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宣美
摘要: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歷史性任務,也是我國城鎮化道路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主要討論了城鄉統籌建設新型城鎮化的必然性,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現狀以及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途徑的問題。
關鍵詞:城鄉統籌;城鎮化;途徑
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十八大的重要任務。推進城鎮化進程作為縮小城鄉差距和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抓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可以盡快實現 “新四化”目標。就我國目前而言,城鎮化速度發展較快,但是城鎮化整體水平比較落后。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鄉統籌中遇到的問題也層出不窮,那么如何正確面對現狀解決問題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就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城鎮化發展的概述
(一) 城鎮化發展的特點
城鎮化發展是現代城市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從其特點來看,主要表現在人口想城鎮化聚集的過程,并代表了地區工業化發展的標志,隨著城鎮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對農村的經濟、人口、社會,以及生態等問題也產生了變化,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中,其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農民的職業轉換,非農產業集聚區的發展,以及農村人口的空間轉換,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將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市與農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推進,才能更有效的推動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總進程。
(二) 城鎮化發展的具體表現
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將農村的建設和發展統籌起來,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從農村的人口分布來看,由分散的農村居住點逐步向小城鎮集結,不斷提高城鎮人口的比重,減少城鄉之間的差距,形成相互協調的城鄉發展格局。二是從農村的土地來看,有過去的單純依靠農業生產、閑置住房用地,逐步轉向以工商業為主的建設用地,以及以交通主干線為中心的經濟用地,盤活大量浪費的農村土地。三是加快經濟、金融政策調整,拉動內需,利用城市規劃建設開發區,拉動城鄉經濟發展速度,招商引資,促進城鄉居民自主創業,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四是從農民就業來看,切實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和創業問題,縮小城鄉收入差別,促進農民增收。
二、我國堅持城鄉統籌,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義
(一)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有效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從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來看,對農村人口的轉移,帶動了城鎮化的發展,從道路、通訊、供電,以及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事業的發展,無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支撐。同時,隨著對城鎮化人口聚集的增加,對于推動非農產業的發展,如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為農村人口增加了就業的機會,也實現了對城鎮化、工業化、區域經濟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環境,對加快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農業結構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大量農村人口走進城鎮,對其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等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確保城鎮穩定發展的中堅力量。
(二)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對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必然要解決住房問題,而城鎮化的發展必須要從城市的建筑行業入手,來推動城鎮房地產開發的速度和規模,從而為城鎮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城鎮化發展也帶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在各類生產要素向城鎮集中的過程中,也為鄉鎮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前景,打破了傳統集體所有制的格局,優化了生產要素之間的組合。在城鎮化建設中,對農村土地的需要,必然催生更有效的保護農民權益的土地政策和制度,以適應城鄉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統籌城鄉發展,有利于解決城鄉居民收入不平衡問題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城鎮的發展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加就業崗位,對于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提出的城市化建設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群眾受益作為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城鎮化過程中要堅持城鄉結合,以城帶鄉,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于農村工業的發展受限,對農產品的生產相對過剩,而城鎮化的發展,為農產品提供了更好的銷售渠道,也推動了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積極性,對農民收入的增加也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縮小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而城鎮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居民平均收入也越高。
(一)關注鄉鎮企業的發展,營造農村工業化發展環境
對鄉鎮企業要進行大力推動,切實從農村工業化和農民勞動力的轉移上,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基礎,同時,在農村工業化發展中,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改變過程傳統農業生產的粗放經營模式,推動鄉鎮企業的資金密集度和科技水平,吸納更多的勞動力,進一步明確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利用城鎮化經濟開發區的優勢來打造鄉鎮優勢企業,特色產業,進一步利用資源優勢,加大農村工業化結構調整,推動城鎮化建設發展總體目標的實現。
(二) 關注城鎮化發展,構建多元化投資環境
從我國城市化發展重點來看,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切實推進城鎮化發展速度,逐步營造國家、企業、農民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充分調動城鎮發展的積極性,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和優勢農產品的加工工業,既要注重對城鎮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又要從加快城鎮化發展與農村產業化融合,引導和鼓勵更多的農民到城鎮去投資創業,促進城鎮經濟的繁榮。
(三)增強城市配套改革,引導農民進城
不斷調整二元經濟,推動城鄉戶籍制度改革,鼓勵農民向城鎮化聚集,在加強勞動力的引導上,更注重對城鎮化企業人口的轉移,通過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來加大對農村搬遷工作的投入力度,解決好進城農民的生活與就業問題,切實推動城鎮一體化發展。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上,引入市場機制,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來統籌多元化投資主體,構建規范化政府管理新機制,從財政上來確保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從政策引導上來擴大資金投入渠道,實現對城鄉發展的有力保障。
(四)改革社會保障體制,解決農民后顧之憂
隨著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對農村土地的使用和流轉,必須建立在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基礎上,對于自愿出讓土地的農民,要從社會保障上給予相應的政策保護,享受到城鎮居民的待遇,加大對城鄉公共財政的傾斜力度,建立完善的農村教育和衛生服務體系,解決好城鎮居民的醫療和養老問題,讓更多的農民能夠從進城到住城,都無后顧之憂。
四、總結
推動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科學發展,不僅有利于科學解決“三農”問題,也是當前加快推動市場經濟轉型的重要體現,為此,加強城鄉統籌發展,有效緩解城市就業壓力,促進農村工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推動了城鄉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 姚蓮芳,李典軍. 推進農民市民化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武漢市遠城區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思考[J]. 城市. 2011(12)
[2] 楊煥彩.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J]. 山東經濟戰略研究. 2010(07)