們必須要樹立“群眾信訪無小事”的觀念,隨著社會的防止,在新形勢下,信訪工作必將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信訪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并將取得的經驗教訓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努力探索做好信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斷開創信訪工作新局面。
四、加強信訪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主動權,是做好信訪工作前提
信訪現象同其它事物一樣,都有一個醞釀、形成、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如果我們在平時工作中注意收集有價值的信息,及時、正確把握信訪先兆,就能牢牢的把握信訪工作的主動權,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及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源頭,解決在萌芽狀態。在工作方法上還必須多樣并舉,完善信息網絡,重視基層信訪力量,構建和諧共建有效載體,形成多元化的大信訪格局,把信訪工作觸角延伸到基層的各個角落,廣大信訪工作者必須善于利用各種渠道,傾聽群眾呼聲,正確把握上訪人員的思想脈搏,及時發現和掌握可能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防止突發事件和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
五、強化意識,牢固確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
在信訪工作中,要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困難的事努力辦,麻煩的事盡力辦”的原則,樹立“寧可我們千難萬難,不讓群眾一時為難”的服務意識,本著高度的責任心,遵循為群眾排憂解難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遵循“熱情服務、提高質量、取信于民、樹立形象”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規范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工作,明確接待群眾的禮貌用語和忌語,改善群眾依法信訪次序,確保信訪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六、緊密依靠一線干部,重視發揮中堅力量的作用
一線干部與群眾生活在一起,關系密切,人頭熟、好辦事,做好基層穩定工作,必須緊緊依靠一線干部。要不斷充實一線干部力量,調整、尊重、重用與群眾關系密切、有本領、能辦事的干部?;鶎有旁L工作經常處于備戰狀態,隨時都有新任務、急事情,經常遇到難度較大的信訪工作,調處要求又比較高。這種“緊、新、急、難、高”的特點,要求工作人員具有默默奉獻、團結協作的“孺子?!本?。因此,要配強配好做穩定工作的“三強”干部:一是主體意識強,主動承擔工作,當某一工作出現“空擋”時,每個同志都能主動到位;二是協作意識強,主動配合幫助,一旦遇到重大信訪事件,都能主動放棄休息,按時到崗到位;三是奉獻意識強,知難而進,默默奉獻,任勞任怨。
七、切實加強《信訪條例》的宣貫學習,進一步規范信訪行為
《信訪條例》是與每個社會成員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法律規范。廣大群眾一樣有知法、用法、守法的權利和義務。因此,我們要切合實際,結合形勢,營造濃郁的宣傳氛圍,逐步教育和引導職工群眾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指導群眾通過合法的途徑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宣傳主陣地與多種宣傳形式的結合,幫助群眾明白信訪的基本程序,明白信訪的行為規范,明白自己的權利義務,教育引導群眾依法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信訪秩序。另外,在保證信訪渠道暢通的前提下,重點在規范信訪人信訪行為上下功夫,對信訪人合法、合理的訴求要依據政策及時解決。沒有政策依據的,要盡力做好“息訪”工作。對有極端行為的信訪人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以維護正常的信訪工作秩序。同時信訪部門要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真對待每一個信訪人,對信訪人反映的信訪問題要全面深入地調查,客觀、公正的處理。
通過重心前移,超前預防,從源頭抓起,掌握主動,貼近群眾,便于訴求,及時疏導穩控,有效地將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把不穩定因素消滅在初始狀態,從根本上遏制住盲目上訪、異常上訪現象增多的勢頭,努力使信訪工作成為社會關系的“潤滑劑”,成為社會矛盾的“調節器”,成為黨和群眾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